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章
    五礼成于西周, 一为吉, 二为凶, 三为军, 四为宾, 五为嘉。宴、飨、冠、婚均为嘉礼。
    汉代以来, 男子皆二十而冠, 意为成-人。
    西晋泰始十年,有司议奏,十五成童, 可生子,以明可冠。又举汉、魏遣使冠诸侯王为例,明制诸侯王可十五加冠。
    桓容虽非诸侯, 却是南康长公主之子, 授封县公爵,统辖一州之地, 食邑超过三千。北伐立有大功, 官品超过千石, 同诸州刺使并列。
    南康公主要为他提前行冠礼, 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台城朝中未有异议。
    倒是桓氏族内出现不同声音。
    “男子二十及冠乃是古礼,岂可轻易更改。虽为长公主所出, 终非晋室王爵。”
    族老产生分歧,部分认为此事可行, 桓容提前加冠对族中有利;部分持不同意见, 认为这不合规矩。余下模棱两可,属于墙头草类型,无意提前站队,端看旁人是否能争出高下,视情况再做决定。
    桓冲桓豁同桓容交好,彼此有生意往来,自然持支持态度。
    桓秘则不然。
    因同桓大司马不睦,积了一肚子郁气,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一方。
    事实上,以桓秘的头脑,不该如此鲁莽。奈何桓大司马遣人告知族内,就桓容加冠之事,他同嫡妻意见一致。
    这还有什么可说?
    桓温同意的事,桓秘当然要反对。
    于是乎,桓氏兄弟分成两派,彼此书信往来,据理力争,争执不下,着实让外人看了一场热闹。
    直到五月,桓冲桓豁变得不耐烦,语气变得严厉,字里行间现出威胁之意,桓秘无法强争,终于败下阵来,支持他的族老也纷纷改弦更张,不再暗中使绊子。
    有这个结果,不是桓冲桓豁更会说理。事实上,两人联合起来也辩不过桓秘。
    归根结底,实力证明一切。
    桓秘恃才傲物,同兄弟的关系始终一般。更因同殷氏交好惹怒桓温,官职被一撸-到底,赋闲在家多年,论个人实力,压根比不上几个兄弟。
    桓大司马不出面,桓冲桓豁单拎一个出来,都能一巴掌将他拍扁,轻松碾压。
    对比如此鲜明,但凡是长脑袋的,都该知道怎么站队。
    “穆子不改其志,终无复起之日。”
    “元子镇姑孰,遥领扬州牧,在朝中说一不二。朗子和幼子各掌一州,官品两千石,手握兵权,亦不可小觑。”
    “阿容乃是嫡子,舞象之年便已出仕,睿智果决,治理地方颇有建树,颇有民望。后又随军北伐立下战功,同辈之中首屈一指,堪为翘楚。”
    族老们十分清楚,桓温和南康公主属于政治婚姻,随着桓温势力愈大,夫妻关系愈发紧张,终至相敬如冰。
    桓温年届四旬,始终未有嫡子。
    桓熙身为长子,其母虽是妾,祖上也曾为官,只是家道中落,未能得中正品评,父兄皆郁郁而终。
    生母姓氏不显,到底家门清白。桓温上表请立世子,算是合乎情理。
    只是谁都没能想到,南康公主三十生子。
    众人暗中揣测,以为桓熙世子之位将受挑战。哪里想到,南康公主压根不屑于争,入台城一趟,桓容便得县公爵。
    父为郡公,子为县公。
    貌似尊荣无比,实则暗藏危机。
    事实证明,南康公主此举大有深意。不让桓容继承亲父爵位,从某种程度上,是在弱化父子之间的联系。
    当初,多数人以为公主出身晋室,此举是骄傲使然。如今方才明白,南康公主想的压根不是娘家。
