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节
    “请告诉我,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病号专属的?”何小丽表示自己还有点贪心。
    “不 ……你的要求,任何时候都可以满足!”
    外面也渐渐热闹起来,时下农村人多,过年过节总是要放鞭炮热闹一下的。
    感觉到了年节的气氛,何小丽也精神起来,穿着呢子大衣走了出去,跟人玩了一会儿。
    到下午五点左右,何建设过来叫何小丽过去吃饭。
    说好了吃饭之前要放鞭炮的,放完鞭炮,孩子们开心的大叫,何小丽也精神了许多。
    饭菜是何大军、何小军两兄弟办的,满满一桌子的菜,鱼、鸡、炒的猪口条,醋萝卜,辣白菜,肉汤……
    何直端起一杯白酒来:“祝大家明年更好。”
    底下的孩子们端着一碗白水:“祝爸爸/叔叔,来年也更好。”
    这是何小丽来到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年,刚开始伤感,最后,觉得也不错,就是非常想念家人了。
    家人,到底在哪里?
    第65章
    何小丽这病来的快,去得也快,到了正月初二这天,烧就退了。
    家里算是正式的休息了下来,孩子们也不用做作业,整天东跑西跑,捡了地上没放完的鞭炮炸来玩。
    何建设和何卫革两个拿着姐姐做的炒红薯片给人吃,每天都有大人,在孩子的拉拉扯扯下过来请教何小丽怎么做这个红薯片。
    病刚好,又被一群大妈天天追着问,何小丽也不轻松,那些大人听说给孩子做的红薯片里面加了红糖和芝麻,纷纷表示太奢侈。
    家里就分了十来斤红糖,是要吃到明年这个时候的,也就何小丽这个败家玩意儿,会给孩子吃的零食儿里面加红糖。
    听完都各自散散了。
    何小丽好心一腔热血,都叫人当成了“资本主义的小姐姐”,她也觉得这里的人都挺无语的,给孩子做吃的嘛,费个二两红糖有啥,这些人不知道咋想的。
    确实是年代不同的差异,那会儿家里孩子多,谁家孩子金贵了,一生完就往那里搁着,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除非当妈的没有奶水,否则红糖哪有孩子们吃的份了,会吃穷人的!
    好吧,何小丽不这样想,家里孩子虽然多,但她还是不会抠这几个孩子嘴里那点。
    *******
    过年元宵节,就要正式忙于农事了。
    正月底开始培苗,到了二月开始给试验田插秧,付欧和王有志两个用小本本纪录下来谷子的生长周期,直到五月份,谷子满穗的时候,大家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渐渐放了下来。
    但还有一个疑问,如果稻穗只是空有其表怎么办。
    这点在不久以后得到了验证,稻穗并不是空的,不仅不是空的,饱满率比传统的稻子要高很多。
    由于这片实验田,比队里的谷子要提前一个礼拜收割,收割现场,何小丽还请来了老农当场做见证,打完的谷子也称好以后,先前那些存有质疑的村民也都不说话了。
    严格丈量了这片田的大小是一亩六分地,得出来的谷子是一千零三十七斤,换算下来,也就是亩产在三百二十公斤左右。
    这个亩产量,是传统种子的三倍多。
    这真是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为了谨慎起见,又把谷子打成大米,称过以后得出含米量大概有80%!
    也就是与传统的种植技术相比,新式稻种,确实占绝对优势。
    这里的老农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没见过这么高亩产量的种子,纷纷表示不信,但不信不行啊,这块地从收割到打米,一步步都是在旁人的监督之下做的,现在不服都不行,原来那些反对新式稻种的人都敛声不语。
    要说落井下石的也不是没有,就有人趁机说了。
    “我早说这种新式稻种可行了,报纸上都登了还能有错?还不是何直胆子太小,不敢干,要我说早点开始种,咱们今年不是能多分上许多粮食了。”这是孙有才留下来的余孽。
    孙家在村里横行霸道八年,也不是没有拉拢人的,本来这是何直的功劳,现在非要说成何直胆子小不敢干,这不是无中生有吗?
