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重建
    在第一场宇宙战争中,人类的损失极为惨重。
    战争结束的时候,人类人口由战争爆发前的二十五万亿,减少到了不足五万亿,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更严重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几乎损失了半径一千光年内所有可以开发的恒星系。
    事实上,当时的毁灭半径已经扩大到了两千光年,只是在一千光年到两千光年之间的星系并没完全毁灭。
    所幸的是,人类坚持到了最后,成为了幸运儿。
    在这样的战争中,已经没有胜利与失败的区别了,即便是胜利的一方,也会因为战争的巨大损失而大伤元气。
    可以说,幸存下来的,只称得上是幸运儿。
    摆在人类面前的,是一条极为漫长的复兴之路。
    当然,通过这场战争,人类文明也对宇宙战争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或者是较为准确的认识。
    这就是,宇宙战争的持续时间,与战争双方的活动范围有直接关系。
    更重要的是,宇宙战争的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活动范围大的文明幸存下来,而活动小的文明就此灭绝。
    虽然这场战争的幸运儿是人类文明,而不是活动半径更大的“星敌”文明,但是人类能够取胜,除了战争初期的谋略之外,也与“星敌”文明的大意轻敌有关。如果“星敌”文明从一开始就采取“通杀战术”,那么最终毁灭的肯定是人类文明,而“星敌”文明在遭受重创之后仍然有复兴的机会。
    战后的三千年,被人类称为“第一次大重建时代”。
    需要重建的,正是人类文明本身。
    要知道,以人类文明在战争爆发前的基础,特别是科技基础,绝对不是五亿人口就能承担得起的。说得简单一些,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需要二十五亿人来承担,仅仅五亿人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庞大的科技力量。
    在宇宙时代,科技力量几乎是一切物质力量的基础。
    结果就是,人类在第一次大重建时代,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文明的人口规模,让已经逝去的二十亿同胞复活。
    问题是,资源、特别是能源从何而来?
    当时,人类文明的能源单位已经不再是焦耳,而是“秒能”。其基本定义是,太阳在一秒钟辐射到宇宙空间中的能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用焦耳做单位,一秒能就等于三点八六乘以十的二十六次方焦耳。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能量全部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即这些能量全部是由物质转化而来的,相当于太阳每秒钟损失四百万吨物质!
    再做个简单的对比,人类文明在蒙昧时期消耗的能量,大概只有一秒能的万分之一。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能量单位。
    如果用能量来衡量人类的文明活动,那么建造一艘千万吨级的探险飞船,大概需要一秒能的能量,而以纯技术手段复活一万个人,就需要一秒能的能量,制造一枚中子星级的太空飞梭,则需要大约十秒能的能量。
    可以说,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能量来衡量。
    显然,太阳系蕴涵的能量,根本不足以使人类文明快速复兴。
    所幸的是,人类中的科学家、特别是最顶尖的科学家都生活在太阳系里,是这场战争的中的幸存者。
    当时,科学家提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把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改造成星体级的聚变反应堆。如果木星有十分之一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就相当于五乘十的二十次方的秒能,也就是大约五万亿亿秒能,因此一颗木星这样的巨行星,就能复活二十万亿人,足以使人类文明恢复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甚至有所超越。
    当然,还有更加疯狂的想法。
    比如,一些科学家就提出,应该利用空间能量,因为空间能量是比星体能量更加巨大的能量源。
    只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改造一颗气态巨行星。
    当然,人类没有选择木星。
    原因很简单,木星是太阳系里的第二大星体,质量大约是第三大星体,即土星的三点五倍,如果木星毁灭、哪怕只是质量减少十分之一,所造成的空间崩溃,也将对不远处的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要知道,人类暂时就只有太阳系这一个家园了,而在太阳系里,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都易受到影响。
    所幸的是,人类有更多的选择。
    在两千年的宇宙战争中,仍然有很多星系没有被摧毁,而且这些星系都是没有类地行星的星系。
    换句话说,在这些星系里,存在很多类似于木星的气态巨行星,而且很多巨行星都比木星大得多。
    从理论上讲,气态巨行星的质量越大,就越容易改造。
    原因很简单,质量越大的巨行星的内核温度就越高,因此就越容易发生聚变反应,对人为干预的要求就越低。
