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节
    刘家人说是送姑娘下去歇息醒酒,哪知却是处僻静之处,那刘宾也是满身酒气的去了。
    姑娘尽管没有失身,可那刘宾借着酒劲儿倾吐爱慕,对姑娘动手动脚。姑娘本就醉酒,哪里躲得过,偏生刘家几个女眷过来撞破了这一幕……
    事后,刘宾跪在那里请罪,又再三说爱慕姑娘,愿意求娶。又有刘家人装模作样,要严惩刘宾,又让刘宾指天发誓,往后必然不会辜负姑娘。又有康郡王妃哭诉求情,希望姑娘不要声张此事,否则不止她的名节,便是刘宾的前程也是尽毁。
    姑娘心肠软啊,又不经事,这等事情能不怕么?偏生不敢告诉康郡王,到底事关名节。再遇上尹家软硬兼施,哪里支撑得住,只能答应。
    可怜姑娘为此受的折磨煎熬,那刘家人也是一反常态,姑娘无疑是入了火坑,便是不被谋害,也熬不了几年。”
    事关尹氏名节,金婶子与尹氏主仆情深,不会撒谎。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刘家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算计尹氏?
    从刘家和刘宾后来的举动看,刘宾所谓爱慕尹氏,也掺杂了不少水分。尹家寻常,刘家也不可能从尹家得到什么好处。若说为康郡王,更不可能了,刘家女儿就是郡王妃呢。
    闻寂雪却懂了,但在金家夫妻面前,他故意没作声。
    他觉得,金家夫妻是抓大放小,用尹氏之死,掩盖了更大的隐秘。
    若仅仅是尹氏死亡的隐秘,金家夫妻的态度似乎太过了一点。且尹氏之死,并没有确凿证据,又时隔多年,刘家想灭口,也不会让金家夫妻安然十几年。
    穆清彦尽管没猜到刘家害尹氏的目的,但也意识到不对,不过他同样不动声色:“如此说来,净闲姑娘是怀疑了生母的死,这才找你确认?”
    “大概是吧。”金婶子又是叹口气,继而说道:“二位公子,若是再见娴姐儿,劳烦替我转告一声。在京城外的寒叶寺,我为她母亲供了牌位。当初离京,便想到可能再无回返之日,于是给寺里捐了不少香火,请和尚们每年祭日做场法事,多念念经文,让姑娘少受些苦。到底时间久了,也不知牌位还在不在,和尚们照料的好不好,娴姐儿去看看,方便的话,请回家供奉。”
    穆清彦点头:“可还有别的话?”
    金婶子看了金六一眼,随即摇头:“我虽想见她,可不那么容易。只望她好好儿的,别做傻事,保全自己,别让姑娘伤心。”
    “放心,话一定带到。”
    两人从金家布庄出来,相视一眼,笑了。
    “看来金家夫妻还瞒了不少事。”
    “先回去吧。”
    布帘子后面,金六小心的窥探,就是在观察两人的反应。
    两人的确没有逗留,返回了客栈。
    随之,焦礼出去了。
    夜色逐渐寂静,灯火逐渐泯灭,金家布庄也关了店铺。金家其他人都已入睡,唯有金家老夫妻静静躺在床上,愁容满目,唉声叹气。
    “行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金六满是疲惫的声音,透着无奈的平静。
    两三日过去,金家并无动静。
    穆清彦却知道,金六打听到他们入住的客栈,找了两个小乞儿守着,大约是看他们何时离开冲云府,又是否会有其他举动。穆清彦已和闻寂雪商议过,当即没有再停留,备好马车,离开了冲云府。
    行至半途,焦礼暗中返回。
    穆清彦三个在一个小镇逗留,等待几日,焦礼赶了上来。
    “公子,在我们走后,金六立刻转让铺子,处理了存活,举家离开冲云府。对外,金六称家中有事,要急着返乡,实则金家并未往河义县方向去,而是向南。我跟了一段路,他们一家行路很小心,不与人相伴,也不跟人交谈,有意瞒着自身信息。”
    “倒在情理之中。”