    偏生人就是这样的劣根性,分明当初没一个人敢说看好新式稻种的,这会儿人人都当自己是有先见之明的人了,谴责何直的声音此起彼伏。
    “要不我怎么说,何直这个人呢,还真的不堪大用,早先就说了他只知道闷头往前冲,完全不知道转圜,结果好了,我说对了吧。”人群里面不乏这个声音。
    “就是,晚稻的苗子已经培好了,现在要把晚稻改良已经是来不及了,要改良得从明年开始,这不是瞎忙活耽误大家整整一年吗?”
    “这何直也真是,下游要筑坝,修水电站,何直还允诺大河村允许迁进来十几户,十几户啊,就是上百口人口,这么多人张嘴就要吃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去年刚过好一点,今年又搞这幺蛾子。”
    “我们也不要什么水电站,盖好了能有我们好吗,没有!人家办事的会来我们村招人去做工吗,不会!但,筑坝会影响到一个村庄的生存,人要平迁,这可就跟我们有关系的了。”
    本来是私底下争强好胜的一些言语,让何小丽气的呀,好好的一件事情,怎么让这些人说成这样了。
    简直是欺人太甚啊。
    水电站盖好,那可是百年大计,难不成这些人想点着桐油灯过一辈子吗?
    何直等人,之所以支持下游筑坝,一是因为形式所趋,政府在这里规划盖水电站,你能说不盖?
    这不成,这是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火车前进啊。
    大河村门口有一条两里路宽的河,所以叫大河,这一条大大的河,不知道从哪里流来,滋养了这一代的百姓几百年、上千年。现在,又要盖一座水电站造福百姓,水电站造好以后,计划是供给整个红星公社,红旗公社、碧水公社三大公社以及县城的用电,也就是说,是基本覆盖了新蔡县大半居民的用电大工程。
    并且在筑坝过程中,政府也不是白白的征用民力,何直计划的好,筑坝也不是一朝一夕,到时候政府征用一部分民力会有工分,也会有粮食补贴,另一部分人还是继续耕种当地的土地,所得的粮食不比人口搬迁进来之前少。
    等再过几年,传统耕种向新式耕种过度完以后,自然就更不愁粮食了。
    但也不是没有牺牲的,一座电站盖好,自然会影响到一些人的生活,这些人要迁移到他乡去,不仅是要平迁,还要在迁移以后,享受更好良好的待遇。
    其实多到底,就是利大于弊,利大的,几乎要忽略到弊端。
    本来是好事情,因为说到政府要给这些人盖房子,当地的居民自然就不乐意了,凭啥,咱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政府都没说给咱们盖房子,人家迁来一百多号人口,可是还要占着咱们的地呢!
    何直还不知道村民们私底下的腹诽,他正乐呵着呢。
    太好了,稻穗饱满,米粒也比以前的早稻更好。
    “何小丽,快拿到知青点去煮一锅饭,看看这米咋样。”何直说。
    早稻米,在后来都不太会进入市场贩卖,因为口感很差,吃起来像夹生饭一样,所以往往只作为备用粮,但这个时候不一样,白米总比红薯好,总比玉米好,也比土豆更好。
    知青点早就煮了一锅来,余敏端着一大盆饭,给每个乡亲都尝上一口,大家伙也都吃了,口感不比之前的品种差。
    听到村民个个都啧啧称好,几个知青的心,算是放进肚子里去了。
    到现在为止,大家才相信,新品种的早稻米,真的比之前的产量要高很多,不仅如此,口感上也比之前的早稻米要好,除了一部分人被振奋了以外,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
    何直在一边跟王有志、付欧两人交流新品种的稻种种植的经验,一边听,一边点头。
    听到一半,看到人群还未散去,高声说:“好了,大家今天就先散了吧,这几天准备准备,过几天生产队要收粮食,又要种晚稻,有得好忙了,最近几天能休息一下就休息一下。”
    这也是何直的策略,如果队里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不需要整天耗在地里磨洋工的,但等到农忙时候,不敢完活,晚上都要上工,大人不够,连孩子都要征用。
    再过几天,连学校也要开始放麦假了,大人自然更不得闲。
    大河村中一种隐隐的力量,开始笼罩在村民中间,慢慢弥散开来。
    第66章
    这事儿,到了何直次日去做双抢动员会的时候才正式爆发。
    其实也就是一小撮人起的头,然后其他人被蛊惑了,当听到下游要筑坝造水电站,一部分人说这是多余的,大河这么多年都没人敢在上面修桥,就是因为大河是咱这一带的母亲河,动谁,也不能动自己的母亲啊。
    但建电站这样的事情,岂是几个村民说一说,有意见,就可以不做的?
