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节
    因为他先入为主,以为林大秀故意勾引自己侄女,后面打探来的消息,自然是越发对林大秀有偏见,不但顺了别人的话头听,甚至还脑补了不少东西出来。
    只是他也自持身份,虽然听了不少,却也不曾在外说过林大秀一丁点不好,只是每天得空就盯着那父子俩琢磨而已。
    看得林重阳直发毛,怀疑他是不是来了那几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罪他了呢。
    所以有时候敏感并不是多疑。
    林毓隽起身行礼,郑重其事道:“不管学兄听到什么,学弟都以家父和在下的声誉担保,舍弟并无此意。”
    不管人家说什么,无非都是诋毁他见异思迁、风流好色、在家霸道等等,除了这几样,其他的也没什么好编的,说他行为无状,现在大家都看眼里,说他不忠不孝,有老太太镇着呢,她都接连跟亲朋夸林大秀浪子回头是至诚至真的大孝!
    所以别人如果还敢说什么,那不是打老太太的脸么。
    除此之外,还真没什么好诋毁的。
    陆秀才见他如此肯定,便赶紧挽着林毓隽落座,“学弟不必如此紧张,学兄也不是那等狭窄之人,更不会耳根子软听人家说几句就当真。只是侄女那事儿,让我不得不小心,万一有个差错,那可是咱们两家的声誉。”
    其实就是他陆家而已,你们林家早就死猪不怕开水烫,再来一次也没啥的。
    林毓隽表示一定有什么误会,大秀绝对不会对陆小姐有那样的示意,还是找他来问问清楚的好。
    陆秀才忙说不必,“大秀和重阳并不知道这事儿,既然咱们说开了,也不必告诉他们,免得让他们有负担。”
    这倒是,若是弟子对先生有了芥蒂,却不是什么好事。
    林毓隽点点头,“学兄说的是,只不知道学兄方便告知消息来源否?”
    说有人跟陆家提,这个有人是什么人啊?
    后来他有找一些人打探消息,这些人想必没说什么好话,是哪些人啊?
    也好教咱们林家知道知道,以后划清界限,别人五人六的一边背后下绊子一边称兄道弟的。
    直接两巴掌拍回去。
    陆秀才犹豫了一下,“卓文不必着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这件事不如就到此为止,回头学兄跟三弟说一声,让他不必再担心。”
    林毓隽知道他不肯说,便也不强求,陆秀才交往的左右不过那些人,大家的圈子都是互通的。
    别叫我打听出来!
    陆秀才看林毓隽那表情就知道对方生气,一定会去打听的,也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不过总归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是,否则自己哪里还有信誉可言。
    士林文人,最重信诺,既然说过不能对人言就不可对人言。
    虽然有失坦荡,却也守住信诺。
    林毓隽自己肯定能打探出来,那就是林家的本事,和自己无关。
    林承润之前试完学问就被他叔儿打发去学堂和林重阳、陆行之几个玩儿,他被孙兆华等人围着问东问西的。
    林重阳一直瞅着正院呢,估摸着他三伯得要告辞了,就招呼他爹、林承润去门口等。
    外面碰到了送林毓隽出来的陆秀才,他当着林毓隽的面又夸了爹俩,末了表示“要勤恳为学,不可懈怠自满。”
    两人恭敬应了,陆秀才就让他们去送送。
    林重阳和他爹把林毓隽叔侄送到胡同口,林承润还依依不舍地跟他挥手。
    不过很快他又开心了,不只是他叔叔跟他讲小九过年就能回家,还因为张氏给他收拾了一篮子烧肉!
    林毓隽把侄子送上马背,一手把着马缰绳,转身对林大秀父子道:“大老爷私下里也常称赞陆秀才的学问,考秀才跟他学是绰绰有余的,不过终究也要个三五年才行,慢是慢了些的。大秀只管把那些程文好好看看,若是背的好了来年未尝不可一试。”
    晌饭的时候林重阳把带来的烧肉和同学们分了,有俩同学吃得都直掉眼泪,说有一年多没吃这么香的肉了。
    王连英等人家条件不至于吃不起,平时家里也会买韩家烧肉,自然知道好吃,但是也并不多吃,只是尝两块就差不多了。
    陆行之和孙兆华之前也没少跟着林重阳吃,所以也并不肯多吃。
    没想到分一圈还剩下一些,林重阳就都送给了那两同学,说感谢他们帮忙抄书的,那俩同学知道他体贴估计自己体面,自然十分感激,带回去给家里人打打牙祭也好。
    冬日昼短夜长,午后一个时辰半陆先生就给放假,免得晚了路上不安全。
    不过晚上课业也重得多,夜深沉的,不读书干嘛呢?
