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一章
    宁康三年, 七月
    草原掀起一场恐怖的黑风, 游牧在边界的柔然部落全部遭逢大难。秦璟率麾下近万骑兵横扫而过, 来去如风, 劫得牛羊千余头, 放归羊奴近千人。
    部落中人要么战死、要么逃散, 仅有少数青壮被俘虏, 派专人送回长安,交由秦玚处置安排。
    秦策下令移都长安,兴建和修缮城池宫殿需要人手, 不能大范围的征发民夫,这些俘虏正好补充。
    如果国库不够充裕,还可以运送到南地市换粮谷稻麦和布帛金银。
    桓使君长安一行, 苻坚私库被搬空, 氐秦国库落在秦氏手里。经过一段时间经营,国库内的金银粮秣略有充裕, 但对拿下邺城和长安, 收拢大量人口, 并有意发兵三韩的秦氏来说, 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这个时候, 维持同南边的贸易至关重要。
    晋帝禅位的消息传至北地,桓容身份的改变, 对双方的盟约造成一定影响。可以说,一旦禅位大典完成, 这个维系多年的盟约将会岌岌可危。
    现下, 长安和幽州的生意仍在维持。只要还没有正式翻脸,这条商路不会轻易断绝。
    至于西域,则属于另外的章程。
    相比建康,长安距离姑臧更近,而论起货物种类和贸易繁荣,长安却远不是建康对手。综合多方考量,在这条商道上,双方不会轻易起干戈,短期内尚能维持和平。
    只不过,等到战鼓响起,这里的厮杀未必会弱于中原。
    秦璟在边界烧-杀-劫-掠,杀得柔然诸部胆战心惊,甚至无心放牧,造成的破坏难以想象。
    秦四郎凶名之盛,甚至压过当年的匈奴王。遇黑甲骑兵来袭,草原各部完全是闻风而逃。许多部落甚至放弃丰美的草场,主动迁往漠北。
    日子苦点不算什么,总好过丢掉性命。
    收到各部迁移的消息,知晓事情的严重性,柔然王庭终于坐不住了。
    柔然王下令召集各部落勇士,联合起来驱逐这支由汉、羌、羯、鲜卑以及少数氐人和敕勒组成的恐怖军队。
    可惜想法虽好,实行起来却相困难。
    柔然王庭日渐势微,柔然王的命令送出,完全同废纸无异。大部落首领压根不屑一顾,有的连面子都不愿意做,直接将使者撵走。小部落纵然有心,见到大部落的反应,也纷纷打了退堂鼓。
    这些兵强马壮的都不出头,凭自己这点人马蹦高往前冲,不是一门心思的找死吗?
    几次三番,柔然王发兵的意愿没能达成,反而促成另一个结果,更多的部落放弃漠南的草场,开始迁向漠北。
    少数向西进入中亚和东欧,走得远的,甚至遇上了罗马军队。
    此时的柔然并未彻底衰落,被秦璟横扫,实在是这位的战斗力过于强悍。遇上衰落的罗马和东欧骑兵则不然,角色立刻转换,个顶个的战斗力非凡,直让战败的国王和领主们回忆起汉时西迁的匈奴,叫嚷着又一个“上帝之鞭”。
    还有几支直奔向东,跑进室韦和库莫奚地界,差点和慕容垂麾下的骑兵打起来。
    草原被搅得天翻地覆,究其源头,不过是八千多骑兵而已。
    秦璟并未就此收手,反而继续向草原深处搜寻,不放过任何柔然骑兵的踪迹。日复一日,柔然诸部听到传言,秦璟的目标是柔然王庭,准确点说,是柔然王的项上人头!
