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9节喜上加喜
    经过这场“孔刘洛阳之战”,天下大势再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孔明基本上吞并了曹操的中原地盘,但洛阳八关只占有虎牢关、汜水关、豢养、旋门关;
    曹操完全地放弃了、丢失了中原地盘,全面地退守河北三州,同时占有着河套地区东部,他的大本营也从洛阳转移到了邺城;
    刘备的地盘没发生太大变化,但夺得洛阳八关之四的函谷关、孟津关、伊阙关、大谷关,同时占有着河套地区西部;
    大汉天下合计20州129郡1319县,土地面积总计1100多万平方公里,三家三分天下:
    孔明占有十一个半州,包括:青、徐、兖、豫、扬、交、丰、辽、蒙、平、和州和司州东部3郡67县,合计72郡693县(包括目前不属于任何州的汉阳郡),土地面积7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南亚新开拓地),人口数量大约3500万(损失人口轻微,包括新出生人口);
    曹操占有三个州即河北三州(冀州、并州、幽州)和河套地区东部,合计26郡278县,土地面积6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约1000万(扣除战争损失人口,包括新出生人口);
    刘备占有五个半州即荆、益、凉、安、定州和司州西部2郡39县,合计31郡348县,土地面积25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约800万(扣除战争损失人口,包括新出生人口)。
    十一月上旬,孔明在确定洛阳局势已经完全得到控制后,启程返回汉阳,他“满载而归”,既顺利救回了大乔、孙倩、曹英、孔明巽、孔明艮,还顺便收复了以洛阳为核心的司州东部,但有两个美中不足的遗憾:一是没能救回典韦,二是洛阳八关只到手四个,还有四个没到手。
    汉阳一片欢天喜地,杨彪激动地向孔明建议:即刻武力收复还在汉西军手里的洛阳四关,继而还都洛阳。说到底,大汉的国都第一是东都洛阳,第二是西都长安,汉阳只是临时国都,西都长安既在贼手,东都洛阳既已收复,自然而然,大汉的国都应该迁离汉阳、还于洛阳了,如此,刘慕的天子身份就能更加名正言顺,在法理正统上也能更加进一步地对刘备造成优势。
    孔明对此表示赞成,“武力收复仍然陷于贼军手里的函谷关、伊阙关、大谷关、孟津关,得到完整的洛阳地区,还国都于洛阳”随之成为汉东高层在接下来最为想要展开的第一大事。
    在收复洛阳四关前,孔明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那就是:赶紧把大乔娶了。
    孔明和大乔情投意合,两人喜结连理本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有个因素让孔明稍微有点“不大方便”立刻娶大乔,那就是他在今年五月份娶了朱丽娅,才过了半年便又娶,未免有点“频繁”,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花心男”“一个新娘的保质期居然只有短短半年”,就算别人不会这样觉得,他自己也会这样觉得,并且,他觉得这么做有点对不起典韦,典韦还在身陷囹圄、等待解救,他却“喜气洋洋地当新郎”,未免太不厚道了,可是,他必须“立刻娶大乔”,原因很现实、很简单:他对大乔“没买票就上车”,导致大乔此时已经有孕在身。
    此时的社会风气虽然不像宋、元、明、清时那样保守,但肯定大大不如后世那么“开放”,大乔是守寡独居之身,却怀了孕,很显然,她的名节会大受影响,孔明这个“肇事者”必须为之负责。大乔已经怀孕三个多月,时间拖下去,就掩盖不住了,孔明必须“速战速决”地解决这件事,除此之外,孔明立刻娶大乔还有一个不便说清道明的原因:在过去两三个月内,大乔辗转于洛阳、长安,落入不止一方势力的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怀了孕,难免惹来无意产生的或者有人故意制造出来的流言蜚语。孔明为了保护大乔,必须赶紧把大乔娶过门。
