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节
    三亩地,一年产出,交了赋税,便只够三个人勉强吃饱。这也就是说他孙子,成了家,便即最多只能养一个儿子。若是生了两个,便即就要有人挨饿了。
    孙子们这日子竟是越过越穷,比自己这辈还不如了。
    不是说多子多福吗?怎么会这样?
    “人啊,都盼着后辈的日子比自己好,结果,”李丰收叹气:“孩子们,每人能得的地却越来越少。”
    “这家里穷了,媳妇们可不就要吵吵吗”
    “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争一口。”
    “不争,活不下去啊。”
    “仓廪实而知礼仪啊。圣人的话,没错的。”
    “还好,现在有了这个。”李丰收指着姜苗道:“孩子们,可以种姜。”
    “即便将来姜便宜了,和红薯一样,一斤一文。孩子们也是有了生计。”
    “咱村,林地,和旱田,一样都是三千亩。”
    “咱爹,他们一辈,重水田,所以咱们李氏水田多。”
    “村里一千五百亩水田,咱们占了五分之一还多。”
    “但旱田,我们却吃了亏。三千亩,只得了十分之一。”
    “现在,这村里的林地,”李丰收告诉李高地:“大片的,五十亩上的都做了祖地,这里面,大概有两千亩。”
    “说起来,还是咱爷气魄大啊,当初直接就占了片三百亩的林地做祖地。”
    “现在可是泽被后人了!”
    “空着的林地,大概还有一千亩。但都是十亩以下的山头。这么算,村里,约摸还有一百来个山头可以买。”
    “具体得,还得问里正。”
    “不过,我琢磨着我们李氏一族能买的数,也就二十吧。”
    “现在不比从前,其他氏族,人也多了。”
    “我听说,还有人去别村佃田扛活的。”
    “总之,这地是做不到户户都有了。”
    听到不能户户都有,李高地心里一咯噔,立刻知道涉及各族子孙后代,村内这番争斗必不会小。
    “小叔哥,”李丰收想了一刻,诚恳道:“一会儿,我就去找里正。”
    “这事若得公开,山头价必定重议。”
    “你若有看中的山头,不如趁机赶紧买下。”
    “赶明儿,我们趁给你办分家文书的时候,就把地契给办了。”
    李丰收既开口说能买,李高地便即知道此事十之八九,不觉长舒一口气,道:“即是这样,除了满囤那块,我便即也买两块吧。”
    李高地不贪心。他知道道理。村里不是没有有钱人,但村里却还一直压着地价,宅地价,为的就是让普通百姓都有地种,有地方住。何况,姜还没种出来,他不能将钱都砸在荒山上。
    “就满囤左右两边的山头。大概一块七亩,一块八亩。”事发突然,李高地只能找自己熟悉的山头。
    “三个山头的中间,我们挖个塘,蓄水。”
    “我寻思着,若这姜的价,不下来。还得有人在山里守着。”
    “你提醒了我,”李丰收道:“既这么说。我也跟你们买一处。”
    李丰收虽挂心族人,但也不会放弃到手利益cc他也有一大家子要养。
    耳听李丰收要和自己买在一处,李高地更放心了。
    话既说定,李高地留下姜苗,便即回了家。
    家中,于氏依旧躺床上哼哼,李高地也不理她,只自顾想自己的事。
    今儿族长一句“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争一口。”让他犯了疑,他不知道族长这个“谁”里是不是也有于氏。
    他从来都知道于氏是个精明人,但这些年他也没见于氏对老大不好,所以,这些年他都信任于氏,没想过她会对老大如何。
    难道说,李高地纠结,这次分家真的不利老大可这些,不都是他自个儿反复琢磨出来的吗?
