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节
    田仲摆摆手,打算赵孟的话,“你现在这么想,甚至过个三年五年也这么想,可十年二十年呢,赵孟,你现在还不到三十,又向来养尊处优,谁都不知道你能活多大,你要万一活到七老八十,你觉得到那时你还能这么想?你现在想的挺好,想多给太子点势力,多巩固太子的储君之位,可等以后呢,等你年纪大了,你还会这么想么?只怕今日你给太子的助力,以后反而会成为你的眼中钉肉中刺。”
    “朕岂会如此!”赵孟怒道。
    “赵孟,别高估人心,更别高估自己!”田仲淡淡的说。
    赵孟一顿。
    “历观前朝,哪个太子刚立时不是皇帝的掌中宝心头肉,可等到最后,哪怕太子能撑到登基,还有昔日父子之情的又有几个,赵孟,难道你觉得你会是例外?”
    赵孟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爱之欲生,恨之欲死,本就是人之常情,而帝王,手握天下,少有顾虑,更是容易如此,赵孟,我劝你一句,对待太子,哪怕你再疼爱,扶持也要节制一些,细水长流,否则月满则亏,未必是什么好事。”
    赵孟沉默了。
    良久,赵孟叹了一口气,“你顾虑的对。”
    田仲提过壶,给赵孟和自己又倒上茶,“其实你不用太过担心东宫,只要守卫好,哪怕有些小手段,就当给太子练手,他是一国储君,如果连这都摆不平,你以后难道要替他护一辈子。”
    “你这家伙,还真不是你的儿子,你不心疼。”
    田仲顿时笑了,“我儿子以后只是袭爵,又不去当皇帝,自然不用受这些。”
    赵孟摇摇头,知道田仲是不会答应,也不再说这事,就转头看向儿子和小田瑞,就见儿子正努力和小田瑞说话。
    “姜儿,你在干嘛?”赵孟看的奇怪,不由问道。
    “我在和小表弟说话。”小太子转过头说。
    “他那么小怎么可能听的懂。”赵孟笑着说。
    “他听的懂,他会跟着我张嘴。”小太子指着小田瑞。
    田仲和赵孟听了,往那一瞅,果然看到小家伙在嘴一张一合的。
    “哎吆,我儿子这是又饿了。”田仲一看他儿子那嘴,就知道这小家伙又饿了,忙抱起来,叫旁边的宫女去叫奶娘。
    “原来是饿了,我还以为他在给我说话呢!”小太子有些失望。
    田仲摸摸姜儿的头,笑着说:“过几个月就能说话了,到时叫瑞儿和你说。”
    “好。”小太子倒很好说话。
    奶娘从屋里匆匆走出来,从田仲手中接过小田瑞,抱进屋里喂奶。
    “瑞儿这么小,你带着他在外面没事?”赵孟想起他的小外甥才刚满月不久。
    “没事,这几日天气热,屋里闷的要命,小孩子又不能用冰,出来凉快反倒比在屋里捂痱子强。”当然田仲事先是先请教过太医,特地看着外面无风才抱出来的。
    赵孟放下心来,又问起赵瑶,得知赵瑶还没醒,又和田仲说了一会话,就带着小太子回宫了。
    傍晚
    赵瑶醒来,田仲抱着儿子进屋,把儿子递给赵瑶。
    赵瑶逗着孩子,问道:“我哥之前来,你们怎么也不叫醒我。”
    “看你睡的正香,就没叫你,反正你哥也经常来。”信武侯府离皇宫近的很,赵孟抬抬脚就到了,信武侯府的人都对皇帝来见惯不怪了,何况田仲。
    赵瑶一想也是,就问道:“我哥来干什么?”
