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 而今独自睚昏黄
    看着自己的身材,18岁长到175也不算矮了,营养不足,可怜兮兮的几根排骨,不过没有后世的大肚腩,还是不禁让人满意,这辈子一定要保持住了。
    大鱼在篓子里根本装不了几条,索性就用草杆子把腮帮串起来,在手里领着,就这样李隆来来回回送了六篓子小鱼,二十几条大鱼,每条也有一斤多重。
    这样还不算完,本着不走空的精神,把淤泥底的泥鳅也扒拉了一篓子。
    到了中午扒开坝子,不至于堵了渠道,兄弟俩直接收工,回家吃午饭。
    王玉兰破鱼肚清洗,老四和老五正在草堆子横七竖八的晒鱼。
    李梅已经把饭桌收拾干净,每个人面前摆了一碗面糊糊。
    锅里的鱼汤已经熬得喷香。油煎,红烧属于奢望,多费油啊。
    黄鳝泥鳅,毛蟹已经用水盆养了起来,李和指望明天去县城能不能卖。这个时期不像以前管的那么严了,在县城南门已经有了所谓的黑市,他一直都是县城读的高中,也是熟门熟路。
    天热,鱼根本养不住,就算养得住,也没法运输,没车,没氧气棒,到了县城就臭烘烘了。
    卖鱼干最靠谱,太阳毒,多翻几个身,一下午就晒的硬邦邦了。
    “姐,我明天跟老三进县城,泥鳅黄鳝我卖新鲜的,鱼就卖鱼干,给我们烙点饼子,夜里就走。”李和对李梅说道,家里里里外外基本都是李梅一把手。
    李梅不知道大弟突然变化在哪里,好像高考放假回来比以前多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和担当,以前回来只是知道躲屋里看书,很少关心家里事情,偶尔会去河里抓虾捞鱼,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破天荒的想过补贴家用。
    李和下午给老四补了会作业,就拾掇老三继续去钓黄鳝,抓泥鳅,又抓了二十几斤。
    晚饭后,天气闷热,他来到河边,不必碰触河水,浑身上下便已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意。
    作为男孩子,不需有所顾忌,他就穿着裤衩子,冲过去,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白日里立在大太阳底下,水腾腾的热气便直往人身上扑,夜晚起了风,才渐渐将那股子憋闷压了下去。
    忙完了一切,洗好脚,李和就让李隆赶紧睡觉。
    他也直接上床,这年头,没电灯,没电话,没电视,没wifi,除了夫妻之间那点事儿,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娱乐的活动,不然哪来的这么多孩子。
    大概在鸡叫二遍的时候,李和就赶紧催促李隆起床,如果被四周邻居发现未免多事。
    虽然这两年开放多了,但是做生意还是要小心的。
    路过村旁,到处狗叫,还响起人们起夜的声音。
    他怕黄鳝闷死,半个小时蛇皮袋就要在河边浸一次水,这样袋子更沉,累的兄弟俩大喘气,走了二十里路左右才到了县城。
    天还没有开透,光线不甚明亮,将周围零碎的物事映得影影绰绰。
    来的早点的小贩已经开摊,叫卖身是肯定不会有的,都还是投机倒把打游击战的年代呢。
    城中和乡村的各种相异之处,几乎是从每天清晨就开始展现的。
    李和赶快占好位置,然后就从怀里掏出干饼子让李隆赶快吃一点,看到远处有一家开水茶房已经点火了,又去要了一点开水,兄弟俩喝了一点。
    天慢慢的放亮,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买菜的人也多了。
    他转了一圈,看到旁边有个猪肉摊子,问了价格,心里有了数,这年头只有猪肉才算荤菜,油水多。
    黄鳝泥鳅不可能卖出比猪肉价格高,这也是时代观念吧。
    “大姐,给你捞几条,补虚劳、祛风湿。”好不容易看一大姐在他摊子上留着不走,现在不卖吆喝,要等到什么时候。
    “什么价?”
    “姐,4毛,有粮票肉票一斤换一斤半。”李和这几顿饭吃苞米嗓子都吃的疼,真的需要粮票买点细粮,不然没粮票,光有钱进供销社人家都不卖你,正所谓有票走遍天下,没票寸步难行。
    农民是没有粮票的,按照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粮”,如果不够吃,只能另想办法。
    一些农民用自己家的鸡蛋和蔬菜,与城里人换些粮票,以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那也太贵了,三毛五,行的话,给我五斤。”
    李和心里叹了一口气,什么时候他都做起了五分钱的算计,越想越没劲。
    “大姐,开摊生意,不赚你钱,图个顺当。”李和说着就用老秤把对方的篮子去了重,又从袋子里掐黄鳝送到篮子里,秤砣高高挂起,“大姐,你看6斤4两,去掉你篮子1斤1两的,我这多给你三两,就送你了,好吃,下次还来找我。”
    “你这老弟说话劲道中听。”大姐看着篮子里的黄鳝,给完钱就麻溜的走了。
    没有塑料袋,想出来买菜自带带篮子是必须的。
    李和为了防止黄鳝进篮子溜掉,卖完之后,还要费事用狗尾巴草穿腮,跟串鱼一样,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他看着手里可怜吧唧的毛票子,实在提不起丝毫劲头,随手丢给了李隆,让他收着。
    他想着还是找机会,等遇着大生意,那一票下来了,还想去帝都撸几个呢,哪怕在二环以内多撸几个厕所,这辈子,下辈子都特么不用愁了!
    几分几毛的,鸡零狗碎没什么劲,李和提不起一点精神
    李隆看到哥哥让自己收钱,喜欢的屁颠屁颠。
    后面的买家都是零碎过来的,李和全都让老三出来算账,上秤,收钱。
    偶尔会围着几个人,他才会出来帮忙。
    泥鳅,可以卖到3毛一斤,黄鳝4毛,其他小干鱼一毛多。
    他卖完不敢久留,也不敢在大马路上细数卖了多少钱,赶紧收拾又匆匆往回赶!
    走到半道,又热又渴,兄弟俩没法,只得在树荫下坐着休息。
    李隆赶紧把一直紧紧捂着的口袋松开,掏出一大把零钱,一张张认真的展开,一分一毛的数了五六遍。
    “哥,哥,你猜多少钱?”,李隆的嘴都笑的咧开了。
    ”20块钱有的吧。“李和随口应付道,不想打击弟弟的积极性。
    ”31块3毛5,5斤肉票,9斤粮票,哥,咱发了。“李隆赶紧兴奋的凑到李和耳朵边小声说道,路上虽然这时候过往人少,但也生怕人家听到了。
    ”躲一边去,这么热,不要挤过来,瞧你个出息。“李和把李隆推到一边,真的太热了,身上都汗透了,不过也难怪李隆这么兴奋,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二块钱都是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