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节
    如果要说深入燕国有什么是最艰难的事情的话,大约就是如何不被燕军发现了。
    他们带的粮草虽然不少,但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自己进行补充。
    这一点江岸青倒是可以解决。
    但部队行动如何不被燕国发现,这就是很艰难的事情了。
    倒不是说燕国在国内也遍布各种探子,实际上别说燕国没有,就算燕国有,那也不能够对苏明若造成什么阻碍。
    毕竟苏明若的人数不多,她肯定是不可能是攻城的,一般而言,探子多数会集中在相对繁华消息灵通的城镇中。
    荒郊野地的小山村放啥探子啊!
    可就算没有探子,此处到底也是燕国的国土,燕国的百姓就是最好的探子。
    苏明若相信,燕国的百姓就算再怎么傻也不可能见了晋国装束的军队还无动于衷吧?
    事实上战乱年代的百姓对这种事情十分敏感,何况他们如今这段其实还算是比较靠近燕国与晋国的交界处,此地的燕国百姓当然更加敏感。
    苏明若不能让自己的人马凭空消失,也不能让燕国百姓看不见他们。
    所以江岸青提出的办法就是,假装他们是燕**队就可以了!
    如今前面陈玄袁维打的正热闹,每日都有伤病或者打残的,需要重新休整补充的部队从前线退下来,少的一两百人,多的时候可能有上千人,晋国与燕国在万胜关也算打了快半年了,燕国百姓对这样的场面早就习惯。
    如果他们化妆成燕国士卒,这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只要他们多数人别乱说话就行了。
    甚至就连粮草的问题江岸青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解决。
    残兵败将匆忙后撤,所携带的粮草不够,因此需要去附近的村子或者镇子征集购买一些,这理由多么正当,这情况多么普遍啊!
    甚至江岸青就是燕国人,他们连不会说燕国口音的问题都解决了。
    因此这回卢宣和发现的几百人对于苏明若是非常重要的。
    她必须要打下这支队伍。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她以一千多人埋伏几百人,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这回却不同,他们需要对面燕军的盔甲旗帜以及各种有燕国标志的文书器械,以及身份证明之类的东西。
    如果保不住这些东西,她就算打赢了也是白打。
    但盔甲倒是容易缴获,人死了上去扒衣服就好,其他就难说了。
    因为军中的保密机制,很有可能在最后关头,燕军撑不住了便把这些东西都毁掉也不会留给他们。
    “所以你的行动一定要快,非常快,快到燕军来不及做出反应。”
    江岸青是这么说的。
    “另外还有一点,不能留活口,我们养不起俘虏,以及最重要的是,一个逃兵都不能出现,逃掉任何一个人都是暴露我们的存在。”
    他们人数稀少,根本打不起硬仗,何况他们在燕国行动,最重要的就是要燕国抓不到他们的踪迹。
    或者说,就算燕国知道他们在国内乱窜,可不能预测他们的行动路线这就没有用处。
    毕竟,人数少虽然打不起硬仗,但另一个方面来说,人数少目标就小,这样更容易隐藏,不会轻易暴露。
    苏明若一脸严肃的点头:“我知道了。”
    这么说着,她把赵兴叫过来:“等会儿你和李大良带人跟我从正面以及两侧进攻,虽然这样做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他们本就是伤兵败将,没什么士气,战力也不能与正常情况的燕军相比,因此这一点倒是没什么问题,另外就是冯明,让他带人从另一边过去等着,一旦发现溃逃过去的士卒立刻杀出,记得把声势做大一点。”
    为三缺一,这是最简单的打法。
    赵兴有些迟疑:“这样能行吗?”
    这回倒是江岸青点头了:“这些撤下来的士卒本就刚经历过生死之败,好不容易撤回后方,本以为安全,结果却在他们以为安全的地方遭到截杀,这已经足够让他们慌乱胆寒,如果在这种时候,好不容易逃出一条生路却发现再次入了敌军的埋伏,四面皆是杀声,你觉得这种时候,他们还能够有反抗的力气与精神吗?”
    在这种情况下,彻底崩溃才是最常见的情况。
    江岸青看着苏明若,神色之间颇有些欣慰自豪:“我原本以为你一定要来是冲动,可现在看来,你确实长进不少。”
    他笑起来:“如今的明若已经能洞悉人心啦。”
    苏明若也笑起来:“先生你才是厉害呢,我那么简单的计策被你一说顿时就觉得好复杂好深奥哦。”
    江岸青:“……”
    所以说……你其实压根没想那么多???
    他看着苏明若,实在是很想问一句,如果连这个都不想的话这种时候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最后他也确实没憋住把这话说出来了。
    苏明若面色微红:“我想容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若:啊,这回要扒衣服呢……嗯,我想容儿了
    这逻辑没问题2333333333333
    卫然:明若旺夫!
    ……看我文名我觉得这逻辑也很妥_(:3ゝ∠)_
    第55章
    苏明若正指挥人收拾燕军留下的东西的时候, 卫然抱着自己的罗盘走过来, 看了看天空说道:“好像很快要下雨了呢,曲尉有避雨的地方吗?”