    “我昨天不是给吏部上了折子请辞么,今天吏部转到他那,他就带姜儿过来看了看。”田仲随口说道。
    “那我哥准了?”赵瑶问道。
    “准了,反正他早就知道我不可能在他手里干下去。”田仲笑道。
    赵瑶对田仲致仕倒是挺开心的,“那就好,正好在家陪我和孩子,也省得在礼部委屈。”
    田仲知道赵瑶和许多人一直觉得他做翰林编修挺委屈的,其实他倒没什么感觉。
    “不过,我哥就特地为你请辞的事跑了一趟?”赵瑶有些疑惑,他哥那么忙,应该不会为这点小事特意跑一趟吧!
    田仲笑着戳了戳儿子的鼻子,“当然不是,他还想让我去教太子。”
    “教姜儿?”赵瑶皱了皱眉,她很喜欢姜儿,要是只是平常姑侄,她自然会劝丈夫教,可姜儿偏偏是太子。
    “好了,别皱眉,”田仲伸手轻轻抚过赵瑶的眉心,“你能想到我自然也想的到,姜儿是一国储君,咱家早已到了顶,那些夺嫡战队压宝的事,就随他们去吧,咱们才不掺合呢!”
    赵瑶这才放下心来,笑着说:“就是,夫君好不容易才致仕,想外边那些事干什么,不过夫君,你以后打算在家干嘛?”
    田仲在赵瑶额头亲了一下。
    “当然是在家陪你和咱们儿子了!”
    第126章
    过了两日, 赵孟果然准了田仲的折子, 而吏部一收到朱批的回折,也动作迅速的替田仲走完了致仕的各种公文,隔天就给田仲下了致仕的调令, 让朝中一些七老八十想要致仕却苦等不来调令的官员瞠目结舌。
    原来致仕也能如此之快!
    一众年纪大的老臣顿时望向吏部。
    吏部众人:……
    田仲接到致仕的调令后,就去翰林院把东西取了,顺便还请翰林院众人吃了一顿散伙饭, 算是感谢众人对他的照顾。
    翰林院的众人以前对田仲忌讳不已, 现在田仲要走了, 反而觉得田仲没那么可怕了, 一个个倒是和田仲热乎起来, 所以这一顿散伙饭倒是吃的宾主尽欢。
    吃完散伙饭,田仲算是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翰林生活。
    .
    田仲自从请辞后,就彻底放下了朝中之事,呆在府里陪陪夫人,逗逗儿子,写写书, 日子过的好是一个悠闲。
    这日, 田仲和往常一样在大柳树下陪着儿子玩,赵瑶从外面香汗淋淋的走过来。
    “回来了?”田仲看赵瑶热的这样, 忙让她坐下,从旁边拿了个扇子给她大力扇了扇。
    “没事, 只是出了马车进院子有些热, 你看着瑞儿吧, 银月。”赵瑶叫道。
    银月去屋里放下东西,立刻带着两个宫女出来,给赵瑶打扇子。
    赵瑶凉快了一会,看身上热气散了,把外衣脱下,接过银月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擦脸和手,看着身上干净了,这才从田仲怀里接过小田瑞。
    “瑞儿,想娘了没有。”赵瑶抱着儿子笑着问道。
    小田瑞还以为他娘在逗他玩,咧嘴一笑,顿时口水从嘴里流出来。
    “我的儿啊,你咋又流口水了。”赵瑶忙拿起旁边干净的软布巾,替儿子擦了擦嘴。
    “咱儿子八成是要快长牙了,我看他这几日一直在吹口水。”田仲说道。
    “长牙?他还不到三个月,就要长牙了,这么快?”赵瑶忙瞅了瞅小田瑞嘴里。
    “刚才太医来请平安脉,我问了,大部分孩子三个月开始出牙尖,不过真要长出来,只怕得好几个月了。”
    “原来这样,我以前也听嫂子说过,说孩子长牙的时候容易出口水,看来咱儿子真要长牙了。”赵瑶虽然没从儿子嘴中看到一点牙,不过还很是兴奋的对儿子说:“宝宝要长牙了,以后就能吃东西了。”
    小田瑞动动嘴,口水又流出来了。
    赵瑶忙拿着布巾又给他擦了擦。
    田仲从旁边拿了一块备好的干净布放赵瑶旁边,预备着他儿子再流口水,然后在赵瑶旁边坐下,随口问道:“五皇子怎么样?”