    甭管桓大司马还是晋室,都别想视桓容为棋子。要不然,她当真会亮出刀锋,当场拼个你死我活。
    几次较量之后,桓秘彻底哑火,桓容加冠之事就此定下。
    南康公主不假他人之手,亲往乌衣巷拜访,请谢氏族长谢安为赞冠。至于加冠,无需烦劳别人,天子司马昱早做出表示,愿意亲自出面。
    虽说皇权衰微,司马昱终归是一国之君,由他为桓容加冠,意义非同一般。
    除此之外,南康公主特地遣人往江州,请桓冲亲笔写成醮文,在冠礼上宣读。至于桓大司马,凡事无需操心,冠礼当日露面即可。
    桓大司马会怎么想,旁人又会如何议论,公主殿下压根不在乎。
    五月下旬,桓容将幽州政务暂交荀宥钟琳,上表朝廷,请暂归建康。
    以他目前的身份,无召不可擅离开州地,擅自返回都城更将获罪。然而,法令虽严也看对象。例如桓大司马和郗刺使,还不是说走就走,招呼都不用和皇帝打。
    “无论如何,不好让人挑出理来。”
    再者,司马昱亲自为他加冠,面子情总要做上几分。
    刷刷几笔写成上表,桓容还算满意,交给荀宥润色,随后抄录竹简,交私兵快马加鞭送往建康。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兵-乱让苻坚心烦,却间接促成了桓容的“人-口--买-卖”。
    自从乱兵袭扰城中,逃离长安附近的百姓一日多过一日。胡商压根不用多费心,更不用四处搜罗,只需守株待兔,两三天就能收获百人。
    经过仔细鉴别,将心怀不轨的剔除出去,再将胡人另外安置,余下的汉人均被送往晋地。
    因提前打过招呼,看在白糖和新式耕具的份上,桓豁大开方便之门。
    商队过境十分顺利,耗费在路上的时间缩短一半,更没遇上州兵截留,五月上旬抵达盱眙,带来的人口超过六百。
    队伍中多是十四以上三十以下的壮丁,还有三个被捆在车上的胡人。据悉是羌人贵族,因部落反-叛氐人,投降之后被清-算,惊险逃得一命。结果慌不择路,没被氐人追上,反而落到胡商手里。
    桓容看过名单,留下半数壮丁和全部妇人,老人和孩童也全部留下,余下皆交给秦氏来人,包括三个羌人贵族。
    “烦请转告秦兄,我将暂返建康,预期一月将归。日前信中所提,我已交托石劭,待我归来再与他书信。羌人如何处置,秦兄可自便。”
    原本想趁机捞一笔,可惜时间不等人。不如送给秦璟,还能再得一份人情。
    “诺!”
    送走秦氏来人,递上表书,桓容迅速打点行装,准备自陆路南下,经侨州入广陵,转水路入建康。
    表书尚在途中,桓容已过兖州。
    因郗愔不在京口,兖、青两州诸事暂由郗融掌管。知晓桓容过境,郗融派人中途去迎,请对方入京口一叙。
    “多谢郗太守美意,容尚有要事,途中不便耽搁,他日再同太守一叙。”
    别说时间紧,就是不紧,桓容也无意再入京口。
    接到回信,郗融叹息一声,并没有强求。特地派将领沿途护送,直到桓容一行离开侨州,进-入广陵,方才掉头离去。
    “可惜不是道坚兄。”看着队伍走远,桓容不禁感叹。
    桓刺使“挖才”心切,对某个墙角向往已久。
    之前有盟约,不好轻易动手。如今不算一拍两散,也仅靠利益维系,随时可能翻脸,挥锹挖墙毫无压力。
    “明公为何这般看重此人?”贾秉没见过刘牢之,仅是风闻其名,知晓其有将才,其他并不了解。
    “秉之当面即知。”桓容推开车窗,靠在车壁上,任由暖风拂过面颊,嗅着风中花香,笑道,“如能将他请来幽州,日后攻城拔营无忧矣。”
    “明公评价如此之高?”