    他们时隔十几年寻上门,往日死亡的阴影再度笼罩。为防万一,金六不得不做最坏设想,所以举家搬迁,要躲一躲,等个两三年风头过去,估计才敢再回乡。
    “看来要去一趟京城。”
    第310章 真正的隐秘
    知晓金家动向,都在情理之中,金家谨慎小心也是好事。
    去往京城的路上,穆清彦分析着金家夫妻讲述的事情。
    在听其讲述时,曾疑惑刘家为何大费周章的算计尹氏,一点灵光在脑中闪现,但总是差了点儿什么。倒是闻寂雪一句点醒了他,乃是康郡王对待尹氏的态度。
    的确,康郡王对尹家挺关照,但康郡王本身在皇子中并不出众,没什么实权差事,只跟随端郡王行事,本人很低调。若有好处,自然首先要给刘家。刘家乃是妻族,本身也有能耐,哪怕他不考虑,端郡王也想拉拢,岂会将资源白白浪费在尹家身上。
    不过,尹氏是个例外。
    康郡王建府后,随即大婚,尹家曾来参加喜宴。喜宴后,尹家不好多停留,虽舍着脸求了郡王关照,也只留下两个年轻人寻机会,倒是尹氏留下了。那年尹氏还小,十二三岁,然姿容天成,只怕已入了康郡王之眼。
    常理来讲,尹氏是表妹,康郡王到底是皇子,尹家家世虽低,但做不成侧妃,庶妃也是可以的,将来有子再请封,也不失为常法。
    结果呢,尹氏却生生成了刘家妇。
    只怕此举也是令康郡王始料不及。
    尹氏刚到王府,康郡王才完成大婚,考虑到康郡王妃和刘家,他不好马上迎尹氏入门。便是他敢,端郡王也不会允许,而康郡王服从惯了,未必有抗拒端郡王的勇气和能力。
    待得尹氏年岁渐长,康郡王心中欢喜,然此事早被郡王妃看在眼底,跟刘家一起设个局,套住了尹氏。
    郡王妃忌惮尹氏,并非没有缘故。
    身为王府主母,不怕郡王贪色,最怕郡王用情。尹氏是个既有风致、容貌天成的女子,又有难得的才情,郡王喜爱她,甚至愿意守候两三年之久,这令郡王妃害怕。尹氏哪怕只能做庶妃,可一旦有机会,便会请封,若将来得子,在郡王宠爱之下,焉知不会危及郡王妃的利益?
    这类事,是有先例的。
    郡王妃显然打算未雨绸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将尹氏变成弟媳,成为刘家妇。
    不得不说,郡王妃此举着实精妙,明面儿上谁会想到她居心叵测?且还是尹家有攀附之嫌,刘宾还得个痴情美名。
    再一想,尹氏亡故后,刘宾隔了两年才续娶,怕也是做戏。
    康郡王为何没恼刘家?
    琢磨之下,也简单,尹氏根本没将花宴上出的事告知他。
    花宴上的事,刘家说会守口如瓶,但撞破此事的人不少,尹氏是个稚嫩的姑娘,羞臊之下寻死都有可能。她又心系康郡王,自己却险些失身,告知康郡王也不可能改变这件事,反倒让自身有了污名。
    尹氏肯定考虑过自尽,考虑过拒绝婚事,但刘家、尹家种种作为,使得她没法反抗。或许,还有为康郡王处境考虑的缘故,她选择瞒下这件事,顺从的出嫁。如此来,尹家满意,保全了爹娘弟妹,保全了名声,虽然辜负了康郡王,但她认为,她也保存了在郡王眼中的“完美”。
    嫁他人为妻与婚前失节,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对尹氏更是如此。
    也怨不得她婚后始终郁郁寡欢,最终不察之下,被谋害了性命。
    穆清彦如今琢磨的却是康郡王对待净闲的态度。
    温明玉曾说,“净闲肖似其母”,难不成康郡王是移情的缘故?
    闻寂雪却另有个大胆的猜测,他怀疑康郡王才是净闲生父!
    若当真如此,也怨不得金婶子不肯告诉他们,这可不是寻常的阴私,也远比当年尹氏被设局的影响更严重。当初的事,尹氏好歹是受害者,可若曝出尹氏与康郡王暗通曲款,不管是婚前事还是婚后事,都将名声臭不可闻,连带尹家、刘家、康郡王府都被牵连,最受苦的还当属净闲!
