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有种哭笑不得感觉,他此时才真正地意识到他的江山是什么样子。
从淮南道到长安,途径中原地区,这里还不安全,押运的钱粮都可能被劫走,这如何能不让李隆基气愤。
然后李隆基说道:“李相国的意思是说,中原难道还有匪盗存在,这些钱粮的押运也不安全吗?”
李林甫虽然不想说出这些事情,但是经过一番纠结之后,还是说出来了,毕竟如果到时候这些钱银被劫走了,那么他真是有死无生了。
所以,李林甫决定还不如乘早将事情说出来,然后让皇帝给杨成更大权利,这样也可以保证钱粮安全的运到。
身为宰相,李林甫对大唐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即便是在中原地区,匪盗也都非常的猖獗,尤其是那些游侠们,保不准就对这些钱粮动了心,毕竟是三千多万贯。
况且,最令李林甫忌惮的就是中原门阀的力量,这些士族门阀对李唐可是没有什么忠心,一点他们盯上了这些钱粮,那可就麻烦了。
而且李隆基对于一些暗中的力量也是有一些掌握的,毕竟虽然此时是太平盛世,但是反对李家统治的人也是不少的。
这些人都是一些门阀士族居多,这些门阀士族在地方延续百年之久,甚至一些士族立族的时候,李唐王朝还没有呢,更是有一些士族门阀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
对于这些士族门阀来说,他们已经见惯了天下的更迭,他们只关心的是他们在地方的统治,而不是谁在坐天下,所以这些人也难保不对这些钱粮动心。
要知道这些门阀士族手中的力量如果动用起来,可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李唐的江山都有可能受到动摇。
此时,李林甫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随后李隆基也明白过来了,眉头不由地皱了起来。
李隆基知道此时的大唐江山绝对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了,看到淮南道贪腐的如此严重,那么中原也绝对好不到那里去。
况且中原地区士族门阀云集,李家虽然是天下的统治者,但是也没有将这些门阀士族的力量全部铲除,这样会直接动摇李唐的江山。
这些门阀士族的力量已经遍布天下,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绝对不是李家可以动摇的,甚至这些人联合起来,可以直接撼动李唐江山。
当年李家为了夺得江山,最多的时候一天封赏了上千人的官职,跟随李渊打天下的人就那么几个,而且都是陪在李渊身边,打下一个州县来,所任命的官员都是从地方的士族中挑选的,其实就是这个地方的实际统治者。
李隆基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然后略微思索了一下,随后说道:“那就任命杨成为行军大总管,可以调动沿途州府官吏和府兵,全权负责这些钱粮的押运,务必保证全部安全运到长安城。”
众人一听,顿时一阵的惊愕,这个行军大总管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此时已经被节度使取代,但是这个行军大总管更容易被百官接受。
行军大总管用在杨成这样的身份上最合适了,毕竟杨成可是押运钱粮,不可能授予节度使之职,节度使节度一方,杨成这样类似移动行军的押运,更适合行军大总管。
众人惊讶的是,押运三千万贯钱粮,竟然授予了一个行军大总管的头衔,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但是,百官随后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毕竟是三千万贯的钱银宝物,还有百万石的粮食,五万石的盐。
李隆基心中有自己的打算,此时他已经从盛世的美梦心中惊醒过来了,心中开始恐惧眼前的这一切。
首先是淮南道贪腐如此之严重,已经完全超出了李隆基的想象。李隆基自信自己有一双识人的眼睛,但是此时看到淮南道没有一个忠义之士,李隆基心中一阵的凄苦和胆寒。
虽然淮南道可能是因为私盐的原因才会如此贪腐泛滥,但是李隆基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原因,太平日久,百官懈怠,钱粮丰盈,贪腐就开始出现。
还有就是刚才触及到的对统治者最为不利的士族门阀,这个问题一直都有,无论是谁做了皇帝,对于这些士族门阀都是没有一点的办法,因为这些统治者起家的时候都得到了这些士族门阀的支持。
等到最后,夺得江山坐了皇位之后,这些皇帝们才意识到士族门阀力量的可怕,但是这些士族门阀曾经支持过他们,而且已经在地方上又得到了他们的任命,一场大乱之后,非但没有受到削弱,反倒是越来越强大。