    别想偷懒。
    晚上韩椿儿炖了一大锅酸菜,里面有骨头、血肠,吃得大家热火朝天的。
    吃完饭,也有力气温书。
    大家都知道林重阳来年下场,自然不肯让狗蛋在这里捣乱,吃过晚饭就让他回去洗漱睡觉。
    屋子里安静下来,林大秀在炕前的书桌前温书,林重阳趴在炕上的箱子上看那些程文。
    他要挑选一下好让他爹有的放矢。
    黄知县县试水平的习作有两篇,这个必须要他爹吃透背熟,院试的也要好好背熟吃透,乡试会试的就先不用看,自己看一下了解此人的好恶即可。
    然后就是揣摩黄知县的政见,根据今年二月的题目,猜猜来年二月他会出什么题目,看一看他今年取得高高的那些学生的程文,绝对可以了解他的录取习惯。
    猜的差不多了,再把往年的题目拿出来瞅瞅,找那些论点四平八稳的程文来背诵。
    《儒林外史》里也说了“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所以现在很多人就靠着背诵这个投机取巧,当然也多半是水平不够之人想的法儿,如果是那种聪慧勤学的,自己制艺出色,就算背诵别人程文,自然也不必依靠这个投机取巧。
    自从林毓隽拜访过陆秀才以后,他对父子俩的态度明显有了很大改善,并不是说要多热情,但是看他们的眼神却没有了那种审视和诘难,这就足够。这也是林重阳为何不把事情告诉林毓隽,因为不说,那林毓隽就事先不知,这样假如陆秀才说什么事儿,他们也以为自己和爹不知道,等误会解开之后,陆秀才也不会尴尬。
    其实解开误会不是关键,关键是解开以后怎么如常,不能让先生心里不得劲,看他们父子俩觉得尴尬,那可不妙。
    而现在他这样处理,陆先生和林毓隽私下里解决,陆先生以为那父子俩不知道,心里也就没有什么芥蒂,反而对父子俩更好,背后在自己的亲朋圈子里,也时常夸赞两人。
    不知不觉中,林大秀父子俩在外被人抹黑的名声,倒是被陆先生给洗白了。
    之后的时间,白天上学陆先生对林大秀比以往更加上心,晚上回来温书做先生精心布置的作业,林重阳还要给他爹开小灶。
    父子俩都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攻读,虽然没有书上夸张的头悬梁锥刺股,但是用功程度也不比他们差。
    凡是能给别人开小灶,堪为人师的,那必然是教一分而知十分的,林重阳尤其如此。
    只有自己吃透了,然后才能教别人。
    可他毕竟年纪还小,时间一久精力就有些不够,思虑太过,夜里竟然出现睡眠不好的状况,多梦混乱,白天又不怎么有精神。
    有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睡着了!
    幸亏陆秀才年底事多,当时不在学堂,否则少不得要挨板子的。
    他爹看在眼里心疼万分,说什么不肯他再看。
    林重阳道:“爹,我看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你的煎熬了。”
    他已经通读那些程文时文,然后选出适合他爹的一些,又总结一些可能会考的题目。
    反正题目都是在四书里出,只不过这题目范围也大。
    正经的是大题,饶是如此也可能是几个字、单句、单节、单章等。
    另外就是小题,小题题目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足有几十种。
    什么截上题、截下题、冒下题,上前下偏等等。
    甚至还可以前言不搭后语的那种截搭题,比如《论语述而》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与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若是出题者出题:述而不作,学而不厌,这还算是好的,叫有情截搭,算是有相近意思,破题也比较好联系起来。若是出题:述而不作,何有于我哉,这就是无情截搭,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让人不知所谓,一时间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破题连起来。
    这种真是让人有一种束手束脚,蚂蚁窝里排兵布阵的感觉。
    这是最变态的,是一些出题官被逼疯之发明。
    虽然四书字句不少,有五万余字,但是县试一年考一次,一次两场,一个县令任期三年,这就是六场,在他为官这些年,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如此。
    不仅是他,别人也要如此。
    不仅知县如此,知府、提学官也如此,而且除了县试府试院试,还有岁试、科试,这些都是题目公开记录在案。
    举国有一十三省。
    可想而知这出题难度有多大,若是出重了学生直接背程文出来,你取不取!
    人家已经取过的,你不取?
    如果知道是程文,还有点法子对付,可一个知县精力有限,一旦为官他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看市面上的时文和程文。
    所以市面上数万的程文时文他根本不知道,万一有人直接背诵,又是他没看到,那自然觉得好就是要录取的。
    不知道也罢了,若是知道又被人家拿来嬉笑,那真是要怄死。
    若那人有点水平也罢,万一是个草包,那真是要羞死。
    这种情况逼着出题官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想不重题,所以这种截搭题就应运而生,直接将破题的难度提高好几个等级,从初级、中高、高级、困难级别直接到了地狱级别。
    不客气的说,截搭题就是小考出题官们的法宝救星。
    乡试会试这种大考,反而全是正经的大题,绝对没有截搭题这么变态的。
    也因此很多人慨叹县考有时候比乡试还难,要想入门就已经非常不易。
    不过林重阳估计这位黄知县就算出题也是要出得四平八稳,不会太出格的,哪怕截搭题也不能割裂经义,避免被御史弹劾说他戏谑圣人言。
    他如今对四书已经很熟悉,通篇翻翻,有些太奇怪的不可能出,太生僻的也不可能。
    截搭题是必然,但是截搭得应该会稳当一些。
    就这么着,林重阳从历科的题目里找那些不生僻的截搭题,按照一二三分级,三级是比较难的,一二是非常稳当,一看就可以知道前后章句的。
    找到题目,再找那些比较中规中矩的卷子,太出挑的不要,太愤青的剔除。
    他爹不需要出挑,惊采绝艳什么还是算了,免得太过惹人注意。
    能不高不低地取个名次就挺好的。
    虽然他有点为他爹委屈,毕竟这样的脸,去刷刷,但凡答的不错,估计知县就会高高的取了。
    无他,长脸。
    考场里不客气的话,有才华的如过江之鲫,还真是不差那一两个,除非是真的惊采绝艳,否则并不是那么容易出挑。
    所以只要卷子差不多,知县把长得好看的高高地取了,那是很大可能的。
    皇帝点前三甲,还找个俊的做探花郎呢!
    其实他觉得林大秀如果用心读几年书,也不需要久,三年就好,凭着他自己也可以中秀才的。
    而且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不过自己也就是帮他县试,府试要靠他自己,院试就更不用说,反正第一次也就是去探探路,不抱那么大希望就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