    衫子起了个头,他是陈家的代表,也就是刘彩家的那个陈家,衫子是堂兄弟几个的老大,讲话颇有些威严:“何直,大家公选你做大队长,是看在你这人实诚的份上,咱们之前被孙有才坑惨了,眼看着才过上一年的好日子,你可不能再继续坑大家。”
    这衫子以前跟孙有才的弟弟孙成才关系很好,那会儿还得了不少好吃,现在说起跟孙家撇开关系的话来,是不是有点晚啊。
    何直知道,衫子是这伙人里面的头。
    下头还有人叫嚣着当初何直选上大队长不够公正,要由全村重新公选,这另外共选,就是要推举衫子出来。
    他在大河村也是颇有声望。
    衫子既然这样起了个头,自然是拿准有人会帮腔,果不其然,他开了个头,就有人应声站了起来,说:
    “是了,咱日子过的好好的,筑什么坝,建什么水电站,这都是哪门子的幺蛾子,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用桐油灯,点蜡烛,听说电费也贵得很,我们农民也用不起啊,就别说远了,买灯泡都要票,不然就算是通了电,家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通电的意义在哪里?”
    好家伙,能讲出来通电的意义……
    继续就有人起哄了:“听说政府给咱们拉电线拉到家,难不成以后还会给咱们发电视机,听说那玩艺儿一个小匣子里面,好多小人会唱歌跳舞唱大戏,要是政府不要咱们电费,还免费配上小匣子……不不,电视机,我们也没意见,对不对?”
    这就是无理取闹了,还没听说过哪国给拉了电线还管送电视机的。
    何直是个实干派,要对付这样一群人,只能皱了皱眉,有点吃力。
    他要不是嘴巴太笨,也不至于这么多年都被李桂花压制的很死,每回想翻身动弹一下,就会被李桂花按到死紧不能动弹。
    他刚想说什么,下面就起哄开了,说啥,无非是对外来户迁入有意见呗。
    其实队也有电灯,当时队里接大喇叭的时候也是通了电的,但无法供应全村人用电,所以就接了这样一个电灯。即便是那会儿孙有才得势,也没敢说把电线拉到他家,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稀罕太稀罕了。
    何直做这些,当然一方面迫于压力,还有一方面,是真心的,想让大家用上电啊。
    他见识过电视机,那么好的东西,也不指望人人家里都能用的上,但最起码的,让孩子不用点桐油灯看书,就是他的梦想。
    “各位。”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一听着这声音大家伙就知道是谁。
    “你们都说我叔叔支持建大坝是为了他自己,这话说的可真让人不喜欢了。”何小丽单刀直入切入主题:“且不说通电以后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家家户户都可以拉电线,接电灯,就说建造这么大一个工程,势必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政府雇佣劳动力,可是会算工分的……”
    听到会算工分,这些人眼睛亮了亮。
    这一点,何小丽是听李书记讲的,到底不敢胡诌,但何直这样的庄稼汉子,要他带着大家勤劳致富可以,可要他跟一群人打嘴仗他就不行了。
    明明自己心里门儿清。
    人群里面有些脑子清楚的,也听明白何小丽讲什么了。
    其实他们之前担心的还有一宗,公家会不会免费征用劳动力,这样一头上队里没有粮食分,因为干的是公家的活,一头又要去出苦力修电站,这也是他们有存疑的原因,何直当然不知道这些人内心所想,抓不到点子上。
    “你是说,公家修电站,也会请我们做事?”
    “电站里面需要专业的人才,当然不能随便招人。”何小丽说:“但,修建电站可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几年的时间,国家肯定会投资大量的资金在里头,这几年的时间,光需要的小工人数都不在少数,而且公家肯定是会开工资的,你们的担心我明白,不存在。”
    “并且新式的稻种你们也看到了,今天我跟王会计去县里跟李书记汇报过了,李书记说明年会跟国家申请大量的新式稻种,在大河村做试点,争取做种一些新式稻子出来,你们所担心的因为有新迁入移民而吃不饱,根本不存在,村里增加了人口,粮食增大了产量,自留粮必定会多。”
    说话的是付欧,他浑厚的嗓音,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