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节
    钱公公身后之人的托盘中,放着一壶酒,和一卷白绫。
    第114章 更新
    朱王妃领着两人回到自己宫中, 脸上仍是带着笑的。她没说什么,而是去了新设的小佛堂,为里面的那个牌位,上了一柱清香, 才重新出来。
    谢笙两个没跟进去,如今见她出来,都目光不错的看着她。
    朱王妃见状,摆了摆手道:“不过是个痴心妄想之人, 不妨事。我如今只觉得有些可笑。”
    朱王妃面上显出些嘲讽之色。
    “当年她就是这般模样了, 我从未将她放在心上, 可就是这样的她, 让我狠狠地栽了这样一个大跟头, ”朱王妃轻声道, “她最大的败笔,就是没能对我斩草除根。”
    朱王妃紧接着又说起了高三娘:“还以为她如此被高太尉看重,是多厉害的一个人物, 没想到也不过是和她姑姑一样的货色。高家的脑子全都长到高太尉身上去了。”
    “后继无人呐。”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可惜,又带着几分怜悯。
    朱家和高家的不同, 就在于朱家如今, 后继有人,就还有未来。
    朱王妃只叹了这么一句,就没了再继续说高家的心思。她之所以会叹息,充其量不过是因为两家同为勋贵出身。可朱家和高家是有血仇的,朱王妃更乐得看见高家就此泯灭。
    最好是一个人都不要剩下, 斩草除根,务必除尽。
    当初朱王妃安慰自己便是留了他们下来,自己慢慢玩也是好的,可真正冷静下来,机会摆在面前,她也不得不承认,她根本不希望高家还有后人,最好是都死了干净。
    朱王妃看着面前的二郎和谢笙,眼眸中满是慈爱。
    她可不像是高太尉,自己动手。她只要隐在背后,等着皇帝自己下手就是。
    高家就算想要报仇,又能怎么样呢,除了高家最初败落的地点被选在了朱家,剩下的可都是皇帝下的命令。她朱氏的手,可半点没染血。若他高家有种,都向着皇帝去啊。
    “回禀娘娘,庶人高氏已经伏诛,高家女已被遣送回府。”
    遣送回府?谢笙想了想,又忍不住想笑。
    “高家如今被围的水泄不通,高三娘这一回府,可就有趣极了,”二郎幸灾乐祸道。
    人总是这样,只要还有希望在,就定会抱着那唯一的火种,可要是知道,所有的希望只是痴心妄想呢。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谢笙又坐了一阵,预备告辞。不过话还没出口,他就走不得了。
    “娘娘,云伴读求见。”
    谢笙闻言,和二郎对视一眼,心中都十分明白云哲为何会在此时前来。无非不过是先前见自己跟在二郎身边,没了前程,所以主动疏远求去。
    如今朱王妃封后,虽然封后大典要等到年前才会举行,可圣旨已下,二郎就是皇帝如今唯一的嫡子。在太子被废的情况下,二郎的身份早不可同日而语。便赶紧进宫,想要弥补一二。
    二郎起身,对朱王妃道:“娘,那我和小满先去了。”
    “且去吧,”朱王妃点了点头,并没有对这件事过多置喙,这是二郎自己的事情,自然该是二郎自己处理。
    “六皇子到!”
    云哲听到外头有人唱名的声音,就赶忙走了出来。
    “参见殿下。”
    云哲今日穿了一件石青色锦衣,袖口腰身都收了一些,正是二郎平日最欣赏的样子。他脸上带着最真诚的笑,视线掠过二郎身后的谢笙:“啊呀,谢伴读也在啊。”
    云哲显然以为谢笙和自己一样,是紧赶慢赶来烧热灶的。毕竟前些日子谢笙都没进宫,偏生今日圣旨下来,他就进宫了。可没有那么巧合的事。
    谢笙看出了云哲的心思,不过他也没有半分想要解释的意思。别人怎么想的不要紧,重要的是二郎是怎么想的。
    谢笙能看出来的事情,二郎自然也是看出来了的。和谢笙一样,二郎同样没有解释的意思,云哲毕竟是外人,他也没有向外人解释的义务。
    “免了免了,我们几个之间,什么时候如此客气了,”二郎摆了摆手,脸上是爽朗的笑意,“云伴读怎么这时候进宫来了?”
    “臣在家中闻听此等大喜之事,便想着定要来当面向殿下道贺,”云哲又向二郎鞠了个躬,“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云哲此番进宫,每一次说话都省去了二郎的排行,显然是为了显示亲近。
    二郎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得了得了,都进去坐着说吧,只在外头站着像什么话。”
    二郎说完,一马当先的进了门,谢笙和云哲自然落在后头。
    云哲笑眯眯的对谢笙道:“谢伴读的消息可真是灵通。”
    “不过恰逢其会,”谢笙脸上带着看似真诚的笑。
    云哲闻言不可置否,和谢笙你好我好的进了门。
    “好茶,”云哲在坐下之后,呷了一口茶水,便夸了起来,“茶汤清透,茶色翠如新得。乃当世上品。”
    “你呀,就别说了,”二郎道,“什么恭喜不恭喜的,也是能在外头说出来的?”