    柔然王听到消息,再生不出兴兵讨伐的念头,连夜收拾包裹,命人拆掉大帐,带着贵族大臣和勇士奔往漠北。
    迁移途中,有贵族和大臣发生争执,竟然出现一场内-讧,没等秦璟来到,自己先打了起来。战中死伤不小,柔然王得以脱身,王庭却不复存在。
    传言是真是假,此时已不再重要。
    柔然王庭分-裂,柔然各部各奔东西已成定局。
    随柔然诸部迁移,大片草原荒无人烟,漠南出现权利真空。曾被柔然压制的部落抓住机会,陆续开始展露头角,其中之一,就是本该在隋唐时兴盛的突厥。
    这个时候,突厥还是几个小部落,依附铁弗部,甚至没有容易的名称。别说威胁中原,连在草原游牧都要时刻提防被他部袭击。
    部落首领听到秦璟的“汗王”之名,亲眼见识到秦璟麾下骑兵的凶狠,亲自送来牛羊和金银,希望能臣服于秦璟麾下。
    比起过一天算一天的铁弗部,明显是秦璟这里的前途更加光明。
    “我部愿为汗王冲锋陷阵,做汗王手中的弓箭和长刀!”
    部落首领找来时,正遇上秦璟下令休整,将营地扎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边。这样的河流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的草原,临到冬季就会干涸,留下一条不太显眼的河道。
    大帐立起,帐前竖起一面兽皮制的大纛,巡逻的骑兵各个彪悍,无论汉人还是胡人,都是一身的血腥和凶悍之气。
    突厥首领走进营地,腿肚子不由得有些发颤。
    大帐中,秦璟高坐上首,一身玄色甲胄,未戴头盔,凶煞冰冷的气息弥漫身周,轻易让人忽略那张俊美的面容。
    之前投靠的染虎和各部首领分坐左右,铠甲和皮甲的样式五花八门,一样没戴头盔。
    和染虎坐在一起的首领多数梳着索头,彰显东胡鲜卑的身份。另有几人是标志性的髡头,象征祖先的匈奴血统。
    余下的,可以从面上和手臂上的图腾加以区分,或为羌羯,或为氐族和敕勒部。
    距秦璟最近的五六人人,长相迥异于胡人,明显是汉人将领。
    大帐中仅有一名谋士,姓张名廉,字伯考,是张禹的侄子,从秦璟驻军彭城开始,即为他帐下参军。其后,婉拒叔父将他调回西河之意,始终跟随秦璟南征北讨,比起一个谋士,更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智将。
    获悉族中从兄已升鹰杨将军,张廉并未有任何羡慕之色,仅是一笑置之。
    他之愿,是追随秦璟扫平贼寇,护万千汉家百姓。做不做官,有没有爵位,于他而言并不重要的。
    张禹奉秦策为王,他则视秦璟为主公。
    叔侄俩的志向出现分歧,对后者来说,宁愿跟着秦璟征战草原,也不愿回西河面对各家争-权的嘴脸。
    和张廉志向相同之人绝不少。
    秦璟身边的部曲和将领不多,即便加入刘氏部曲,也未能超过八百。然而,这几百人都能托付信任,足以震慑投靠的各部骑兵,助秦璟一路征战、横扫草原。
    突厥首领进帐时,众人正在商议,是继续追向漠北,找到柔然王;还是就此掉头向西,咬住之前发现的两支柔然部落。
    半数人以为该追击柔然王。虽说王庭势微,又经历过内讧,但柔然王积累几代,手中的金银珍宝绝对不少。
    其他人更想往西,柔然王的珍宝终归是揣测,这两支部落的牛羊可是实打实,全部亲眼见到。
    争执不下,只能请秦璟定议。
    不承想,秦璟尚未开口,突厥首领就来献宝臣服。
    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双方都点气不顺,看向突厥首领的目光自然不太“友善”。
    这样的表现,轻易造成一场误会,让突厥首领不敢怀抱任何侥幸心思,扑通一声跪倒,直接行大礼,向天神发誓,愿臣服于汗王。
    “你愿臣服于我,为我征战?”
    “不敢有半句假话!”见事情有门,突厥首领心一横,当场-抽-出匕首,在脸上划开一条血口,以此来发下重誓。
    “染虎。”秦璟道。
    “属下在!”染虎出列。
    “他交给你,清点过该部人数,交张参军辑录成册,部众青壮尽由你调动。”
    “诺!”