    最终,人类在“天鹅e”星系里选择了一颗质量是木星十倍的气态巨行星。
    当时,还有更大的气态巨行星可供选择,只是行星越大,改造的工程量也就越大,需要的能量与资源也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天鹅e”的这颗气态巨行星的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氢元素。
    也就是说,这是一颗几乎完全由氢元素构成的行星。
    要知道,木星的氢元素含量只有百分之八十二,还有百分之十七的氦元素。
    可以说,当时人类是很乐观的。
    对于刚刚打赢了第一场宇宙战争的人类来说,确实应该感到乐观,因为人类经受住了考验,还战胜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文明。
    此外,至少在半径为两千光年的范围之内,不存在潜在威胁了。
    换句话说,至少在未来的两千年内,人类遭到灭顶之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幸存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人类文明。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盲目的乐观。
    没过多久,科学家就发现,进行这种星体级的改造工作,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显得太落后了。
    更致命的是,这种星体级的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能源与资源。
    问题是,进行星体级改造工程,人类打算获取的就是能源。
    可以说,理论上没有错,可是要想实践,几乎上不可能。
    结果就是,在随后的一千年里,人类文明才做好了星体改造工程的准备工作,并且积累了足够多的能源。
    在这一千年里,人类文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大量没有遭到破坏的星系得到开发,特别是这些星系里的小行星、巨行星的卫星、彗星与体积较大的陨石。
    要知道,在过去,人类根本不在乎这些资源贫瘠的星体。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颗小行星的半径是一颗类地行星的一半,那么在理论上,这颗小行星上存在的资源就只有类地行星上的八分之一,如果将其改造成人类的家园,则容纳能力只有类地行星的四分之一。事实上,大部分小行星的半径都不到类地行星的十分之一,因此其潜在资源不到类地行星的千分之一,可供开发的生存空间不到类地行星的百分之一,基本上没有开发价值。
    只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人类不得不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
    要知道,人类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在气态巨行星上生存的地步,因此除了类地行星,小行星与巨行星的卫星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开发这些星体,最欠缺的就是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水。这也是人类开始捕捉彗星,并且开发彗星的原因,因为大多数彗星的主体结构就是冰晶。另外,某些大型陨石上,拥有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此外,用一些体积适中的陨石撞击某些小行星、或者是巨行星的卫星,是进行星体改造,使其变得适合人类居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总而言之,在这一千年内,人类就像大灾难后幸存下来的耗子,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改善生存环境。
    所幸的是,宇宙足够大,有足够多的可以利用的资源。
    事实上,资源还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经过一千年的缓慢恢复,人类的人口增长到了三十万亿,已经超过了战前,规模效应再次显现了出来。
    与战前不同的是,这次人类变得更加分散。
    三十万亿人中,除了大概四万亿居住在太阳系之外,另外二十六万亿分布在大约十万个星系里面,也就是说每个殖民星系的平均人口还不到三亿。当时,最多的一个殖民星系里只有大约五十亿人,还不到蒙昧时代时期,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甚至比当时太阳系里规模最小的殖民地还要少得多。
    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人类的凝聚力,提高了宇宙人类政府的地位。
    可问题是,导致人口极度分散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源太少了,每一个殖民星系里的资源都不足以养活更多的人。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资源如此有限的情况下,有必要让那二十亿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复活吗?
    要知道,当时除了极少数地位显赫的大人物之外,所有在参与了第一场宇宙战争,并且立下誓言要恢复人类文明,让丧生的同胞复活的人都已去世,而后代需要承担起前辈的文明义务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