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无论在什么年代, 最珍贵的永远是人才。
    石劭被胡人囚困, 能保住全家不说, 更挑拨其内部生乱, 继而率家人南逃, 其心志坚韧, 行事缜密, 绝非寻常人可比。
    桓容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即便落魄也不会失去傲气,仅凭一块谷饼, 几句暖心的话就想忽悠他为自己效力,纯属于天方夜谭。
    仔细询问过石劭的为官经历,知晓他精通财政, 家族曾为北地巨贾, 桓容的眉心突突直跳。
    换做后世,眼前这位绝对是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的三高人才。年薪百万打底, 税后轻轻松松超过七位数。
    机会到手眼睁睁放弃?
    桓容自问做不到。
    网子既然已经张开, 必须死死罩住, 无论如何不能让这条大鱼溜走。该如何忽悠、咳, 说服石劭加入自己阵营, 诚意是基本,利益同样不能少。
    只不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反正人在盐渎跑不了, 可以仔细观察, 徐徐图之。
    桓容定下主意,直接转开话题,开始询问北地胡人之事。
    “先生曾在鲜卑胡帐下为官,可知其内情如何?”
    “仆字敬德,郎君可唤我字,先生二字实在当不得。”石劭拱手道,“囚困仆一家的是乞伏鲜卑,发迹于陇西之地,后依附氐人,同鲜卑诸部素有不和。”
    “此事我知。”桓容点头。
    “仆在鲜卑营中,常见氐人寻衅滋事。”
    “哦?”桓容来了兴致,“敬德是说,乞伏鲜卑同氐人不和?”
    “正是。”
    见桓容感兴趣,石劭无意隐瞒,将在鲜卑部中所见一一道明。
    乞伏鲜卑并非纯粹的鲜卑部落,自秦汉时便与高车人融合,征讨临近诸部,很快成为陇西最强大的一支胡族部落。
    问题在于,他们强大的不是时候,遇上秦军扫六-合的年代。等到始皇统一天下,又倒霉催的遇上“灭秦者胡”,和匈奴部落一起被秦军穷追猛打,撵兔子一样满草原逃命。
    逃命途中,秦二世发奋作死,闹得天下大乱。
    其后楚汉相争,刘邦胜出,匈奴变得强大,乞伏鲜卑终于有了几天好日子过。
    然而好景不长,碰上汉武帝立志灭匈奴,乞伏鲜卑再次成了匈奴人的难兄难弟,一起被汉朝军队追着跑。
    坚强熬过几百年,等到三国鼎立,晋室代魏,五胡乱华,乞伏鲜卑趁机南下,在汉人之地烧杀掳掠,着实“威风”一把。
    可惜威风过后,遇上其他鲜卑部落截杀,同时又被氐人打压,不得不缩起脖子,老实依附氐人过活。
    “氐人视鲜卑胡如奴,鲜卑胡假做顺服,实则暗怀野心。氐人强大则罢,如有衰落之日,必暴起反噬。”
    石劭在鲜卑部为官,见多鲜卑人和氐人的争端。既为自保也为挑拨二者矛盾,没少给鲜卑首领出谋划策,着实让氐人吃了不小的亏。
    “前番陕城守将投靠慕容鲜卑,乞伏部出现分歧,翟氏、出连氏蠢蠢欲动,欲仿效而行。与之相悖,屋引氏和叱卢氏坚持依附氐人,言慕容氏同乞伏部有旧仇,定然不肯轻易收容。甚者,会趁己方不备痛下杀手。”
    说到这里,石劭面现潮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明显有些激动。
    “几名首领争吵时,仆恰好在帐中。当时便知良机不能错过,如能加以挑拨,令乞伏鲜卑内部生乱,仆全家便可趁机脱身!”