    染虎曾追随燕国太傅慕容评,对治军和驭人有一定建树。起初是为报仇才投靠秦璟,随着时间过去,见识到秦璟的手段和勇猛,早已消去其他心思,彻底臣服。
    他看不上突厥这样的小部落,但秦璟下达此令,代表对他的看重,自然要全力办好,不负信任。
    结束这段小插曲,众人的话题重归进军路线。
    “日前父王有令,召我回西河。”秦璟话音未落,帐中顿时一片哗然。
    这个关头召将军回西河?
    胡人首领的脑袋里没有太多弯弯绕,却也觉得此事不对。
    “将军,是否能拖延一段时日?”张廉眉心深锁,显然认为这不是什么好预兆。
    “无妨。”秦璟抬起右臂,止住众人的吵闹,沉声道,“大军尚需一批皮甲和兵器,此番正好一并备足。况且,我早有意回西河一趟。有些人,有些事,是时候解决干净。”
    张廉陷入沉默。
    以秦璟得行事作风,决心既下,断不容更改。况且,他话中所言的人和事,八成和在长安养病的刘夫人有关。涉及到刘夫人,事情更是不容转圜。
    “柔然王跑不了,柔然各部一样跑不掉。”秦璟说话时,视线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待从西河归来,必让尔等杀个痛快,牛羊任屠,金银珠宝任取!”
    “诺!”
    得到秦璟的承诺,帐中众人皆面露兴奋。想到再次杀回时能得的好处,都是一脸喜色,胸膛拍得砰砰作响,甚至还想狼嚎几声。
    秦璟率兵转道西河,四散的柔然部落暂得喘息之机。
    然而,屠-刀依旧悬在头顶,始终没有收起。等西河之事了结,秦璟率兵再回草原,这把屠刀只会落得更快。
    与此同时,建康城内迎来各地诸侯王的表书。
    表书措辞并不相同,送到的时间也有先后,中心思想却没任何区别,都是请除国、归王爵。
    司马曜禅位的消息传遍各州,凡宗室皇亲都如挨了一记惊雷。
    桓大司马没做到的事,被他儿子做到了。
    禅位诏书广告天下,江山就此易主,由司马改姓为桓。
    想起魏初故事,分封各地的诸侯王生生打了个激灵。无需太多思考,都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是得到消息之后,就争先恐后上表,请除国除王爵。
    他们连侯爵都不敢要,只求能得寻常士族地位,保住全家性命,就此平安终老。
    表书送至建康,三省一台未有决断,原封不动的送到桓容面前。
    对此,桓容当面未做表示,背后却是连连冷笑。
    他预期的麻烦终于到了。
    这不过是一次试探,如果此事处理不好,朝中文武怕会以为他可欺,使出各样手段,明里暗里的架空-君-权。
    “秉之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将表书递给贾秉,桓容问道。
    “陛下,昔日司马氏取魏,以魏主为陈留王,魏氏诸王皆降为侯。”贾秉仅仅扫过两眼,就将竹简放到一边,抚过颌下长须,笑道,“陛下大可依旧典行事,朝中如有异议,臣亦有办法应对。”
    “如欲万全,可将司马氏诸人召回建康。”
    简言之,照着司马炎行事,九成能堵上满朝文武的嘴。
    不满意?
    难道是要他参照曹丕?
    那样一来,可就是山阳公的待遇了。
    估计诏令下达,司马氏恨的不是桓容,而是揪住事情不放的朝中文武和建康士族。
    将司马氏诸人召回建康,名为优恤,实则将人送到青溪里,直接养起来,既让天下人看到桓容胸怀仁慈,不伤晋室性命,也能彻底堵住各种杂七杂八的烦心事,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人养起来,顶多费些粮食。等到地盘扩大,巩固陆上和海上商路,还愁这点钱粮?
