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1节
    “他知道。”苏晋道,“但他还是这么罚了,因他在等这一份证据。”
    她看着柳朝明:“还是大人不愿将这证据呈给陛下?那由时雨亲自去呈可好?”
    柳朝明眉心微微一蹙,搁下笔:“你究竟想做什么?”
    “我倒想问问大人想做什么?”苏晋道,“昨日陛下降罪大人,曾问时雨的意思,大人分明知道若时雨为大人求肯,陛下或不会撤去大人都察院的职务,大人不让我说下去,是不想时雨再卷入这朝堂纷争?”
    柳朝明道:“你既已离开,朝堂是非与你无干,我如何,亦与你无干。”
    他将笔架在笔山,起身收拾纸墨:“再者说,我是动了锦衣卫,翟启光杀卢定则,我未及时处置,是有包庇之过,陛下的处置并无过错。”
    苏晋上前两步,拾起镇纸压住白笺一头:“那大人为何要动锦衣卫?”
    “大人若觉陛下处罚得当,为何要备绯袍?”
    “大人此刻,又在写什么?”
    她只手压住镇纸,分寸不移,抬眸,望入柳朝明的眼:“亦或让时雨来猜,白笺作函,大人是在给老御史写请罪书。”
    “苏时雨!”柳朝明声色一沉,“本官做事自有权衡,不需要你来多管闲事。”
    “什么样的权衡值得大人放弃毕生之志?”
    “大人当年拜入老御史门下,承他遗风,承柳氏家学,立志成为一名御史,至今已近二十年。数载行来不易,怎可说弃就弃?大人明知动锦衣卫是大罪,却还是要动,明知保时雨与做御史不可两全,却囿于诺还是要保。”
    “我知道,今日时雨说这话或许有些得了便宜又卖乖,但你柳昀不是心狠手辣吗?为何不一路心狠到底,当初将时雨软禁入书房未见你有丝毫心软,今日怎么不愿双手蘸血了?大人别忘了,你我手上,从前的血污还没洗净呢。”
    柳朝明听苏晋说着,原本默然的神色忽地一瞬荡尽,唇角一勾,一下失笑出声:“苏时雨,你未免太高看你自己。你以为我不让你在陛下面前多言,就只是为了保你?你可知屯田制实行以来,朝政遇到多少险阻?宽民迁乡,虽是利民利政,可私底下,又伤害了多少商绅富户的利益,引起过多少动荡?安抚过后,又有多少官商勾结,欺民占田?”
    “所以大人就要私动亲军?”苏晋道,“变革从无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大人让锦衣卫去各地清查欺民占田的案子原是好事,可未请过圣命,私用亲军,就是焚林而猎,涸泽而渔,大人目光深远,当初派下锦衣卫,难道料不到今日的后果吗?而今大人被革御史职,四十七桩屯田案无人来审,这就是大人想要看到的?”
    第251章 二五一章
    “可笑, 难道这天下所有的案子都该由本官来审不可?”柳朝明道:“四十七桩屯田案既已立案, 朝堂之中,自该有人接手。你之所言不错, 变革不可一蹴而就, 但连年战事, 国库空虚, 屯田范围一扩再扩, 若不在新政施行之初根除隐患, 日后必定沉疴深重。”
    “症结出在锦衣卫不是陛下所派, 而是大人派的!”苏晋道。
    她看着柳朝明,语气渐沉渐缓:“其实我知道大人为何不向陛下请命就直接动了亲军,因为您是故意的。”
    “当初大随立朝,锦衣卫虽是亲军,更像特使,非但有审案之权, 更设下诏狱, 凌驾百官之上,相祸累累白骨,一半死在镇抚司。”
    “三年前, 朱昱深登极,最大的助力除了您与舒毓几名臣子,就是锦衣卫与宦官两个机构。”
    “古来新帝登基, 必要立威, 朱昱深这个皇位本就来得莫名, 势必要用锦衣卫与宦官做他耳目,铲除朝野异声,正如当年晋安陛下登基后,将金吾卫的地位一提再提,甚至无视军制,暂辖都督府的道理一般,这是帝王的惯性。”
    “但,您怕这样下去,锦衣卫与宦官在朝野的地位越来越重,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您利用屯田制,寻了个契机,让锦衣卫还听令于你的时候,派他们私查屯田案,立功的同时犯下不听天子号令的重罪。”
    “而锦衣卫这一动,也引舒闻岚露出马脚,他太想让朱昱深重用宦官,自以为抓住了您的把柄,不断在屯田案中作梗,谁知反噬其身。”
    “您一方面不愿舒闻岚得偿如愿,立宦官为臣,另一方面,亦不愿看到昔锦衣卫凌杀百官之景重现。”
    “所以,锦衣卫与舒闻岚两败俱伤,这个结果,才是大人最想要的是吗?”
