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楼外面,此时聚集了众多路人,这些路人都被举子楼门前的场面吸引过去了,这些路人看到了举子楼中非常诡异的一幕,那就是众多的文人和举子们正在爬着出来举子楼的大门。
路人见到这样的场景,顿时一阵的惊愕和好奇,对于这些平民百姓来说,举子楼是他们的禁地,平日都是非富及贵之人才可以进入,而且都是才学出众之人,而且举子楼里面昂贵的酒水也让这些平民百姓望而却步了。
但是,今天不同了,此时举子楼外面聚集了众多百姓,这些百姓一脸的好奇和惊喜,然后一边指指点点地看着那些爬出举子楼的文人和举子们,一边相互议论着,一个个都是眉飞色舞,看着这些平日高高在上,自傲的文人们今天竟然趴在地上,爬着出来,这些平民百姓也是难得地兴奋了一回。
“杨成,某和你没完。”
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然后一个青年举子从地上爬了起来,随后一脸怒火地朝着举子楼的二楼愤怒地说道,这个举子就是之前和高适提出彩头的那个青年举子。
这个青年举子在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向杨成提出是否可以使用其它方式的彩头替换,但是杨成看着这个青年举子一脸的傲气,丝毫没有任何的服软,顿时心中一阵的怒火。
杨成也不是那种不通事理的人,如果这个青年举子和他身后的这些长安文士举子们能够放下身段地和杨成沟通,杨成甚至都会放弃彩头,毕竟只是玩一玩而已。
但是这些举子一个个傲慢的很,此时即使是在请求杨成,但是依然没有任何的低头,甚至带着一丝傲慢和鄙视,杨成自然不会接受,而且高适也是非常气愤,也没有同意。
两个当事人没有同意,于是这些人就无法改变彩头,除非他们不再兑现这样的彩头,但是这些人知道他们失约之后的结果,毕竟他们都是长安人,不是明天就可以离开长安,再也没有人认识他们了。
直到最后,这些人无路可走,然后才彻底低头向杨成和高适请求替换彩头,但是杨成的心已经坚决了,并且高适此时也和杨成完全一条心,丝毫不肯退让,最后这些长安的文士和举子们只能蔓延仇恨地看着杨成和高适,然后一个个屈辱一般地爬了出去。
老举子一脸的泪水,他的动作有些迟缓,是最后一个爬出去的,当他抬头看向举子楼外面的大街的时候,此时已经看不到一个同袍了,那些长安的文士和举子们都已经逃之夭夭了,这样丢人的事情,那里还有脸久留,生怕被这些长安城的百姓们认出来。
但是他们是谁?这些百姓都已经认出来了,此时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这个老举子一脸的悲怆,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屈辱,在他的家乡,他是德高望重的先生,都是县府官员上门下聘书,礼遇有加,但是今天来到长安城,竟然受到这样的屈辱。
但是他无法反抗,这是天子脚下,他只是一个没功名的老头,长安城中的权贵们只要轻轻地动一动手指,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老举子看着为官百姓们指指点点的样子,还有他们脸上兴奋的神色,顿时心中一阵的悲凉,他决定马上离开长安城,然后再也不来长安城了,回到家乡老老实实地教书好了,这样的羞辱已经让他心灰意冷了。
听着举子楼外面传来的阵阵辱骂声,身在二楼的杨成和高适两人丝毫不以为然。
此时,两人面前正坐着张九皋和李白,四人全部都在把酒言欢,开心的不得了,根本就没有里会外面发生的一切。
张九皋则是一脸的释然,然后朝着杨成和高适说道:“二人乃是真英雄,能文能武,还是这样豪爽的性情,张某真是惭愧,身在长安城中,竟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还以为一个小小的长安城就是天下的中心了,真是惭愧,惭愧,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张九皋一脸的惭愧和释然,心中也是如此,真情留漏,他对杨成和高适非常欣赏,尤其是两人都是边地出身,杨成自然是武艺不凡,一身战功无人能及。张九皋看的出来,高适也是武艺出众之辈。
而且两人又是一阵的本事,诗文如此之好,已经让张九皋震撼了,在张九皋心中,杨成和高适的才学考去一个进士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杨成随后说道:“张兄客气了,区区几首诗文而已,能有何用,只是为了自娱而已,毫无用处。”