    再不济,等到将来条件成熟,挑选司马氏子弟随船队远航,让他们有事可干,更没时间七想八想。
    “此议甚好。”桓容点点头,正要再说,忽见荀宥走到门前,手里捧着两三卷竹简。
    “陛下。”荀宥走进室内,行礼之后,将竹简送到桓容面前。
    “宝册和诏书俱已拟好,另外,孔玙遣人送回消息,受禅坛也已搭建完毕。”
    “这么快?”桓容略感诧异。
    “有公输和相里在,自然不会慢。”荀宥笑道,“再则,三省送来奏疏,大典之日,建康宗庙未成,请祠祖于建始殿。”
    “恩。”桓容勾了下嘴角,“没提司马氏宗庙?”
    “并未。”
    “估计是谢侍中的主意。”
    “陛下英明。”
    桓容很没形象的斜眼,看着荀宥,不满道:“仲仁愈发一板一眼。”
    “身为臣子,理当如此。”
    桓容无语,看看严肃的荀宥,再看向面带笑容的贾秉,想想督造禅让台的钟琳,对比一下从盐渎赶回、正以朝官身份清点国库的石劭,不禁摇了摇头。
    好吧,每个人性格不同,他总要习惯。
    正在这时,室外忽然传来一声响亮的鹰鸣。
    桓容心头一动,示意贾秉和荀宥暂且退下,几步来到廊下,以羊皮垫在前臂,接住飞落的苍鹰。
    解下鹰腿上的竹管,看到特有的标记符号,桓容一时间有些踌躇,究竟该不该打开。感到脸颊被羽毛刷过,对上歪了下头的苍鹰,方才扯了扯嘴角,取出绢布细读。
    通读全篇,烦躁的心情开始沉淀。
    靠在廊柱旁,抚过苍鹰背羽,想到草原烽烟、北方变故以及即将改变的立场,桓容仰望云层,许久一动不动。直到风穿过廊下,掀起衣摆,鼓起衣袖,方才无声叹息,缓缓合上双眼。
    沉思中,手指渐渐收拢,越攥越紧,绢布终被揉成一团,牢牢攥在掌心。
    ————————
    禅位大典前两日,司马曜终于一改往日作风,主动走出华林园,往长乐宫拜见王太后和南康公主,请示大典之后的安排。
    王法慧闻讯,打发走来请的宦者,无意与“夫主”同行。
    自下达退位诏书,搬出太极殿后,司马曜一直深居简出,除非必要,近乎不在人前露面。距大典日期越近,这种趋势越是明显,到最后,连司马道子都难得见上一面。
    王法慧则不然。
    比起萎靡的司马曜,王氏隔日便往长乐宫请安,偏殿中还曾响起鼓乐。
    得王太后许可,王氏的母亲和姊妹曾两次入宫探望,并得到准话,待新帝登基,世人的目光不再聚集在司马曜身上,王氏自能如意仳离,另嫁亦是无妨。
    因为这场不成功的联姻,王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是一落千丈。明面上没有打压,背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
    情况越演越烈,王蕴的家主地位不保,如今在家中闭门谢客,整日与酒为伍。即便没有挂印辞官,今后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遑论进入权利中心。
    王氏族中颇有怨言。
    更有人道,当初就不看好这门婚事,是王蕴一意孤行,硬要做“国丈”,张扬外戚的风光才带累全族。
    就算王法慧能同司马曜仳离,新帝岂能不忌讳?纵然新帝宽大仁德,意图分割朝中势力的人照样不会轻易揭过。
    加上已逝的哀靖皇后,王氏有两层外戚关系,至少三代之内不会被朝廷重用。
    “看看前朝的旧例,如新帝狠下心,全族能保住性命,也恐将沦为庶人!”
    对士族而言,由云端跌落、失去身份地位,未必比丢掉性命好上几分。
    王蕴本就心存郁气,被族人埋怨,差点一病不起。
    得知消息,王法慧气得银牙咬碎,叮嘱母亲暂且蛰伏,莫要轻易与族人起争执,待她离开台城再做计较。
    “今日之事,我且记下。他日寻到机会,必要让落井下石之人尝到苦果!”