    因为所能够随身携带的物资不多, 因此帐篷这种东西也是十分稀缺的,至少他们随身携带的帐篷只够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住进去,这已经是可以称作‘挤一挤’的程度了, 再多的人完全不可能。
    这些帐篷主要是为了特殊情况以及之后可能出现的伤员或者病号准备的。
    不过说实话, 苏明若很清楚这种说法只是安慰而已。
    他们根本无法带着伤员行动,一般来说, 能够随队的只有轻伤员而已, 重伤员只能被留下。
    或者更直接的说,他们可以选择自杀。
    生病当然也是如此。
    因此苏明若的行动必须小心谨慎, 就算她可以硬起心肠抛弃伤员, 但实际上部队也经不起减员的损失。
    而下雨的话,可以说是非常麻烦的情况了。
    虽然以现在的天气来说,就算稍微淋雨也没有关系, 可苏明若并不能抱着这样侥幸的心态。
    她不由得看向卫然:“真的吗?要下雨了?”
    明明现在的天气看起来很好啊, 温度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热。
    卫然点头:“明天下午的吧, 应该会下雨。”
    “那就麻烦了。”
    苏明若皱着眉头:“附近并没有可以提供这么多人避雨的地方。”
    江岸青走过来的时候就看见苏明若皱着眉头和卫然站在一起, 他不由问道:“出什么问题了吗?”
    苏明若便把卫然的推测说给他听:“这附近好像没什么可以避雨的地方呀,可是随军带着的帐篷也不够,难道药临时搭建吗?”
    江岸青却没什么苦恼的感觉:“再往前走吧,如果加快速度的话,明天中午的时候能够赶到赵家庄, 我们原本就打算去黄石坡,这样也不算绕远路。”
    苏明若想了想点头,又感慨:“先生对燕国真熟悉啊。”
    就算江岸青原本就是燕国人,这样也很不同寻常了吧?
    一般来说,也只是能够知道比较重要的,有名气的地点,这种将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情况,就算是苏穆也不可能对晋国熟悉到这种程度。
    江岸青听到这话神色有些复杂:“当年逃出燕国走的也是这条路吧,为了逃命算是把燕国北部研究的十分透彻了,绕了好大的圈子才保住命呢。”
    苏明若顿时想起来之前也有说过江岸青是在燕国得罪了人,所以才会逃命到晋国去的。
    说实话,他原本去中都也是想寻点机会,但却没想到反而招惹上了周兴运,那回若不是恰好遇上谢容和苏明若,对于江岸青来说,他肯定是无法留在中都与周兴运作对的,以他那个时候的情况,最大的可能是再次逃离中都。
    苏明若一直以来都不太问江岸青之前的事情,毕竟那怎么看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这次说到了,但是看着江岸青的神色,苏明若还是把话题换到了燕军的兵甲旗帜上了。
    他们这次的收获其实还不错,因为情况确实如同江岸青所料的那样,原本就是伤残严重从前线退下来的队伍,结果却被苏明若打了个伏击,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又一头撞进了赵兴的陷阱。
    那些士卒最后几乎完全崩溃,丢下手中的兵器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了。
    当然,最后也显而易见的没有留任何活口。
    这对于苏明若来说算是很有压力的事情。
    她只知道战场上杀敌死生不论,各凭本事,但那些已经丢下了兵器,投降做了俘虏的人,他们毫无反抗的能力,也完全不想要再反抗,却依旧被杀掉,这是完全在苏明若认知以外的事情。
    苏穆对她说过战场的残酷,她从一开始就知道。
    但苏穆从未说过有些时候还需要杀掉俘虏。
    ……最后那群俘虏是江岸青和冯明带人全部杀掉的。
    人数不多,不过十几个人,但是听到冯明向她禀报说人已经全部杀掉的时候,苏明若依旧觉得十分难受。
    战场上杀人不论正邪无分对错,这一点她是知道的。
    但是杀俘虏?
    可那个时候江岸青是怎么说的?
    他什么都没说。
    当苏明若下意识的去看他,想要他说几句话的时候,江岸青的眼神冷静,他只是那样淡然的看着苏明若而已。
    然后苏明若就明白了,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不会再有其他任何可能,无论她是否能接受,无论她是否认同这件事情,至少现在,如果她还想把自己手下因为信任她,因为想要救援苏穆而与她一起深入燕国的人带回去的话,她就必须这样做。
    在收拾好战场之后,苏明若叹了口气:“那么接下来就去赵家庄吧,不过确实需要抓紧赶路,否则可能不能及时赶到黄石坡。”
    卢宣和之前打探……或者说是审问来的消息,到时候会有一批后勤物资送往固宁,而距离他们最近的适合打伏击的地点就是黄石坡了。
    苏明若自己随身带着的东西不多,袭击后勤物资,除了是给陈玄制造麻烦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补充自身。
    因为黄石坡之后她就会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于是稍作休整之后继续赶路,因为需要在,明天中午之前赶到赵家庄,所以他们甚至需要赶路到很晚才可以休息,然后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就得继续赶路。
    这时候就能看出之前苏明若对这些士卒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在这种强度的行军途中他们居然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掉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