    十一月底,孔明正式地迎娶大乔。
    这是孔明第十一次结婚,他自己都觉得“次数实在太多了”,于是,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这次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次结婚,绝对没有第十二次了。
    孔明的这次结婚跟先前十次一样,都是按照此时举行婚礼遵循周礼的流程进行的,举行婚礼的地方自然就是云台宫,具体的婚景布置、各种食材、餐具、庖厨、侍婢等等都是无需多言的,可容纳数百人观礼的大堂内挂满五彩绸幔,正前方的中堂上高悬着一个巨大的“囍”,八对红烛映照两旁,新人成亲拜堂之地也专门地辟出,举行酒宴的地方占了宫内几十间厅房以及整个庭院,足有上千个桌案,各种上好餐具井然有序地放置整齐,另有几十个厅房充当仓库和厨房,数百名庖厨早在两天前便开始准备了。所有的排场和仪式都是以娶正妻的标准进行的,这是因为孔明奉行“人人平等”原则,他的所有夫人都是“正妻”,不分妻妾尊卑。
    能够进入云台宫参加婚礼的宾客,自然都是汉东的军政官员,以及汉东各界的名流人物,在这其中,有位“宾客”身份最为特殊,所到之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浪接着一浪,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女皇帝刘慕,她既是以皇帝的身份参加婚礼的,也是以孔明三夫人的身份参加婚礼的,看到这幕的客人们无不在心里啧啧称赞:汉东亲王可真是“古今第一人”哪!天子就是他的老婆,并且,他还能在天子老婆的眼皮底下继续娶新老婆,古往今来,谁有他这么厉害?
    在夜幕降临时,上千名在盔甲外披红挂彩的虎贲卫列成威武雄壮的队形,开出了云台宫,前往乔国老、乔国太的住处进行迎亲,身在其中的孔明端坐在马车上,头戴方冠、身穿红裳。乔府内,已经准备好的大乔在小乔和孙仁的搀扶下登上另外一辆锦绣马车,小乔一脸喜悦,孙仁同样喜气洋洋,她嘻嘻地笑道:“过了今晚,大嫂你跟我就是姐妹啦!这个家伙……”她感慨不已。
    孔明来到乔府后是见不到大乔的,他要把大乔乘坐的马车接引到云台宫,当两人的马车一起抵达云台宫时,近百名侍婢立刻一起举起障锦,这是此时的一种风俗,大户人家嫁女儿,迎亲车到夫家时,夫家事先必须准备布障,主要是为了遮蔽新娘,防止一些登徒子起哄调戏,渐渐地成了一种风俗,小户人家无所谓,只用两柄扇子遮住新娘的脸即可。障锦用竹竿挑起,高一丈,形成一条长长的无人通道,宾客们都在通道两边,另外,地上还要铺上地毯,因为新娘的脚是不能碰地的。
    在“新娘到”的欢呼声中,大乔乘坐的马车缓缓地停在宫门口,现场的宾客们立刻涌动上前,各种兴高采烈的谈笑声响彻夜空,很多宾客都想要亲眼一睹人称“天下第三美人”的大乔的容颜,不少宾客在心里艳羡感慨着:“做人做到汉东亲王这个地步,真是此生无憾了,天下六大美人(貂蝉、甄宓、大乔、小乔、樊欣、冯芳),他一个人独占了三个”。众目睽睽之下,车门开了,四名侍婢扶着大乔慢慢地下车,大乔身着艳红的婚嫁盛装,头戴珠翠凤冠,脸颊绯红,微微地低着头,整个人就像一朵娇艳无比的莲花,引得现场惊叹声一浪接着一浪,两名侍婢在她前面挑着灯笼带路,又有两名侍婢跟在她身后,小乔和孙仁一左一右地搀着她,沿着障锦通道和地毯施施然地缓步前进,在她前后,十几名侍婢忙碌着给她铺放收卷着地毯。
    云台宫的正厅大堂内一片灯火通明,数百名观礼宾客分列两旁,无不翘首以待着。主婚司仪是张昭,女方证婚人是周瑜,男方证婚人是太史慈,女方长辈是乔国老和乔国太,男方长辈是孔明母亲陈氏。这样的安排显然是很有心的,张昭德高望重,又是原江东的第一重臣,周瑜代表着原江东军方,并且他是大乔的妹夫,当女方证婚人是非常合适的,太史慈跟孔明情同手足,就像孔明的兄长,至于孔明大哥孔囧,他没有出场,这是因为他刚失去妻子郭凰,孔明肯定要照顾到他的情绪。
    眼看大乔缓步而入,张昭立刻呵呵一笑,高声地宣布道:“吉时已到,请新郎新娘入场!”