    “你在说什么?”王氏的母亲和姊妹显然惊吓不小,以为她是委屈太甚,已经开始说胡话。
    “如今不好详说,且待他日。”王法慧冷静道。
    “阿母,你今日为何前来,我能猜出几分。不过,现下的时机不合适,阿妹的婚事无需着急。更何况,如今即便是寻,也未必能寻到合适之人。不如等大典之后,桓氏族人进京再说。”
    “桓氏?”一阵抽气声在室内响起。
    “桓氏。”王法慧抚平衣袖,指甲划过袖摆的云纹,略微压低声音,在母亲耳边道,“周氏有意同桓氏结亲,阿母可曾听到风声?”
    刘夫人点点头。
    “周氏是为吴姓,尚有此等机会,我祖同刘真长齐名,我父在地方素行德政,为百姓称道。纵有哀靖皇后与我,家族根基终不会轻易断绝。”
    参照前朝旧例,哪怕是做做样子,桓容也不会轻易对王蕴一家下手。
    王法慧表情沉稳,安抚着母亲和姊妹。
    “阿母,阿妹尚未及笄,无需着急定亲。待新帝登基,正是阿父和阿兄大展抱负之时。族中短视之人无需挂怀,以我来看,您和阿父担心之事绝不会发生。”
    “你有把握?”刘夫人面露怀疑。
    “有九分。”王法慧笑了,五官称不上艳丽,更同妩媚不搭边。据悉她的长相极似哀靖皇后,端庄文雅,不怪姑侄先后入主显阳殿,成为一国之后。
    “归根结底,我嫁入台城是王太后的主意。”王法慧继续道,“王太后同南康公主背后有约,之前未摆上明面,如今仍安居长乐宫,足见其中端倪。”
    “新帝登基,其家族亦将水涨船高。”
    “只要能得王太后怜惜,我的日子未必会差。说不得还能帮上阿父和阿兄,助阿妹找到好的夫家。”
    有一件事,王法慧考虑许久,已然是下定主意,却没有同母亲和姊妹明说。
    同司马曜仳离之后,她并不打算再嫁。
    只要她独居一日,王太后的“愧疚”就不会彻底消除。牢牢抓住这一点,无法帮上大忙,总能让家人平安。
    世事难有万全。
    愤怒和委屈再多,发泄过也就算了,终不能真的越过底线。如果不知轻重,一意孤行,等待她的只有万劫不复,甚至会带累家人。
    事成无法改变。落到如今境地,她只能不断自勉,小心的在悬崖边行走。尽己所能,用自己的后半生换来家人平安,为父兄和姊妹铺就前程。
    牺牲?
    的确。
    但是,既生为士族女郎,享有家族给予的一切,该挺身而出时,绝没有后退的道理。
    王法慧的长相肖似姑母,性格却截然不同。哀靖皇后固然骄傲,终有几分柔弱;王法慧则是骄纵中带着刚强,为达成目的,她可以不惜一切。
    刘夫人离宫后,叮嘱几个女儿不可乱说。关起门来,将长女的话如数复述给王蕴。
    王蕴当时没说什么,在书房静坐整夜,第二日天明,入窖砸碎酒坛,沐浴更衣,振作精神,登车往青溪里拜会。
    他要求见的不是桓容,而是尚未有朝中官职的贾秉。
    两人见面之后,关起门来一番长谈,王蕴告辞离去,贾秉沉吟片刻,迅速起身去见桓容。
    “王内史之意,陛下无妨考虑。”贾秉道,“王氏虽为外戚,王叔仁的名望终究不一般。膝下三子亦有才名,如能为陛下所用,实为一桩乐事。”
    侨姓,吴姓。
    朝臣,外戚。
    旧臣,新-贵。
    一项项列出来,桓容执笔悬腕,横向画出几条墨线,在交汇处画上一个圆圈,缓缓点头。
    “王氏之例,可及前朝外戚。”
    外戚和宗室终归不同,条件允许,大可以分别对待。只要郎君有才学,能办实事,哪怕身为外戚,亦可选官出仕,造福一方。
    桓容手中握有兵权,压根不担心有人“造-反“。真要有人举兵,更方便他杀鸡儆猴,给蠢蠢欲动者一个教训。
    “大典之后,我将下诏,将幽、豫考核官员之法推及江、荆以及梁州等地。”桓容合上绢布,正色道。
    “对此此法,叔父已经点头,杨刺使亦无异议。”
    “推行此法的郡县,当率先创立学院。范公有意办学,正好偿他心愿。”