    “是臣方才失言,不过这都是臣发自内心的欢喜,殿下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云哲叹息一声,显得他是二郎身边多么亲近的人一般。
    谢笙借着饮茶的工夫悄悄翻了个白眼,却并不和他争。
    “谢伴读怎么老毛病又犯了,”云哲没看到谢笙的白眼,只注意到谢笙饮茶,“这茶乃圣品,当得细品,怎能如此大口饮之。”
    “云伴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拿袖子挡着,你就连我喝茶的多少也看得清楚,倒是难得。”
    谢笙虽然对云哲争宠不可置否,却也不乐意他这样胡说八道到自己头上。心里不耐烦,便一句话怼了回去。
    二郎坐在上头,偷偷抿了唇角。
    “云哲你这样厉害,不如我向父皇建议,送你到军中去吧,军中可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云哲面上神色一僵,忙道:“殿下您就别埋汰我了,您知道的,我的骑射,还比不过小满,就不是个从军的料。”
    二郎听罢,也只笑笑,没再多说什么废话。
    几人又坐了一会儿,便互相告别。云哲知道消息的时候便已经有些迟了,再加上进宫花了一些时间,能留给他的,自然寥寥无几。
    虽然他盼着能被二郎留饭,可也知道,自己打从出宫之后,就没和二郎有半点联系,也不曾像谢笙一样,时不时地,还进宫和二郎说话,自然就有些疏远了。
    谢笙借此机会,也起身向二郎告辞。左右他和二郎还能在温家私下见一见,倒比别人方便不少。
    等到了要分开的时候,云哲满脸歉意的对谢笙道:“方才是愚兄的不是,还望小满不要怪我。都是从前幼时一贯的印象误人,唉……”
    “云伴读说笑了,”谢笙道,“也不是什么真事,我可没放在心上,你也快忘了吧。”
    “这就好,”云哲拱手道,“多谢小满宽宏大量了。”
    “少爷?”等云哲走后,捧墨才疑惑的喊了谢笙一声。
    谢笙轻哼一声:“家去吧。”
    想要踩着谢笙在二郎那里拔得头筹,又不想得罪了谢笙,便私下里来和谢笙道歉。
    “可真是打的个好算盘,”谢笙歪在靠垫上,抱着小手炉,很快将云哲的事情抛到脑后。
    像云哲这样的人有千千万,总不能任由这样的人来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这个声音,是高三娘?
    谢笙察觉到马车听了下来,没有掀开帘子,只问捧墨:“外头是怎么了?”
    捧墨回道:“是宫中人送高小姐回府时,高小姐趁他们不备,跑下了马车,被附近巡逻的官兵抓了回来。”
    谢笙闻言,很有些惊奇,高三娘以为,就那么两三个宫人送她回宫,就真只两三个人了?
    不过是皇帝暂时还想给自己留些脸面。让史官写得漂亮些,才在明面上只用了这么两个人罢了。
    “你们在做什么!光天化日之下,对一个姑娘如此无礼,枉费你们还穿着一身官服!”
    哪里来的傻子?谢笙悄悄掀开了一点帘子,发现站出来那人,竟是一身青衣的沈睿。
    沈睿跳出来说话之时,义正言词,颇有几分刚直不阿,只除了,他暼向高三娘那饱含深意的一眼。
    “绕路,”谢笙不耐烦再继续看下去。英雄救美?沈睿怕不是看高三娘身上绫罗珠翠,气质与旁人不同吧。
    捧墨听了谢笙的话,当即趁着人群还没围到自己这边,调转车头,往旁边的巷子里去了。
    “让人去给慎之哥送个信,”谢笙下了马车,便嘱咐捧墨,“他岳家的事儿,合该叫他拿主意。”
    第115章 更新
    大雪纷纷扬扬, 落在地上,很快将地面染成一片纯白。
    许是皇帝并不愿意将高家之事拖过这个冬天,更不愿意让高家之事搅扰了朱王妃的心情。
    就在朱王妃封后的圣旨下了不过半月,皇帝桌案上弹劾高家有罪的折子,已经摆成了一座小山。
    皇帝大致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这一切本就出于他的授意。不过他在看了折子之后, 却是大怒。
    在这些罪名中, 有好些都是皇帝本人闻所未闻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是耸人听闻。
    “少爷,皇上亲自在朝堂上宣读高家一百八十条罪状。”
    “高家日后, 只怕是难了,”谢麒道。
    “何止是日后艰难,”谢笙转了转手里的笔,“高家还有没有以后, 还是两说呢。”
    “是了, 皇帝亲自在大朝上宣读,怎么还能再有以后呢,”谢麒有些怅然。
    “世子, ”有人进来道,“外头有人求见世子。”
    这种时候求见?谢笙搁下笔, 问了一句:“是什么人?”
    那传话的人迟疑片刻,道:“小人瞧着似乎曾在高家的少爷身边见过那人,他胸前还绑着个襁褓。”
    “高家?”谢麒刚刚才说起高家,没想到就听见说高家有人来, “高家不是被围了吗,怎么会有人出来。”
    “高家手里有些咱们不知道的底牌,也是正常。不过这孩子被抱到咱们门前,可真是奇怪。”
    谢笙对谢麒道,“事到如今,高太尉应该反应过来,咱们是知道当年那件事的才对。就算高太尉如今被严加看管,可高尚书还在高家呢,他可是知道的。”
    “不,或者,他高家根本就不是想要将孩子托付给咱们家呢。”
    谢笙连忙起身:“小六子,你去查查看,又多少个高家仆从出现在各家勋贵门前。”
    “小满,你的意思是……”谢麒迟疑片刻,“这只是高家特意布下的迷阵?”
    “不是没这个可能,”谢笙只说了这么一句,便道,“还是等小六子的探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