    李高地有心弄个明白,他想问问族长,却又拉不想脸。便即只能继续闭门造车的胡思乱想。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李高地领了三个儿子,一起去了族长家。里长竟然已经在了。
    里长郝富贵,人如其名,是村里最富贵的人家cc他家光水田就有一百五十亩。
    李高地一见里长,立刻就点头问好。如此一番寒暄过后,众人方坐上族长家的牛车,去了县衙。
    县衙里交了分家文书,改了户口,立了户头,然后再将原来的地契按照分家文书拆成两张后分交给李高地和李满囤。至此,这分家的官方流程便即就算走完了cc从此,李满囤也是在官府挂了名字的一家之主了。
    接下来才是买地。按先前说好的。族长李丰收果是买了和李高地父子同一处的地,而里长则买了他家旱田附近的一处八亩的山头。
    几块地里,就数李满囤的地最小,只得五亩多一点。但他却不以为意。一则他家人口少,劳力有限。地买大了,也没法种。二则,若种姜真的赚钱,那他可以拿赚的钱去隔壁村买地,比如里正那样。
    总之,只要挣了钱,什么都不怕。
    回来后,先送里长回家,然后族长方悄悄地告诉李高地父子:“昨儿,我和里长商议。”
    “都以为种姜可行,但不宜大肆声张。”
    “一是姜种太贵。二十文一斤的姜,在没有看见收益的情况下,少有人愿意种。”
    “二是姜种也不够。眼下,村里只满囤有姜。里长的意思,是秋天满囤收了姜,按市价,优先卖给村里人家做种。”
    “愿意买的,让他们自己打听了来买,多少随意。这样即便种不出来,他们也没得抱怨。”
    “至于地价,里长的意思是,暂时不动。若有人想买林地,他会看着一户只给买一块。”
    “待到买地的人真的多了。里长说他就协调各族把空余的林地佃给族人种。”
    “到那时,即便是没力买地的人,也都能有所进项了。”
    李丰收每说一句,李高地父子都禁不住点头。觉得里长和族长考虑的极其周到。这下,他们就知道这事具体要怎么做了。
    第10章 山头定大计
    山头定大计
    回到家,看到于氏还躺在炕上。李高地也不多话,只把分家文书的留存和地契交给她。
    于氏仔细查看,结果发现多了两张地契cc于氏虽然不识字,但数数还是会的。早起,她给了老头子一张水田和一张旱田,共两张地契,其中,水田的地契是办分户,旱田的地契是办转户。现在事情办好,老头子应该拿回一张水田地契。
    但现在,地契却有三张。于氏糊涂了,她问李高地:“怎么还有两张地契”
    “嗯,”李高地点头:“这两天你说心口疼,所以没跟你说。”
    “我买了两块林地。”
    “林地”于氏一时反应不过来。
    村里林地多。村里的林地除了祖地,都随便村人砍伐,以致现今村里无主的林地里连根粗一点的木头都没有,全是荆棘野草,蚊虫蛇蝎。
    “对!林地”李高地说:“老大在林地里把姜种活了。”
    “姜,种出来了?”于氏惊住了。反应过来,于氏躺不住了,她得去林地亲眼瞧瞧。
    “你不能去。”李高地拦住了于氏:“你平素不下地。突然去林地,招眼。”
    “这事,里正和族长都不伸张。”
    “咱们也得小心。”
    于氏无法,只得按捺的呆在家里。但心中烦闷。
    做为继母,于氏从来都是压着继子,不给他盖过自己亲子机会的。比如说娶亲,生子,以及最近的分家。
    但继子现在种出了姜,他在当家的眼中的分量,于氏深思,可就不一样了。今儿甚至为了继子还拦了我。
    不过,分量再重,又能如何?这分家文书都过了官府了。只要再过几年,这件事淡了。到时候再提分家,让满仓和满园按规矩七三分,这样满仓不要说地够多,就满园,也能得四亩水田,五亩旱田,九亩田。够他一家吃喝了。而贵雨,作为长孙,将来得继子的地,也不吃亏。
    至于种姜,看老头子今儿买两块地的意思,也是要跟着种的。只要老头子在,继子就不能藏私。她亲子自也是一样能种了。
    左思右想,想无遗漏,于氏方觉放心。
    连躺了两天,于氏准备家里四处看看。
    于氏走进厨房,厨房里只钱氏带着小孙女李金凤在忙。
    “娘,”看到于氏进来,钱氏擦擦手,走了过来,低声问:“今儿晚饭怎么做”
    照理,分了家,这饭也得分开吃,不过,继子的房没盖好,估计老头子不会同意分。摇摇头,于氏低声道:“照往常做。”
    “你爹不发话,你就照做。”想了想,于氏补充道:“起码,农忙前别提。”
    钱氏明白了cc再两个半月就是秋收。秋收二十天,一个短工就要五十文一天。大伯和大嫂两个好劳力,便即就能省一吊多。
    厨房里,于氏数了一遍筐里的鸡蛋,觉得数目不对,便即又数了一遍,发现,确是较平日多出了六个。
    “这鸡蛋,咋多了”于氏问钱氏。
    “多了?”钱氏明显不知情,顺口说道:“这两天都是贵雨捡的蛋。”
    猛然想起一种可能,钱氏猛地住了口,不敢相信地转问道:“娘,不会吧!”
    “先大嫂,捡鸡蛋,她不会……”
    “什么不会!”于氏愤恨道:“这蛋,一准是让她给偷吃了。”
    “不然,哪里会这么凑巧两天多六个蛋,一天正好多三个蛋!”
    “她一房,正好三个人。”
    “这蛋,一准叫她们一人一个给吃掉了。”
    “先我说她偷果子,你们都只不信。”
    “现,看这鸡蛋就知道了。”
    “她自己偷嘴不算,还带着男人和孩子一起偷!”
    “老天开眼,不教她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