    有办学这根胡萝卜,范宁肯定会旗帜鲜明的站到自己一边。有他的影响力在,配合桓氏实力,这项“职内考评”的政策应该可以顺利实行。
    这仅是第一步。
    如今的世道,瓦解九品中正制无异于天方夜谭,稍有不慎就会挖坑埋掉自己。桓容要做的是把握时机,小心翼翼的松土,在不引起士族的反弹下,对选出的官员进行考核,尽最大可能剔除尸位素餐、一点实事不办的庸碌之人。
    他可没打破规则,而是在规则之下行动。
    以大部分士族的家风,想必不乐见族中子弟因“无才无能”被罢官。如此一来,推举出的子弟总会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本事。加上每岁考核,未必有足够的时间清谈-嗑寒食散。
    所谓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治所风气都将为之一新。
    “另有一事,”撇开官员考核和办学,桓容话锋一转,道,“杨刺使将于大典后转调姑臧,同秦氏共掌西域商路。我有意将汉中交给秉之,未知意下如何?”
    “陛下信任,臣不胜感激,本当鞠躬尽瘁。然臣知晓自身,未必有牧守一方之能。”贾秉收起轻松的神情,认真道,“陛下如要委任汉中之地,孔玙和敬德可择其一。如若不然,以四公子出为牧守亦可。”
    “秉之意向为何?”
    “臣愿辅佐陛下一统中原,复华夏盛世。”
    桓容笑了。
    能让隔三差五惦记放火的贾秉说出这番话,着实是不容易。
    “秉之之志我已明了。”桓容声音平稳,语调没有太大起伏,却是字字有力,掷地有声,“有生之年,必尽我所能结束乱世,恢复华夏,复强汉之时!”
    贾秉颔首,起身整理衣冠,面向桓容,俯身下拜。
    桓容未动,承下他这一礼。
    重担压下又如何?
    能实现心中宏愿,他甘之如饴!
    与此同时,司马曜见过王太后,告辞离开长乐宫。中途遇上司马道福,下意识停住脚步。
    姐弟相见,不见先前的剑拔弩张,只剩下沉默,无尽的沉默。
    良久,司马曜先行礼:“见过阿姊。”
    司马道福没有应声,而是上下打量着他,忽然微微一笑,还礼道:“阿弟客气。”
    “阿姊是往哪里去?”司马曜硬挤出一丝笑容。
    “自是去见太后。”司马道福依旧在笑,只是笑容格外冰冷。
    一瞬间,似有锋利的冰-刺-扎在司马曜身上,让他不自觉的后退半步。
    “我今日去祭拜父皇和阿姨。”司马道福凝视司马曜,一字一句道,“父皇临终之时,你可还记得?”
    司马曜表情微变,用力咬紧牙关,尽量维持镇定。
    “我不明阿姊之意。”
    “不明白?”司马道福收起笑容,走司马曜近前,低声道,“我离开建康时曾对上天发誓,不负父皇爱惜。”
    “阿弟,时至今日我依旧恨你,恨不得亲手取你性命!”
    司马曜僵住了。
    “阿姊……”
    “放心,哪怕我心中再恨,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司马道福后退半步,笑弯红唇,眼角微微上挑,颜色之艳,非语言可以形容。
    “好好过日子吧。”司马道福轻轻拍了拍司马曜的肩膀,“或许我心情好,会忘了这件事。如果忘不掉……”
    接下来的话,司马道福没有明说,却比实言更令人恐惧。
    司马曜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僵硬的转过头,目送司马道福渐渐远去,掌心早被冷汗浸透。
    回到华林园,想到明日的禅位大典,司马曜辗转反侧,夜至三更仍没有半点睡意。心情实在烦躁,干脆起身下榻,抓起摆在榻前的香炉,狠狠砸了出去。
    声响传出,立刻有宦者前来查看。
    司马曜没有力气再砸,瘫坐在地许久,不理门外的宦者询问,起身翻出竹简和刀笔。他改变主意,不去临海,留在建康!