    石劭越说越激动,握住水盏的手开始颤抖。
    尚有几分烫的茶水溅到手上,他竟半点不觉,将藏在心中多时的话倾泻而出,包括如何挑拨乞伏内乱,如何趁乱逃走,乘船渡江,又是如何抵达侨州,进入侨郡。
    九死一生来到晋地,石劭本以为能暂时松口气。哪里会料到,接连遇上两股盗匪,钱财都被抢走,连身上的外袍都被撕掉一片。
    没有钱财傍身,身旁的奴仆开始逃散,更有当地豪强趁火打劫,将他的妻小全部抓走。不是两名兄长拼死相护,险些连他都被抓去做田奴。
    说到最后,石劭嘴唇颤抖,手指攥紧茶盏,指关节用力得发白。
    “现如今,仆身边仅有一名幼弟,数名年老婢仆,余下家人均不知去向。”
    渡江,侨郡,盗匪。
    “敬德遭遇的盗匪,可是出自射阳之地?”
    “正是。”
    桓容沉默两秒,唤来小童吩咐几句。
    少顷,五六名贼匪被健仆带来,见到中间两人,石劭猛然暴起,大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盗匪的衣领,怒声道:“就是你!”
    怒到极致,不管三七二十一,挥起拳头就要开打。
    健仆看向桓容,请示郎君是否应该阻拦。
    桓容摇摇头。
    没有料到,这群盗匪竟是石劭落魄的源头之一。如果能让他出口气,也算是份不大不小的“人情”。
    不曾想,拳头没砸两下,石劭竟脸色赤红仰天栽倒。
    桓容吓了一大跳,高声道:“医者!”
    盗匪忙后退半步,就差举手表示:他乖乖站着挨揍,这人是自己晕的,和他绝无半点关系!
    车队中有两名医者,均是拖家带口,被南康公主“送”上马车。沿途一直呆在马车里,除了熬两碗姜汤,调配几副伤药,再没有其他活干。
    听见桓容唤人,同时背着药箱赶来。
    “这名郎君数日未曾进食,兼气火攻心方才晕倒。”
    两人诊出的结果大同小异,用大白话讲,就是石劭饿了几天,一时怒气上头,耗费掉仅存的一点体力,不晕才怪。
    医者诊脉时,石劭的幼弟冲上前来,扑到兄长身上,满脸都是害怕。
    “不要怕。”
    桓容恻隐之心顿起,令小童捧上食水,带他到一边洗净手脸,换一件干净的外袍。和石劭一样,石勖也是瘦得不成样子,怀中藏着的半只谷饼已经有些发霉。
    “先将人抬上马车。”
    石劭一直未醒,县衙中的房舍又过于简陋,桓容干脆让婢仆收拾出一辆大车,将人安置进去休息。
    “郎君,奴想分些食水给此处之人。”
    “好。”桓容点头道,“点清人数,查明籍贯。”
    “诺!”
    阿黍备好干粮,遵照桓容的吩咐,带上两名识字婢仆,一边分发食水,一边记下众人籍贯姓名,录下各自年龄以及在此居住的时日。
    “郎君,此地共有男丁二十六人,老者五人,妇人三十一人,童子八人。除石氏之外,籍贯均为盐渎。”
    “既是本地人,为何沦落至此?”桓容蹙眉。
    年老体衰便罢了,二十多名男丁都是弱冠而立之年,又非没有户籍,不种田也不到盐亭做工,藏到这处破败之地究竟是什么缘故,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
    “郎君,我等祖籍此地,自汉时便耕种于此,然……”一名老者沙哑开口,嗓子如砂纸擦过一般。
    “县中豪强为蓄私奴,联合职吏销去我等户籍,收走所有田产。我等被视作流民,一旦入了东城,不被抓做田奴也会沦为盐奴,子孙后代皆要为奴!”