    苏晋道:“如今锦衣卫与舒闻岚的把柄已明明白白地摆在文武百官眼前,朱昱深日后就是想用他们,也要碍于此事作罢。大人是不是早在事态伊始就算到今日了,是不是将自己的仕途与性命也赌在其中?”
    “大人那日与时雨说您不会有事,其实不是不会有事,是您早已将后果看淡。”
    “只是您没想到,到末了,朱昱深竟会保您的首辅之位,反是褫了您的御史袍。”
    “您如今心中是不是百味杂陈?最对不起的,恐怕就是老御史了吧!”
    柳朝明道:“本官是否对得起老御史与你有何干系?”
    他目中卷起一团飓风,似将深雾吹散,原本隐藏于深底的揶揄,伤惘与不忿全都浮了上来:“当年老御史一心求正,一心求治,到头来换来的是什么?深陷诏狱,双腿坏死,郁郁而终,一生未得其志。而江山沉疴,在朱景元治下,可有过半点缓解?”
    “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而今天下大局正处破旧立新的关键,要迁都,要改制,必有人乘虚而入,而今朝中已有宦官入六部当值,若拘泥于法则,是要等天下清明后,再埋下一枚隐患吗?宦之一字今世可治,因在位之主尚英明,岂知后世不会酿成大祸?”
    “大人手段铁腕时雨佩服,但大人行事,一定要这么破釜沉舟吗?”苏晋道,“大人此次所为,全然未给自己留后路。”
    柳朝明道:“我本就没有后路。早在景元朝,我已动了锦衣卫,朱昱深亦或旁的人要拿此事问我的罪,我亦无从辩驳,既如此,何不做绝做狠,我若不破釜沉舟,岂非给舒闻岚留了可乘之机?而今这样,我,舒闻岚,锦衣卫,虽是三败俱伤,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三败俱伤那是仅就内政而言!”苏晋道,“可朝野呢,天下呢?”
    “大人不是问时雨今日为何会来么?”
    “因为我觉得失望,觉得可惜。”
    “抛开你我这些年的恩怨,昔日夺|储的内斗不提,从景元十八年时雨入仕直至今时今日,大人是我见过最好的御史!”
    “我希望屯田的案子,四十七桩也好,九十四桩也好,是由大人治下的都察院来审的,这些百姓的冤屈,是由大人为他们申的。”
    “这些案子本就牵连甚广,事渉新政与官绅,我不是不信旁的臣工,但满朝之内,除了大人,又有谁能排除万难,雷厉风行地办好?”
    “我不希望大人轻易褪下这身绯袍,因为时雨当年褪下,心中满是缺憾,因为都察院已没了老御史,今时今日,大人若亦褪下,于这江山而言,岂非也是一伤?”
    柳朝明看着苏晋,目色渐渐静下来,先时的风停歇了,伤惘与不忿消弭,化作不可名状的深默。
    过了会儿,他移开目光:“苏时雨,我只是一人,一人之力,怎可改江山?”
    “你说得对,我行事是失之偏颇,当年与你分道扬镳,这些年也曾自问过对错,自问过是否刚愎自用,是否矫枉过正,是否不辨朱紫。但一路走来,是非黑白早已分不清,可能我当初真地骗了你,甚至连自己也骗了,早年承老御史之志,一心想要做好御史,但看他坏死的双腿,临终的悔恨,心里其实不愿按照重蹈他原先刚直不阿,却无能为力的旧路。”
    “可能于我而言,铁腕,柔仁,狠绝,伪善,手段罢了。”
    “一生御史之路行尽,怕是从来没走过所谓正途,但我力竭至此,脱下绯袍是满心憾恨,纵是有负恩师,亦只能负了。”
    苏晋道:“当年与大人分道扬镳,心中实是痛忿不甘,曾质问大人的一个‘正’字,这些年静下来时,也曾扪心自问过。”
    “大人说自己没走过正途,可这所谓的正途是什么呢?后来我想,是否在乱世中,本就没有真正的正途。”
    “彼时朝局数月一变,你我各为其主,今日错的,明日可能就成了对的,而明日对的,可能再过一日就成了十恶不赦。”
    “朝局是旋涡,我卷入其中,自|拔不能。直到后来流放,时雨才学会了抽|身出来看往日事,其实对旁观者而言,对清苦平民而言,四殿下与十三殿下,七殿下与太子殿下,都是朱家人,他们中,谁做皇帝其实都一样。我们数年为生,为死,为斗,为谋,于这天下,亦不过一场云烟。”
    “而为官者,为臣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反而在后来,在故太子身死,彻底卷入纷争后丢失了。”
    “说丢失也不尽然,该做的亦会去做,只是云霾遮月,瞧不清了。”苏晋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一下,“其实大人一些事上的做法,时雨直至今日都不苟同,甚至是恨的,但你我分道,只‘初心’二字而言,大人做得比时雨好。”
    第252章 二五二章
    天色不知何时已暗了, 外间风起,云端流霞。
    霞色透过窗, 将柳朝明的身影笼在一片明晖交织的光影里。
    他安静半日, 问:“苏时雨, 当初仕子案后, 你曾立志入我都察院, 你的志, 是什么?”