    纵然要在新帝的眼皮子底下,活得注定憋屈,总比被司马道福派人取命要强上百倍。
    皇位已经没了,总要保住脑袋。
    司马曜苦笑一声,酝酿片刻,落下第一笔。
    殊不知,这份请求成全了他,却坑了司马氏全族。
    作为改朝换代之后,唯一有王爵之人,他主动上请留在建康,决心不出都城,余下的诸侯王如何能继续在外?为消除新帝猜疑,必定要跟随上表,表示移居建康之意。
    对桓容而言,无需费脑筋安排就能成事,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身为源头的司马道福,压根没想到几句话就会带来这种效果。事实上,她话中的恨意不假,真的动手却不太可能。
    最重要的一点,桓容未必乐见司马曜暴-死。司马道福托庇于桓氏,自然不可能背其令行事。
    奈何司马曜明显被吓破胆,脑子转不过弯,任凭谁和他说“司马道福不过是嘴上说说,并不会采取实际行动”,他都不会相信,反而会疑心是在害他。
    于是乎,做皇帝三年,司马曜没留下什么好名声,反而是退位之后,被史官记录为“明大义”,着实是一种讽刺。
    黎明时分,奏请终于写好。
    司马曜一夜没睡,眼下挂着两个黑眼圈,精神反而有几分亢奋。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见到宦者和宫婢捧上的深衣和发冠,司马曜放下刀笔,任凭宦者为他更衣梳发。
    “请陛下先至太极殿,再往禅让台。”
    司马曜挥开宦者,亲自整理过腰带,将竹简收入怀中,道:“带路吧。”
    “诺!”
    台城外,以郗愔和谢安为首的百官齐往青溪里,迎新帝入主太极殿。
    这样的场面。同司马昱登基时依稀仿佛。
    不同的是,为首之人由桓大司马变成郗丞相,来迎的群臣的之中,侨姓虽然为主,吴姓已有渐起之势。
    青溪里外,士卒立于道路两旁。
    王虎生和毛安之分率一队殿前卫,护卫在天子大辂左右。
    百姓陆续从家中涌出,拥挤在路边,摩肩继踵,挥汗如雨。见到桓容出现的那一刻,先是一阵沉默,继而响起一阵欢呼之声,似能震破天际。
    见到这一幕,文武群臣面上未显,心中各有思量。
    被无数道视线笼罩,桓容始终镇定自若,没有半点紧张。登上大辂之后,挺直背脊立在车栏前,双臂平举,深深揖礼。
    刹那之间,嘈杂声尽数远去。
    不只是路旁的百姓,包括迎接新帝的文武都愣在当场。
    “容今日立誓,存息一日,必竭尽所能逐走贼寇,恢复华夏,重振汉室!“
    “昔秦之铁骑纵-横天下,汉军之威涤荡匈奴,汉之臣可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今容承先民之志,必结束百年乱世,还天下百姓安稳!”
    “今日立誓,苍天为证!”
    八个字落地,铿锵有声。
    人声轰然而起,老者眼含热泪,青壮满面赤红,妇人和女郎掷出绢帕,以鲜花铺路。
    桓容直起身,挺立如松,站在车辕上。
    典魁和许超互相看看,代替毛虎生和毛安之控缰,驱动大辂前行。
    群臣步行在车后,郗愔为首,谢安和王彪之落后半步。
    车轮压过压过柳枝和鲜花,吱嘎作响。
    望着桓容的背影,郗愔再次感叹,桓元子后继有人。今万民归心,司马氏之运为桓氏取代,怕也是上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