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节
    “知道了。”
    路丙有些崇拜的看了姜砚之一眼,与他走得更近了一些。
    书房里烧得暖烘烘的,太子背对着门口,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火旁,就连几乎同他形影不离的路甲,都远远的守在门口。
    姜砚之摆了摆手,将路丙也留下了。
    “大兄,你来了。”
    太子闷闷的应了一声,“砚之,大兄待你如何?”
    姜砚之一愣,太子这个人,说话做事总是磨磨唧唧的,不寒暄几句,就直入主题,实在是少见。
    “很好。”
    太子苦笑出声,“砚之,大兄今日就在马车之上,你朝我藏身之处看了一眼,显然是发现了我了。”
    姜砚之摇了摇头,“大兄,这不过是一个小时,我同闵五都亲眼瞧见了,是闵惟青突然冲出来,才被你的马车撞死了,同你并无多大的干系。”
    “没有干系?”太子突然尖叫出声,吓得姜砚之退后了几步。
    像是知道自己有些失态,太子捂住了额头,“旁人撞到了人了,那是无事,可是我是太子啊!整个大陈的眼睛都盯着我,但凡我做错了一点事情,那些人就像是野狗发现了尸体一样,开始进行一场狂欢盛宴。”
    “他们渴望着一战成名,战胜了平民,算得了什么胜利,可是驳倒了太子,那才真的是青史留名。”
    “那个第一个发现我撞了人的是谁?是张御史,他那个人,犹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旦被他缠上了,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你我乃是一母同胞,看着你能够优哉游哉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兄打心底里羡慕。有的时候,我都在想,若我晚一些出生,不是头一个,是不是也不用这么夜不能寐了。”
    姜砚之知道,这个时候,太子并不想要他接话。
    说起来,他们虽然是兄弟,但是太子从来都没有向他袒露过心声,反倒是同东阳郡王,更像是一母同胞。
    “你年纪小,又一直都不懂事,不知道现在朝堂的形势有多么严峻。自打晋王反了之后,阿爹便开始疑神疑鬼起来,对我也越发的严苛起来,甚至开始扶持你二哥,想要制衡于我。”
    “老二那个人,是最会装的了,平时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实际上心中所图甚大。阿爹子嗣少,一共只有我们三个儿子,你我是亲兄弟,老二原本不敢折腾。”
    “可是砚之你……老二若是不想那个位置,他的母亲徐德妃,又怎么可能会特意去交好林娘子呢?林娘子宠冠后宫,以前她是支持我的,但是后来,刘鸾不是因为那只猫儿的事情,得罪于她了么?”
    姜砚之一听,有些汗颜起来。
    说起来,他坑哥的次数的确是有点多啊!
    就说刘鸾借白猫儿那事,也是他同闵惟秀弄出来的。
    太子见了姜砚之的表情,越发的激动起来,“砚之,大兄心里苦啊。你已经十四岁了,已经当差,不是小孩子了。大兄知道你其实很聪慧,你能不能好好的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朝堂,看看大兄同母妃的处境?”
    “咱们乃是一母同胞,你支持我也好,不支持我也好,在旁人心中,我们都是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若是大兄倒了,那你还想当一个闲王?你觉得老二会容忍你?”
    “砚之,你好好想想吧。”
    “你仔细想想,当年你在宫中,被江嬷嬷扎针,是谁救的你?你被人扔到枯井之中,是谁摸着黑一直找一直找,找到了你?你小时候出痘,连阿娘都说你没救了,是谁一直坚持着叫太医救你?”
    “你长大之后,喜欢办案,到处惹是生非,又是谁一直在帮你收拾烂摊子?”
    “大兄待你真心实意,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太子说着,大步流星的朝着门口走去,突然又转回头来,“这是大兄第二次同你说这些了,事不过三。另外,你离闵惟秀远一些吧,你和她,是不可能的。”
    姜砚之一愣,“为什么?”
    太子怔怔的看了姜砚之一眼,突然松了口气,“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还是一枝必定要枯萎的花。很快,你就知道,大兄说的话,是没有错的。”
    他说着甩了甩袖子,迈出门去,“路甲,回东宫。”
    “一枝必定要枯萎的花?”姜砚之喃喃的重复了一遍。
    等回过神来追出去,太子殿下已经走得不见踪影了。
    第一百五十章 暗潮汹涌
    话分两头说,这厢闵惟秀一脚踏进了武国公府的大门,就犹如进了一个恐怖的旋涡中一般。
    所有的人都苦着一张脸,之前买的喜庆的红绸窗花,全都被收进了库房之中,管家心急火燎的去让人拖棺木来。
    闵惟青虽然是没有出嫁的小娘子,不宜大办,但到底也是国公府三房嫡出的女儿,总不能草席子一裹,就胡乱的葬了。
    闵惟秀回院子里,换了一身素净一些的衣服,然后才往三房而去。
    她不喜欢去这种地方,会让她想起,上辈子她同闵惟思,先是葬了大兄,再葬了爹娘的那些暗无天日的旧时光。
    更何况,闵惟青的死,是罪有应得的。
    只不过,再穷凶极恶的人,她死了,父母也依旧会伤心难过。
    闵惟秀站在门口,闵惟丹同闵三婶,正在伏地痛哭,一见到闵惟秀进来,闵三婶立马跳了起来,一把就抓了闵惟秀的衣袖,“惟秀,惟秀,你为何不救惟青啊!那个三大王不是会捉鬼么?恶鬼害人,你们怎么不早点捉住他啊!”