    赵孟昨日又新得了个皇子,赵瑶身为皇子的亲姑,自然要进宫看看。
    “孩子长的还不错,只是早产,身子骨弱了些。”
    “怎么早产了?”田仲问道。
    “谁知道,不过孩子看起来还好,应该能养的活。”赵瑶不甚在意的说,毕竟只是一个婕妤生的,又非嫡非长,赵瑶也就去看看孩子,至于别的,她才懒的过问呢。
    赵孟之前已经有四个了,田仲自然也没多上心,听到孩子没事,也懒得多问,只是感叹了一句,“生在这么热的天,孩子也是受罪。”
    “这倒是,生在这大热天,无论是坐月子还是孩子,都遭罪。”赵瑶深有体会。
    自从有了小田瑞,两人怕冰着孩子,这两个月一块冰都没敢用,全靠在树底下乘凉和打扇子,再没人比他们清楚这时候生孩子有多遭罪。
    当然这也是田仲和赵瑶两人仔细,其他人倒未必有他们这么讲究。
    田仲和赵瑶说了一会话,看小田瑞睡着了,两人就抱着孩子进了屋。
    赵瑶抱着孩子进里屋一起睡觉,而田仲,则在外间干他每天的副业——编书。
    一个时辰后
    小田瑞一泡尿把自己尿哭了,赵瑶自然也醒了,忙把儿子扒了个精光,让旁边宫女收拾,然后抱着光溜溜的小田瑞哄了起来。
    “怎么哭了?”田仲在外间问道。
    赵瑶抱着儿子走到外间,哭笑不得的说:“一泡尿尿了半张床,然后自己睡的不舒服哭了。”
    “哎吆,我的光腚儿子,你咋这么有本事呢!”田仲在小田瑞光屁股上拍了一下。
    小田瑞大眼睛中的金豆豆还没掉完,一皱鼻子,顿时又要哭。
    “奥奥,不哭不哭,瑞儿乖,”田仲忙哄了哄,对赵瑶说:“看来还没睡醒,有些娇气。”
    赵瑶让宫女拿了个薄抱被来,把小田瑞包起来,然后拍着让他睡觉。
    果然,小田瑞闭上眼,吧唧吧唧嘴,又睡着了。
    “这小家伙,闹腾完别人自己倒又睡了。”田仲摇摇头,让人把摇篮车抬过来,等小田瑞睡熟后,赵瑶轻轻把他放到摇篮车里。
    赵瑶被吵醒了也没什么睡意,索性也不叫奶娘,自己在摇篮车旁看着儿子,而田仲,接着写自己的书。
    一时间,屋里三人,静谧而美好。
    不过很快,这氛围就被田仲打破了,只见田仲一会咬咬笔杆,一会写几个字,一会又突然把写了字的纸柔成团扔在旁边的纸篓里,弄的正在摇篮旁一脸温柔看儿子睡觉的赵瑶都不由抬起头。
    “夫君,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纠结我下面要写什么。”田仲苦大仇深的看着桌子上的白纸。
    “纠结?”赵瑶不解。
    “我这本书是分五个部分写的,当初写到第四个部分中间了,前几日我把第四部分顺着编完了,今天到最后一部分了,可是我忘了我当初最后一部分要打算写啥了?”田仲无奈的抬头。
    “什么,可你不是恢复记忆了吗?”赵瑶顿时紧张的问道。
    “和失忆无关,我只是隔的太久忘了,”田仲看赵瑶担心,忙解释道:“当初刚开始写这本书还是六年前,那时是我心情不好,天天昏昏沉沉的,想找个事不让脑子乱想,才一时兴起写了这本书,所以当时是写到哪算哪,许多事也只是记在脑子了。这六年过去,你觉得我怎么可能还记得当初想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