    桓容点头。
    北府军中的猛人,淝水之战的主力,率精兵大破梁城,在苻坚兵败后收复数郡,这样的功绩,纵观两晋都数得上号。
    虽说一生波折,屡次倒戈,但原因复杂,多为时局所迫。
    桓容相信,有贾秉荀宥等人在,刘牢之一旦入瓮,想倒戈都找不到机会。
    “伯伟可为猛将,却非帅才。魏起颇富智谋,仍需磨练。”桓容半闭双眼,支起一条腿,手指轻轻敲着膝盖,“求贤若渴啊。”
    贾秉没出声,翻开一卷竹简,记录下桓容方才所言。
    “秉之在写什么?”桓容好奇道。
    “明公言录。”
    “为何?”
    “他日明公建制,史官需有所载。”写下最后两笔,贾秉吹干墨迹,交给桓容,“与其到时费心,不若详细记录,以防出现孙盛之事。”
    桓容默然。
    北伐归来,桓大司马权柄日重,城下献俘虏之后,风光一时无两。
    秘书监孙盛妙手文章,与做出《搜神记》的干宝齐名。笔下著有《魏晋春秋》,录到太和五年,具实记载北伐经过,废帝之因,对桓大司马多有批驳,无半分讳言。
    文章传出,世界人如何评价不论,桓大司马实是怒不可遏。郗超亲自过府言说厉害,孙盛油盐不进,长袖一甩,坚持尊重事实,不肯曲意逢迎,直接将郗超轰了出去。
    “昔太史公固笔史,方有鸿篇成文。桓元子跋扈蛮横,我亦非懦弱之辈!”
    简言之,有能耐你来啊,老子不怕死!
    桓温怒上加怒,你和谁老子呢?!
    当即命人将孙盛的儿子抓来,一通威言恐吓,后者没有亲爹的勇气,只能唯唯应诺,答应一定说服亲爹,将文章重新写过。
    “孙盛不肯曲笔,孙潜携子跪于前,仍是不愿松口,言史家书法无可擅改,竟至拂袖离去。”
    事发时,贾秉恰好在建康,知晓事情的详细经过。
    “其后,孙盛更将文章修改抄录,命人送去北地。”
    说到这里,贾秉语气微沉,明显不以为然。
    “晋同胡寇势不两立,大司马功过无论,北伐两捷不假。其书大司马之过,虽具实情,然言辞过激,宣扬君臣不睦,无异涨胡贼气焰。”
    “此文传扬,于国无益。”
    站在各自的立场,不能说孙盛有过,也不能说贾秉无理。
    孙盛追求事实,不肯曲笔,的确令人佩服。但他将文章传到胡人手中,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有些欠考虑。
    哪怕事实如此,大家也都知道,终归没有摆上台面。
    坚持事实值得钦佩,偏派人送去北地,而且时机不对,落得被苻坚讥嘲。桓大司马名声不好,晋室的名声就好听?
    自家人打架,胳膊折了藏在袖子里,不好让外人看笑话,遑论是意图吞并华夏的胡人。
    桓容摇摇头,叹息一声,“所以秉之才做此记录?”
    “然。”贾秉点头。
    “孙盛刚直不改,不肯曲笔。孙潜慑于大司马之威,为保全家门,取得孙盛手稿私下修改,模仿笔迹散于建康,并亲自送至大司马前面,言是其父手笔。”
    事实怎么样,彼此心知肚明。
    桓温不可能真举刀杀人,要的不过是个台阶。有了这篇新文,正名打嘴仗的事自然有人代劳。
    “孙盛所著原文,仆曾经看过。文采非凡,确是佳作。”贾秉道。
    “凡涉及大司马章节,少有赞誉之言。明公亦被大司马所累,被指以仗势倚权,军中逞威,夺部下之功。且无念亲情,无忧孔怀,有奸枭之相。”
    桓容无语了。
    任谁被这么骂都不会开心。
    如果背后骂几句也就算了,大张旗鼓抄录散布,闹得世人皆知,难怪渣爹要暴怒,神仙都会窝火。
    “孙潜改过的文章,是否有涉及我的内容?”