而且最令李隆基担忧的这些士族门阀的力量,他们背后往往隐藏着惊人的实力,而且这些士族门阀对于李唐的忠诚也不是那么牢靠。
打江山的李家最清楚这些了,他们当初就是得到了这些士族门阀的支持,才会最后夺得江山的。
对于这些士族门阀来说,他们忠诚的是自己的家族,他们对于谁当统治者都不会太在意,甚至如果别人许诺了更多的好处,那么这些人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出来支持这个人,然后向李唐江山动手。
李隆基心中有些忧虑,士族门阀的弊端一直都有,这些士族门阀在打天下的时候确实是一个有力的助手,出人出钱。
但是等到夺得了天下之后,这些人的不稳定又成为最大的隐患,于是统治者往往都会赏赐给这些士族门阀更多的好处,这些士族门阀出来之人也都是认命了官职。
李隆基突然感觉到了一阵深深的忧虑,本来还认定可以至少延续百年的李唐江山,此时在李隆基看来是弱不禁风,一招不慎,就可能送入深渊,彻底沦丧。
但是,当看到杨成的忠心之后,李隆基的心看到了希望,他知道杨成虽然彪悍,但是对他李隆基还是忠心耿耿的,也让李隆基得到了一丝安慰。
李隆基知道,历朝历代造反的人中,都是一些士族门阀居多,真正掌握军队的武将反倒安分的多。
此时在李隆基心中,对于杨成的认可已经非常高了,李隆基决定可以重用杨成,这样忠心的臣子,而且还是边军悍将,完全可以沉底收为他自己的人。
李隆基所谓的自己的人,不是指一般对他的忠心的官员,况且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对李隆基一片的忠心,但是内心不知道想的是什么。
李隆基心中已经有了对杨成收为自己人的打算了,杨成正值壮年,而且还未婚娶,李隆基决定找一个公主下嫁杨成,这样就可以彻底将杨成收为自己的人,到时候就和李家完全站到一起了。
李隆基看上的是杨成的彪悍和勇武,这才是杨成得到李隆基青睐的直接原因。
李隆基知道,必须要有一些心腹之人,这些人必须要对他忠诚,而且还要有能力,一个饭桶再忠诚,李隆基也绝对不会看上一眼的。
当年李隆基将韦氏剿灭,不是李隆基有多睿智,而是李隆基身边聚集了一批忠心耿耿,而且能力超群之人,这些人能文能武,最后奠定了他的帝王之业。
但是这些年随着天下安宁,还有当年那些忠义之士的老去,李隆基对于心腹的培养也冷淡了不少。
此时,看到李唐江山的危机,李隆基才意识到他身边心腹之人太少了。对于李林甫来说,李隆基此时认为李林甫就是他的一条狗,李隆基很清楚,李林甫只知道迎合他的私心,但是能力有限。
而且李林甫很多时候玩弄的都是一些阴谋,或是排斥异己而已,对于这样的人,李隆基绝地不会将他当做心腹的。
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虽然李林甫是宰相,但是这是李隆基给的,在李隆基看来,他明天就可以让李林甫变成乞丐。
在此时的李隆基看来,真正的心腹只有两人,一个是高力士,从小和他一起长大,对李隆基忠诚不二,而且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提醒李隆基过激的举动。
还有一个就是龙虎军的统领陈玄礼,陈玄礼对他也忠心耿耿,最要的是陈玄礼懂军事谋略,不然李隆基也不会让高力士和陈玄礼统帅禁军。
此时,李隆基再也想不到一个可用之人了,下面的百官中,李林甫有些奸邪,私欲太强了,李隆基只能把它当作一条好用的狗而已。
至于李适之,实在是太老古董了,李隆基更是不会将他当做心腹的,这样的心腹绝对会天天反对你的。
心腹之人就是放心地交待一些事情去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威胁到李唐江山的事情。
此时,李隆基对杨成越想越满意,他知道将杨成收为心腹之人,这样身边就有了一个彪悍的边军将领了,危难时刻完全可以左右天下的。
况且杨成没有根基,不像很多人都是攀附权贵士族,杨成则不同,他是边军出身,在长安没有任何根基,完全可以收到身边来。
李隆基心中也是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身边必须要有几个心腹之人,这些人可以靠得住,他不想做历史上的一些皇帝,最后被权臣和士族们架空,成为傀儡。
此时,李隆基突然有些期待起来了,他任命杨成为行军大总管,不知道杨成押运钱粮回来时,途径中原的时候,会不会出一些意外。
李隆基开始期待杨成到时候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了,毕竟中原可是士族的天下,那里其实是大唐统治最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