    “你说,刘家是否知道此事?”照着这个结果反推,刘家那般对待净闲,似乎更好解释。
    若非顾虑着康郡王,只怕弄死了净闲都可能。
    康郡王呢?是否知道净闲是其女?又是何时知晓的?
    最要紧的是:净闲怎么知道的?
    闻寂雪倒是悠闲:“我觉得,一切答案都在寒叶寺。”
    穆清彦点头。
    金婶子特意说在寒叶寺给尹氏供了牌位,不大合常理。若当真想私下祭拜尹氏,完全可以将尹氏牌位随身携带,离开京城时为何要留在寒叶寺不顾?倒像是特意留的后手,以作万一。
    她让二人转告净闲,将尹氏牌位请回家供奉。
    依着净闲的聪明,肯定会琢磨出牌位另有玄机。
    如今,他们要先一步破开这秘密。
    *
    抵达京城,一行人并未进城,先去了寒叶寺。
    尹氏的牌位很好找——尹颐兰之位,旧婢恭立。
    摸索一番,将牌位和底座分开,底座凹槽内卡着叠着的纸张,纸张已然陈旧泛黄,但上面字迹很清楚。上面详细讲述了尹氏跟康郡王的纠葛,嫁入刘家的原因,以及尹氏之死的内情。当然,其中也明确说了,康郡王乃是净闲生父,此事康郡王清楚,但不敢昭示。
    金家夫妻当初留下这封书信,为的是怕被灭口。若当真被灭口,也留了线索给净闲。净闲时隔多年对刘家充满怨恨,对康郡王不冷不热,只怕在幼时就得过暗示,随着年纪渐长,有些事就琢磨了过来。
    金家夫妻没料到康郡王放过了他们,否则绝不会在当初暗示净闲,如此,也没了现今的烦恼。
    拿着这封信,穆清彦有些顾虑:“你如何看?可要给她?”
    闻寂雪的打算他是知道的,飞仙镇那边的事,针对的就是端郡王,康郡王乃是其附庸,端郡王真出了事,康郡王也受牵连。净闲这件事,扯不到朝政大事,却是触及礼法,乃是皇室丑闻,谁要是敢捅出来,也一样会被这把火烧死。
    净闲未必怕死,但这种不光彩的出身,她如何能背负?
    私心里,穆清彦也觉得净闲不该背负这种沉重。
    净闲只是性子不讨喜,却并未做过恶事,没害过人,落得名声尽毁、丢失性命的结局,太过了。
    闻寂雪自然看出他的想法,嗤笑一声:“她未必在意,她想要的是真相。”
    “我知道。”他叹口气。
    “想要怎么做,这是她的事情。”闻寂雪说着,将信恢复原样,放回牌位底座。
    随后,闻寂雪让焦礼入城,给净闲捎了消息,余下的就不必理会了。
    权衡后,两人不打算进城,在城外庙中安歇。
    如今正是大暑天,寺庙建在山中,倒是比城中凉爽。
    净闲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去了寒叶寺,果然没多久就发现了牌位内的秘密,将牌位请了回去。不过,净闲看了书信后,并没有立刻做什么,只是闭门谢客。
    闻寂雪此番决意停留京城,是在等飞仙镇那边的动静,穆清彦自然陪着他。也是闲暇功夫,他又琢磨起当初颜家遭伏的事。
    颜家的事比雪家的事牵涉小些。
    颜家之所以辞官离京,最大原因便是皇后薨逝。当时局面混乱,对颜家不利,但一开始颜家根底深厚,外人轻易难以动摇,而正是接了皇差去督办河提才出事。那份差事,谁都知道不好办,几方势力一起用力,才使得颜家不得不接,但是,做出最终决策的乃是皇帝!
    皇帝再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但凡有点维护之心,可以将差事派给别人。
    莫非是忌惮后族?
    然而皇后是无子的,帝师又已过世,颜家虽说依旧是大族,可面对皇位更迭,实际上威胁不大。
    皇帝颇有几分顺水推舟之意,就似面对雪家的事,皇帝不动手,却在旁人动手时,暗中推了一把。
    雪家是国公府,又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功高盖主,兴许惹得皇帝忌惮。然而武将兴,文臣相应就弱,颜家没有自己的皇子,也没跟哪位皇子亲密,便是文人推崇以为魁首又如何?一个皇帝这点肚量都没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