    苏晋张了张口, 觉得难以回答。
    是明辨正枉,守心如一?
    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济民,济世,济天下?
    可这样的鸿鹄之志, 若无法始终坚守如一,说出来, 只能是一种可笑的亵渎。
    “被云遮了的月, 你找到了吗?”柳朝明又问。
    “尚在途中。”苏晋答, 顿了顿,反问:“大人当初谓我,暗夜行舟, 只向明月, 大人的月, 可是已寻到了?”
    柳朝明道:“我亦尚在途中。”
    他沉吟许久, 目光落到苏晋身上:“其实……”
    然而话未说完,外间忽然传来叩门声,是李茕引着侍卫阙无到了。
    阙无入得书房,向柳苏二人拱手行礼,说道:“柳大人,陛下收到军函,西北赤力异动频繁,决定提前拔营,今日连夜赶路,务必在天明前抵达剑门关,特命末将来接大人,不知大人可已将行装整好?”
    这话说得十分委婉。
    所谓整好的行装,除了该交还的御史袍与左都御史官印还能是什么?
    柳朝明没答,一旁的李茕道:“已收好了,阙大人稍候,下官这就去取。”说着匆匆转下台阶。
    阙无又看向苏晋:“苏大人,陛下今日本欲召见您,但因百事缠身,又要提前返程,实是无暇他顾。您昔日被处以流刑,而今仍是戴罪之身,陛下命您暂留住锦州府衙门,等陛下想好如何处置,自会派人前来传达圣命。”
    苏晋作揖称是。
    阙无又道:“今早沈大人与翟大人去过行都司后,便随同陛下一起至东郊巡军,而今已与陛下先一步去往剑门关,无法回来与苏大人作别。”
    他说着,自怀中取出一封信函与一节杨柳枝:“这是二位大人托末将转交给苏大人的。”
    信函是翟迪亲笔所写,字迹苍劲干净。
    而杨柳枝……大约是青樾随手从路旁折的吧。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千言万语道不尽,春常在,日后总能再相见。
    苏晋将柳枝握牢在掌心:“多谢阙大人,也替苏某问青樾与启光一路安。”
    片刻,李茕便带着两名小吏整好行装回来了,将手里卷宗交给阙无:“这是三年来,与屯田案有关的案宗汇总,包括翠微镇的桑田案,因不知回京后,陛下要将此案移交给刑部还是大理寺,柳大人已在卷末按照刑部大理寺不同的查审流程作了综述,后附证据与证人名录。”
    阙无道:“辛苦柳大人。”看了守在院中的侍卫一眼,侍卫会意,上前来接走卷宗。
    李茕默立片刻,又自身后另一名小吏手中仔仔细细地接过绯袍:“这是大人的御史袍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印。”
    阙无没唤侍卫,而是亲手接过,呈于手上。
    烈烈绯色如新,只一望,便叫人失神。
    阙无又道:“大人既已休整妥当,不如即刻随末将赶往东郊与陛下汇合?”
    柳朝明点了一下头,欲随阙无离开,苏晋的目光却不经意落到那一抹明媚的朱色上,忍不住就唤了声:“柳昀。”
    暮光灿灿,她的目光从绯袍移向他,“方才,大人与时雨说的最后一句话,大人想说,其实什么?”
    风是从天末吹来的。
    他背光而立,她迎光而立。
    柳朝明亦看向苏晋,半晌,摇了摇头:“没什么。”
    马车起行,阙无赶车赶得很快,直至夜里,已行出城外数里,然郊野人家亦有庆贺之声。收复安南,拓展疆域,云贵设道,江山数十年终于有了头一个实实在在的喜讯。
    不知日后会否更多,会否更好。
    柳朝明掀开车帘,今夜的月极明极亮。
    亮得像方才离开时,与苏时雨溶成一身的黄昏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