在杨成的心中,诗文就是文人自娱的游戏而已,后世将他归结到一个高度也是有些不妥的,这些东西根本对国家和民族没有什么用处。
高适也赞同杨成的观点,然后朝着张九皋说道:“杨指挥使说的对,区区一首诗文,能有何用,高某来自东北之地,在那里,只有刀剑才是王道,谁会听你念诗赋词的。”
张九皋虽然是文人,而且刚刚但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但是他的心中也对杨成和高适的话赞同的。
随着这些年太平日久,尤其是边镇军力强盛,大唐的内部已经没有了威胁,而且皇帝李隆基晚年沉迷享乐,浮夸之风盛行,于是诗文就被提升了高度,甚至当做是一个人才华的体现,凭借一首好的诗文,就可以得到官职,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如果在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但是大唐的宰相那个不是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而且考核一个人的才学,从来都不看诗文。
张九皋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些年大唐的风气已经改变了,之前文人士子们一心治学,才学横溢,但是这些年随着一些权贵的崛起,通过努力上升的人越来越少,众多文人士子们开始走钻营之路,寻求捷径上位。
张九皋随后说道:“二位说的有道理啊,区区诗文,如何能够治国安天下,想要天下太平,那就要百姓富足,只有百姓富足,边军才有稳定的粮食和兵源,朝廷才会有足够的钱粮打仗。”
张九皋心中有些失落,他虽然是睢阳太守,但是一直都没有在睢阳任上太久,原因就是睢阳官吏贪腐严重,官吏士绅勾结,欺压百姓,抢占民田和百姓家财。
张九皋继承了哥哥张九龄的性情,看不到任何的污点,张九龄就是如此,他看不惯任何肮脏的勾当和为人不忠的那些大臣们,甚至皇帝李隆基的一些作为,张九龄都是反对的。
于是张九龄在朝中没有一个同道之人,众人都将他看做是异类,但是张九龄才学出众,无人能及,而且品行做派也深得李隆基喜欢。
但是最后还是被皇帝李隆基免去了宰相一职,也是因为张九龄的品行实在是太正了,李隆基虽然欣赏这样的人,但是张九龄一直反对李隆基,李隆基晚年享乐之心非常重,于是这才将张九龄免官了。
其中还牵扯到很多事情,那就是太子李瑛,李瑛的才学和品行都是李隆基这些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甚至可以和张九龄相比,并且太子李瑛对张九龄也是仰慕不已。
感受到太子对皇位的威胁之后,李隆基果断出手,将太子李瑛赐死,然后立了怯懦的李享为太子,长子李琮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这样人对于皇位的威胁更大,于是在百官都要求立长子李琮的时候,李隆基戏耍了所有人,立了三子李享为太子。
出去太子李瑛之后,李隆基连带着将一直反对他的张九龄也一起贬回韶州了,然后重用李林甫,这样子李隆基就坐稳了皇位,同时整个朝廷百官都会按照他的意思形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林甫一直不倒的原因。
张九皋和哥哥张九龄的性情非常相似,在任所睢阳,他看不管那些不作为的官吏,还有他们欺压百姓时丑恶的嘴脸,于是张九皋就离开了睢阳,来到了长安城。
对于这个和他哥哥张九龄一般清傲的文人,长安朝堂也拿张九皋咩有办法,于是就放纵张九皋在长安久留不归。
张九皋于是就每天沉迷于诗文和酒铺之中,渐渐地就和同样嗜好的李白成了好友,两人没事就会在酒铺中的喝的酩酊大醉,然后在一起赋诗写文,一起这样过着沉迷的生活。
此时,看到杨成和高适两人之后,张九皋似乎看到了知己一般,感受着杨成和高适两人身上的那种随意和毫不畏惧的心态,张九皋心中一阵的羡慕,尤其是杨成和高适两人能文能武,这才是张九皋最羡慕的地方。
张九皋虽然也自由习武,但是他和大唐的权贵一样,都是行于表面,怎么可能和杨成还有高适这样边地过来人相比,这两人是杀过人的,那可不是简单地挥舞几下手中的长剑就了事了。
张九皋此时心中也是一阵的欢喜,他对于今天能够遇到杨成和高适这两人非常欢喜,和杨成和高适相比,刚才的那些文士和举子们正的就像高适所说的一样,就是一泼****了,毕竟这些人真的是毫无用处,出了展现他们的自傲之外,没有任何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