    “我的惟青,还不过十三岁而已,她没有嫁过人,没有当过母亲,她还是一个孩子啊!就这么走了,让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闵惟秀强忍了怒意,“姜砚之能抓鬼,但是鬼不现身的话,我们也没有办法找到他在哪里,开封城这么大,犹如大海捞针。等我们到的时候,闵惟青已经被那鬼一推,摔出去被马车给撞死了。”
    “你们不也都出去寻了么?为何你不救下惟青呢?”
    你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张家不也是一样的么?
    倘若你女儿落水了,旁人跳下去救人,结果没有救起来,你还怪别人没出力?没本事?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闵三婶缩了缩脖子,又看向了闵惟丹,扑过去对着她就是一通捶来,“惟丹啊,这可怎么办啊!阿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了啊!你是阿姐,你为何不拦住你阿妹啊!”
    闵惟丹嘤嘤嘤的哭成了泪人儿!
    闵三叔此刻已经醒了过来,听到闵惟秀的话,老泪纵横,“这是报应啊,都是报应啊!她撞死了人,人家来报仇,让她也被撞死了啊!都怪我,没有教育好女儿,才有今日之祸。”
    “早知道,早知道,我们就不来开封府了,就留在秀州啊!在秀州的时候,都好好的啊!”闵三婶一听,不服气了,更大声音的哭道。
    闵惟秀给闵惟青上了一炷香,又烧了些钱,果断的从那个小院子里走了出来,若是放在平日里,闵三婶这么说,她早就怼回去了。
    但是她如今毕竟正在遭受丧女之痛。
    闵惟秀从灵堂出来,径直的去了演武场。
    一通棒法舞下来,身上都出了一层薄汗,她将身上的夹袄脱了下来,只穿了单衣,又挑了一根重一些的棒子,重新打了一遍。
    突然,她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棒子一指,“谁在哪里?”
    一个圆脸的婆子探出头来,讪讪的笑道,“五娘,奴奉了武国公之命,在府里各处熏熏艾。”
    “熏艾做什么?”
    那婆子不好答,过了一会儿,才把心一横,“这府上不是闹鬼又出了人命么?熏熏艾去点晦气。武国公说,尤其是这墙边和……咳咳,得多熏一点。”
    闵惟秀无语,他阿爹真是够够的,还真当他同姜砚之黑白无常呢!
    他们要真那么厉害,你烧点小小的叶子,就能有用?
    那婆子说着,抱着一大包艾叶子,弄了个铜盆,对着墙就熏了起来。
    “啊!啥味儿,眼睛要熏瞎了!”
    那婆子听到声音,吓了一大跳,尖叫着就跑走了。
    闵惟秀无语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大雪天的,你不睡觉,骑在墙头做什么,熏艾呢,谁知道你会突然探出脑袋来。”
    姜砚之铺了个皮垫子,坐在墙头上,看着闵惟秀,注定枯萎的花么?
    “今日咱们瞧见了那谁的事情……”姜砚之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
    闵惟秀挥了挥棒子,“知道了,不会说的。”
    见闵惟秀答应得爽快,姜砚之反倒更加不开心起来,“我大兄也挺不容易的。”
    闵惟秀不喜太子,不想接这茬儿,“人生在世,又有谁容易的。”
    我还不容易呢,阿娘怕我长太胖,都限制我吃肉了,还好提前做了许多肉干藏起来,这年头,吃口肉容易么?
    姜砚之叹了口气,摇头晃脑了一会儿又说道,“我们做的事情,不就是给那些不容易的人,一丝希望么?”
    他说着,又斯条慢理的爬了下来,用手拨了拨雪,一屁股坐在了闵惟秀附近的石头圆凳上。
    他动了动嘴,又看了看四周,到底没有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里太不合适了。
    他觉得,太子根本就不会有事,兄死弟及四个字,官家尤其厌恶。
    又怎么会让老二整死了老大,然后继承大统呢?
    当然了,老大自己作死,那就不好说了。
    姜砚之胡乱的想了想,看着闵惟秀又旁若无人的练起武来,一直等到她练得面色红红的。
    说什么枯萎的花,这朵花,明明就朝气蓬勃,喷一口老血出来,能把人身上烫起泡来。
    姜砚之觉得自己个,光是看着他,身体里的血液,都能够沸腾起来。
    “最近你阿爹同哥哥,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吧?”他到底是没有忍住,问了出来。
    闵惟秀一愣,整个人警惕了起来,“你听说了什么?”
    一个大浪打来,不可能是凭空冒出的,远远的,就应该有一些暗潮涌动。
    离她阿爹出征,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
    姜砚之摇了摇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总之,你让你阿爹小心一些。”
    “是不是太子同你说了什么?”
    姜砚之迟疑了片刻,老实的说道:“他说,让我离你远一些,你是一枝注定枯萎的花。”
    注定枯萎的花么?闵惟秀喃喃的重复道。
    姜砚之见她神色不好,忙说道:“惟秀不要怕,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我便是拼了这个皇子不当,拼了这条小命,也会站在你前头的。”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机锋
    “听你大兄的,安安稳稳的当闲王不好吗?”
    姜砚之点了点头,“好。若是能够同惟秀一起,闲一辈子,我也愿意。不然,一个人,哪里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