    大堂内顿时热闹起来,左边是一名男童用红绸牵着孔明走上前,右边是一名女童用红缎牵着新娘大乔走上前,一名喜娘动作麻利地把红绸红缎结成一个同心,孔明和大乔牵着同心慢慢靠拢,直至并肩而立。
    张昭满面红光地道:“新人行拜礼!”
    孔明和大乔开始一拜天地,继而二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行礼完毕,两人正式地结为夫妻,但还有最后一个仪式。张昭高声地吩咐道:“献合卺!”
    两名侍婢端出一只用玉雕成的蹲兽双联凤凰杯,杯子就是一只玉葫芦,一剖为二,一面雕凤,一面雕凰,这就是“合卺杯”。乔国老将合卺杯分开,成为两个玉瓢,侍婢慢慢向内注满酒浆。乔国老笑着看向孔明和大乔:“共饮合卺,从此以后,夫妻同甘共苦,都饮了吧!”
    孔明端起雕凤的玉瓢,大乔端起雕凰的玉瓢,彼此深情地对视一眼,一起将合卺酒一饮而尽,顿时满堂欢呼、鼓乐齐鸣,一卷卷彩带被扔向这对新婚夫妇,将婚礼气氛推向了高潮。
    婚礼后是酒宴,宾客们开始享受佳肴、开怀畅饮,至于孔明和大乔,自然是进入洞房了。
    孔明“最后一次结婚”跟前十次存在一个“特殊的不同之处”,他“买一赠二”甚至“买一赠三”:大乔跟前夫孙策是有孩子的(樊欣嫁给孔明虽然也是丧夫再嫁,但她跟前夫没有孩子),即大女儿孙倩和小儿子孙俊,孔明既然娶了大乔,他自然就成了孙倩和孙俊的继父,另外还有那个假孙倩。孔明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假孙倩是个孤女,年龄跟孙倩一样大,并且长得跟孙倩有几分相似,这个小女孩只是一个可怜人、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大乔心地善良,她没有抛弃假孙倩,孔明也心地善良,他也不会抛弃假孙倩,夫妻二人在经过商议后,决定认假孙倩为女儿,将其改名“孙佳”(“佳”字既适合女子取名,也暗暗地谐音“假”)。如此,孔明娶了大乔,一下子多了三个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孙倩、孙俊、孙佳。大乔在私下征询过孔明,要不要把孙倩、孙俊、孙佳全部改姓孔?孔明笑着摇头,他觉得没必要这么做,就算孙倩三人姓孙不姓孔,他也会将其视为亲生子女的。
    大乔比孔明大一岁,她跟刘慕、祝融儿、乌朵雅同龄,按照过门时间,她是“十一夫人”,按照夫人们的年龄大小,她正好填补乌朵雅的位置,为纪念乌朵雅,外人仍称呼她“七夫人”,其他九位夫人也称呼她“七姐”或“七妹”,她和孙倩、孙俊、孙佳住在乌朵雅原先住的“燕回榭”(乌朵雅的孩子跟祝融儿一起住在鹿鸣园)。
    孔明好事成双、双喜临门,除了娶了大乔,他跟曹操要的人也被曹操送过来了,可谓“喜上加喜”,接到报告的他亲自前去黄河边上渡口迎接从河北来的荀彧、荀攸以及二人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