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1章 老老实实当学生
    想明白了,李牧也就知道为什么对自己的到来这么的吃惊。
    的确,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都不符合进入编改实验班的条件。赵旭这些人毕业之后,肯定是往上走的,副职成正职,而且肯定是掌握部队的军事主官。
    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未来的团营长,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实权派,比其他机关部门的高级参谋干事含金量高太多了。
    和地方上差不多,********和市级政府业务部门的一把手行政级别上一样,但就含金量和重要性来说,********是凸现出来的。
    直接掌控部队的军事主官是确凿无疑的最有实力的那一部分人。
    为什么师旅长的任命需要最高统帅亲自签署,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谦虚地说了几句,李牧又向赵旭了解了一下其他情况,赵旭也是个好相处的人,性格直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编改实验班的情况以及已经上过的课程。
    “先集合吃饭,下午是安排了撰写论文,到时候可以好好地聊。”看了看时间,赵旭有些口干舌燥,喝了点水站起来说。
    李牧随赵旭往楼下集合的地方走,问道,“关于哪方面的论文?”
    看了李牧一眼,赵旭笑道,“你刚过来,可以先熟悉一下情况,不交也是可以的。上午教员布置了一个题目,题目比较大,主要是站在基层干部的角度谈一谈对编制改革的想法。当然,咱们都是陆军,谈的只能是陆军部队。”
    “这个题目的确很大。”李牧点头表示认可,随即看到了前面的队伍,便说,“组长,我去集合了。”
    方才李牧已经了解到班里的情况,一名班长三名组长,赵旭就是自己的组长。
    各组分别集合,然后整理队伍,集体向饭堂行进。和基层的大头兵是一样一样的。军校培训在职干部这个情况是比较有趣的,很多很有些级别的领导干部到军校进修,讲课的可以是资深教授,也会有年轻的专业教员。
    一堆将军坐在那里听一小少校上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对于编改实验班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军官来说,拿出小兵的姿态来是一点困难没有,没有一颗随时都能调整到合适位置的心,是走不远的。
    饭堂距离小楼有将近六百米的距离,是标准的部队饭堂,整个东南军区都是这种款式。应该说,整个军区的营地布局以及营房款式,都是以陆院为基准的。也就是说,陆院做出一套标准来,所有的驻地和营房都照都按照这个标准来。
    没说的,李牧的确找回了基层连队的感觉。
    开饭之前唱首歌,班长布置下午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套路。
    进了饭堂李牧才发现,起码上前号人在一起吃饭,但是除了碗筷碰撞和脚步声,听不见一句人声。
    吃的是自助餐,陆院在后勤补给尤其是伙食方面再一次走在前面,率先采用了自助餐的形式,一方面避免了浪费,另一方面也为官兵提供了更丰富的菜肴。
    一边打着饭菜,赵旭一边低声地李牧介绍着,“东边是地方上考上来的新生,住在新楼。咱们住的地方俗称小楼。前些天咱们跟新楼的新兵蛋子搞了一场辩论。”
    微微观察了一下赵旭的神情,李牧笑道,“咱们输了?”
    “虽然教员没有明说,但事实如此。”赵旭有些愤愤的说。
    取了饭菜回到饭桌坐下,随即值班员下达开饭的命令,其间无话。
    午间休息的时候,李牧没有睡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面,取了纸笔开始思索论文。
    他不认为因为刚到就可以暂时不做作业,尽管就算他不写教员也不会说什么。
    既来之则安之,这六个字新兵连的时候听得最多,从不以为然到深以为然,这个过程花了两年的时间。
    既然已经到了学校,那么就调整好心态,将思维和精力从战场上挪过来,放在学业上面。按照常规,李牧起码要在学校里待三年的时间,因为李牧只有高中文凭,和其他人不一样。
    李牧不知道学院是怎么安排的,反正他只需要服从命令就没有问题。
    要想有更好的发展,理论基础和学历必须得进步。
    微微甩了甩脑袋把杂念抛掉,一笔一划地在写下了自己的论文题目《论陆军步兵部队编制改革的迫切性》。
    长时间没有写字,猛地提起笔来却是非常的生疏,但幸好脑袋转动颇快。李牧选了一个具体的方面来写,围绕着迫切性展开论述。
    出身陆军步兵部队,又参加过集训,李牧在这一方面就算不是专家,也是有基本经历的人。整篇论文他没有空话套话一大堆,而是着眼于具体的方面。比如实施编制改革的必要性,展开拓展到迫切性。
    有半年的机关工作经历,李牧对部队编制非常的熟悉,而且对外军的部队编制也非常的熟悉,这是他的优势。
    所以论文写起来是越写越顺畅,才思泉涌,就是感觉到其实心里藏着腹稿藏了很久,此时终于有了机会,当即就是把心里的想法看法全都写了出来,组织成了一篇逻辑性非常强的论文。
    对于陆军步兵部队,李牧的理解比常人更加深刻一些。
    现在的步兵部队依然是几十年前的那一套,具体地说来,步兵连就是单纯的步兵连,机枪连就是单纯的机枪连,是按照兵种区分进行编制。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的编制改革从军一级到师旅一级,包括名声在外的师改旅,都没有涉及到营连这些基层单位。
    编制改革的落脚点是合成化,目的是提高作战能力。
    按照李牧的观点,各兵种应该混合编制,不再区分日常管理训练和战时加强。打个比方,以现在的编制,战时步兵连通常会加强一到两个机枪班,一到两个炮兵班,一个配备了喷火器的工兵班。这种模式存在了几十年,而这种模式在三十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是经过了实战检验的,但是在多种兵种联合作战的当前的这个大背景下,这种模式已经完全的不合时宜了。
    新型的步兵连应该是以上提到的多个兵种混合编组而成的基层连队,简单点说,就是取消了平时编制,按照战时编组模式来编制。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从而直接提高步兵连的作战能力。
    同样的改革放在营一级上面,同样的适用。
    李牧没有扯到师旅一级,那不是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应该发表观点的。集团军也好师改旅也罢,都是由上而下的编制改革。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年那么多军级作战部队整合成十八个集团军部队遇到了多大的阻力。
    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摸索,由上而下的编制改革是时候落实到基层连队了。
    李牧没有保留,把自己的观点很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起床号响起的时候,李牧写完了最后一个字,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整理好了长达七页稿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