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章不是有意坑你滴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层高度赞誉秘色瓷的釉色之美,“秘色”瓷自打一出现就成为皇室专用,然而朝代的更迭,也导致“秘色”成为一个千年之谜,对于秘色更是争论不休,直到1987年法门寺出土13件“秘色”瓷之后,学界才算有了一个定论。
此时突然再次看到一件秘色瓷,又如何能不上前仔细观察一番。
拿起这感陶碗,仔细看了下,发现釉色和风格都没有什么问题,看上去完全符合秘色瓷的特点,且还有金银箔的的平托,只是嗅觉显然和刚才那一批不同,便知道这玩意儿一定有猫腻,暗道这刘黑子果然在里面夹带了私货,这才正常嘛!
再仔细看了下,却又发现了异常,六瓣的造型便是第一个破绽,釉色的明亮度又成为第二个破绽,虽然只是细微的差别,而最关键的是这件瓷器的嗅觉不是古墓应该有的嗅觉。
看到这里,李墨白便不再继续看,退回了座位上看着其他人依然围在一起观看,心中暗笑一声,刘黑子能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吗,前面的只是麻醉你们,后面的赝品估计还不少呢。
待到众人鉴赏完毕,刘黑子又开始鼓吹了,只是这次众人的热情很高,不用过多的忽悠,价格已经蹭蹭的从100万飙到了400万,这一次罗林和李墨白都没有出手,李墨白是知道那玩意儿有猫腻,而罗林则是一方面在等待李墨白出价,一方面觉着目前还不是出价的良机。
韩东一直坐在李墨白喝茶,也不说话,经历了瑞丽的大场面,现在这般光景已经吸引不了韩东的兴趣,只是静静地看着。
看了一眼罗林,发现这小子也正在看着自己,李墨白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也没有做任何暗示。罗林发现李墨白看了一眼自己,心中一惊,莫非这小子是在等待自己先出价,不由在心里思量该如何拿下这玩意儿。
多疑是人的本姓,尤其是喜欢算计别人的人,李墨白只是感觉有人在看着自己,抬眼一看原来是罗林,微微一笑却让罗林消耗了大量的脑细胞,还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
就在这一会儿的功夫,这只秘色瓷碗的价格又飙升200万,达到了600万,显然刚才的金印误导了众人,虽说皇帝可以将宫廷器物赏赠给大臣,然而由于前面的物件儿深深地误导了众人的判断。
这时候罗林也出价了,直接报价700万,而且还是一幅咄咄逼人的气势,见罗林出价了,刘黑子和众人的目光都不由看向了李墨白。
看着众人都看着自己,李墨白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没有表露自己的态度,然而在众人眼里却是神秘莫测,纷纷观望起来。
刘黑子更是一脸期待,希望李墨白出价,再次上演一场龙虎斗,然而李墨白却是迟迟不出价,自顾自地和面前的茶水玩起了哥俩好。
罗林看着李墨白的态度,心里一惊,坏了,这下子压根就没有打算出手,这是秘色瓷啊,他不应该没有兴趣啊,莫非这玩意儿有什么猫腻不成?
虽然心里有一丝疑问,但是表情却是有些兴奋,给人一种智珠在握的感觉,心里实则期待有人继续叫价,赶紧甩掉这烫手的山芋。
罗林在等众人中有人继续加价,众人也在等李墨白出价,李墨白却老神在在地坐在那儿喝茶,场面不由有些诡异起来。
刘黑子心里那个急啊,你赶紧配合一下啊,老子今天就这一件私货,你只要一出价,这玩意儿价格还要翻一番,完了之后我一定给你分红啊。
眼见氛围有些尴尬,刘黑子又开始忽悠起来,粗俗地说起这只陶碗某某皇帝某某丞相曾经拿它用膳云云的鬼话起来,一番喷完,见还是没有人加价,最后只好无奈地以700万的价格和罗林成交。
罗林心里那个悔啊就别提了,很想反悔,但是如果反悔的话,自己的信誉就毁了,只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装出一脸兴奋滴样子来。
“罗兄,恭喜啊!”李墨白见罗林拿下了这件秘色瓷,心知罗林这小子一定是因为自己才率先出价的,也有些过意不去,“要是我对瓷器感兴趣,就轮不到你了啊,呵呵!”
罗林一听李墨白的话,开始差点气得肚子痛,不过后面一句却是让罗林一乐,这小子还不算太坏,没有落井下石,有了这一句话,自己就可以找时机将这玩意儿运作出去了。
最后一件拍品是一只金碗,口径约20公分,纹饰华丽,看上去金光闪闪,风化腐蚀的并不算严重,隐约可见锈迹。之前也曾出现过几件金器,李墨白并没有十分在意,都是一般货色,但是这只碗却吸引了李墨白的注意力,便走上前去观看起来。
拿着这只金碗看了看,照例嗅了嗅,发现和前面的三彩的嗅觉一模一样,心里便有了底,再一看纹饰,发现这只金碗可不简单,纹饰富丽华贵,外腹錾出两层浮雕式的仰莲瓣,上层莲瓣内錾刻鸳鸯、胡姬、大力士、骆驼、仕女等图案;下层作连珠、卷叶、忍冬草、如意云头纹;圈足内饰一飞龙,龙身背曲,头至尾部,前爪飞舞,后爪分蹬,空间饰如意云头纹,地饰鱼子纹内腹底刻宝相花,内腹侧面竟然还有墨书“壹拾贰两”四字。
看到这金碗的纹饰,李墨白内心的震惊简直无法形容,陕博馆藏的刻花赤金碗在“走向盛唐”之国宝大展中被誉为“大唐第一金碗”,然而在这只碗面前只能说是相形见拙,黯然失色。不但纹饰更加华丽,而且更是在唐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波斯、印度、希腊、草原文化,这玩意儿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根据刻花赤金碗每两43克测算可知,这只碗的约合510克左右,这只金碗不仅反映了唐朝时期金银器制作的巅峰水准,还从侧面证实了唐代度量衡制度。
想到了这里,李墨白不作声色地放下这只金碗,有心拿下这只金碗,但是考虑到这只金碗可能带来的麻烦,心里又踌躇不已,却又不忍心让这只金碗被不明真相的人买下,用粗劣的保养手段造诚仁为损失。
其他人看到这只金碗也是议论纷纷,不过只是感叹这是一只金饭碗之外,倒也没有人去说具体的价值,这也是因为从目前的市场而言,由于唐代金银器出土较少,市场不算火热,才造成价值过低。
金银向来是历朝历代经济体系的根本,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很多金银器都被熔铸,所以唐代金银器传世数量极为稀少,这也造成唐代金银器在市场上曲高和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金银器本身不具备市场价值。
买下来可能有麻烦,不买下来将会遗憾终生,李墨白的心思这会儿已经完全被搅得一团糟。虽然之前几件玩意儿虽然珍贵,但却有很好的说辞搪塞推责,而这只金碗却不仅仅是一只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