    桓容瞪大双眼,健仆默然无声。
    老者继续道:“府君初来乍到,恐不知本县豪强甚于猛虎!前有周府君欲严查此事,结果落得暴死异乡,我等实在无法,只能藏身于此。”
    伴随话音落下,啜泣声接连响起。
    原来是妇孺聚拢过来,纷纷低首垂泪。
    桓容眼眶发酸,难言心中是什么滋味。阿黍上前半步,悄悄向桓容摇了摇头。
    郎君心慈,必会被这些人的遭遇触动。阿黍固然可怜他们,却是心存疑问,只为蓄养私奴,侨郡流民不计其数,如此大费周章,联合县中职吏下手,背后定有缘由。
    “郎君,奴有一言。”
    “我知。”不等阿黍继续,桓容摇了摇头,“此事我有分寸。”
    老者言中的豪强极可能是陈氏,如若不然,谁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在盐渎只手遮天,说一不二?
    前任县令死得不明不白,自己尚未在盐渎打下根基,凭什么和对方掰腕子。不知对手底细便莽撞行事,那不是锄强扶弱,也不是伸张正义,是傻缺中的傻缺。
    领到食水后,老者带着童子让到一旁,壮年男子和妇人取来工具,或到林中伐木,或到院中清理杂草,搬走朽木桌椅,扫掉堆积在各处的碎石瓦砾。
    石劭仍旧未醒,石勖连吃三个谷饼,连声打着饱嗝,见童子脸上带笑,不由得双颊发红。
    桓容坐到车辕上,笑着向石勖招手。
    “小郎君年岁几何?”
    “回府君,仆六岁。”
    明明是个娃娃,偏要充大人说话,言行举止仿效兄长,皆是一板一眼,着实令人喜爱。
    桓容正要再问,前往东市的府军和健仆突然返回,车上没有预期的农人和流民,反而绑着三个职吏模样的壮年人。
    “怎么回事?”
    “回郎君,此三人胆大包天,阻碍仆等招收流民。仆等言郎君乃是盐渎县令,鼠辈非但不悔过,竟敢出言侮辱!”
    听完健仆讲述,桓容并未当场发怒。仔细观察车上三人,发现他们都是满身酒气,显然是刚从酒肆出来。
    “可知他们身份?”
    “此三人自报陈氏,一为狱门亭长,两为贼捕掾。”
    陈氏?
    桓容眯起双眼,倒是巧了啊。
    盐渎县城东,数条河道穿行而过。河上运盐船络绎不绝,两岸民居商铺错落有致。
    距离码头十里,民居之间稀少,最后仅剩一座华美的宅院,飞檐反宇,画栋雕梁,足见主人豪富。
    正室内,陈氏父子对面而坐,中间摆放一张棋盘,黑白两子绞杀盘上,一时难分胜负,
    少顷,陈环开口道:“阿父,桓容已至盐渎。”
    陈兴点点头,随手捻起一粒黑子。
    “庾参军日前送来书信,阿父可要助他?”
    “环儿,你要记住,同陈氏有旧的是庾元规,不是庾季坚,更不是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可是,阿父,桓容之父乃是南郡公,闻其又得郗刺使青眼,如不趁早将他逐走,恐将成气候,再难收拾。”
    陈兴没说话,又捻起一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上。
    “阿父!”
    “环儿,你输了。”
    陈环低下头,这才发现白子大势已去,再无可挽救。
    “行事鲁莽,遇事便慌,我平日是如何教你?”
    陈环似有不服,对上陈兴的视线,终究低下了头。
    “你只看到桓容的势,未曾见到他的危。”陈兴摇摇头,对儿子颇为失望,“他已自身难保。我等无需动手,静待即可。”
    陈兴比陈环看得清楚。
    桓容离开建康,途中遇刺,随后竟派人大张旗鼓前往姑孰,背后定然藏着猫腻。
    是父子不睦也好,兄弟相争也罢,陈氏无需着急走上台面,只需要袖手看戏,必要时推波助澜即可。
    可惜,陈兴固然看得真切,架不住族中多为短视之辈。他这边想着袖手看戏,城西处,自家的把柄已经送到桓容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