    “有。”贾秉点头道,“照录原文,一字不改。大司马亦未责问。”
    桓容:“……”渣爹果然够渣!敢情骂自己不行,骂别人就没关系?!
    “明公无需担忧。”贾秉淡然道,“于今乱事,有奸枭之名未必是坏事。纵观历代开国之君,可有仁慈之名?”
    夏商周太过久远,从春秋战国到亲王扫六-合,从楚汉之争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开国之君都和“仁慈”不沾边。
    刘皇叔属于特例。
    桓容捏捏眉心,回想先时的水-煮-活人、喜食生肉,到如今无视亲情、有奸枭之相,他和好名声真心不沾边。
    “罢。”
    骂就骂吧,闹心也没用,不过是多添一层烦恼。在他决心问鼎逐鹿时,好名声就同他无缘。史书如何记载,随他去好了。
    马车一路前行,至广陵停靠码头,换乘盐渎大船。
    船身达十数丈,高过百尺,不像寻常河船,更似能远洋的海船。
    大船停靠码头,引人争相围观。
    见到桓容走下马车,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是桓使君!”
    “桓使君?”
    “幽州刺使桓容!”
    人群当下沸腾。
    桓容身在盱眙,日常埋首政务军务,尚不知各项政策已传遍临州。尤其是创办书院学校,免学费接纳庶人流民,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幽州不提,临近州郡遍地传言,有流民乃至村人富户拖家带口,想要前往幽州,奈何州兵不放行,使钱都没用。
    相邻的侨郡感触最深。
    先时幽州地广民贫,时常面对鲜卑侵扰,属于不能安居之地。
    现如今,慕容鲜卑被灭,秦氏同桓容有生意往来,边境短暂安稳,无需日日担心兵祸。桓容大力发展商贸,寻来耕牛,改造农具,配合朝廷旨意免去农税,减免商税,幽州日渐繁荣,流民更是少见踪影。
    以前大家都一样,吃糠咽菜,一天一顿都吃不饱,还要隔三差五断炊。
    自桓容上任以来,州治所施行善政,郡县官员受过教训,有前车之鉴,不敢阳奉阴违,百姓实打实的得到好处。
    吃不饱的人越来越少。
    只要肯干活,能下力气,甭管男女都能找到活干,哪怕是五六岁的孩童,都能用捡拾的枯草和朽木换钱。
    “听闻幽州发粮,不分黄-籍白籍,全部一视同仁!”
    乱世将近两百年,西晋短暂统一,很快又被战火打乱。
    这样的世道,人想要活下去,总要有个盼头,有个希望。看不到半点光亮,心会变得麻木。
    桓容给了这个希望。
    无需刻意推动,随着往来的行商,幽州的消息开始一传十、十传百,临近的州郡都开始晓得,桓使君行善政,不乱发役夫,不苛收重税,州内百姓都能吃饱肚子,安居乐业。
    桓容一路疾行,中途少有停留,自然不会知晓详情。
    车驾行到广陵,在码头登船,碰巧被一名行商认出,当着众人喊破身份。
    人群先是一静,旋即似被触动开关,齐齐向码头涌来。更有小娘子取下簪拆环佩,用手绢包着掷向马车。
    桓容有经验,当下举袖挡脸,对贾秉道:“秉之,劳你替我挡一下。”
    虽不知广陵人民为何如此热情,但三十六计走为上,桓刺使长袖一遮,快行数步登上船板。
    众人不知端的,加上距离有些远,以为站在车前的就是桓使君,绢帕簪钗一并飞出,瞬间将贾舍人淹没。
    护卫健仆反应迅速,挡住涌来的人群,将贾舍人“救”出花海。
    登上大船,贾秉取下发上的一枚木钗,难得笑道:“托明公之福,仆也能有今日。”
    桓容扯了扯嘴角,很有几分尴尬。
    不承想,今天不过是开胃菜,等船队抵达建康,桓容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汹涌的人潮,怎样才是爆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