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三章、为难
    原来,曾荣对着聚茗轩大门发呆时,顾砭和李漫正从街对面路过,见一个衣着寒酸的小姑娘对着聚茗轩发呆,以为曾荣是馋了里面的点心,苦于囊中羞涩不敢推门进去。
    于是,这两人相约上前打趣她一番,若是个有趣的呢,可以赏她点银子满足满足她的愿望,若是个蠢笨的呢,就当是消遣了。
    只是这游戏由谁主导起了点争执,最后两人打了个赌,两人走到路对面,若曾荣不曾移步,则由李漫出银子也由他主导,反之,若曾荣离开,则由顾砭追上去也由他出银子。
    谁知两人正要过马路时,王梵来了,还没来得及弄清楚状况的王梵很快就被顾砭和李漫拽着往前走了,因为彼时曾荣也突然迈开了脚步。
    这三个人正要追上曾荣时,曾荣推开了一家书肆的大门。
    见此,顾砭和李漫均停下了脚步,相互对视了一眼,笑了。
    方才他们看曾荣的打扮,应该就是一市井小民,不像是哪位大户人家的丫鬟,更不是什么小家碧玉,一个连茶楼都不舍得进的人居然推开了书肆的大门,这意味着事情越来越好玩也越来越有趣了。
    “什么情况?”王梵见这两人笑得颇为诡异,问道。
    顾砭和李漫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王梵也很快抓住了重点,这种事情他们三个以前也做过,只不过多半是戏弄戏弄那些蠢笨的丫鬟和没有自知之明的穷人。
    于是,三个人很快也推开了书肆的门。
    见曾荣并不是进书肆瞎逛,而是真的在看书挑书,三个人更奇了,因着怕惊扰到她,三个人均在一两丈远一边假装挑书一边留意着她,曾荣彼时一心挑书看书,不曾发现自己被人围观了。
    直到曾荣挑了几本书要离开,王梵三个才凑了过来,彼时,王梵的确觉得她有几分面熟,所以才会脱口而出要为她付书钱。
    只是三个人均没有想到,曾荣会这么高冷,都没正经看他们一眼就拒绝了,且只吐出了短短的两个字,“不必”,这也太反常了吧?
    难不成她没有看出他们的身份来?
    还是说,她有足够和他们对抗的底气?
    可这两条哪条也不对不上吧?
    顾砭和李漫正面面相觑时王梵追了上去,这时的他隐约有几分猜到了曾荣的身份,一是曾荣的年龄,二是旁边的茶楼。
    而他之所以记得和曾荣的这一面之缘则是借助了王棽的提醒,说曾荣是欧阳霁的同乡,欧阳霖和欧阳霁貌似很欣赏这位同乡。
    为此,王梵才想起来有一次和顾霖不欢而散时正好碰上两个小丫头子,彼时顾霖的随从要为那个女子付账,好像说的就是什么同乡不同乡的,因着这句同乡,他还特地看了那个女孩一眼。
    也正因为这一眼,他才觉得曾荣有几分面熟,只是一时没敢确认。
    不过曾荣这刚硬的拒绝以及后来的漠然离开倒是让他确定了几分,所以才追了上来。
    “这位公子,不好意思,我们并不认识,还请公子莫要为难小女子。”曾荣见对方堵在了门口,只得顿足。
    “你是不是在。。”话说到一半,王梵意识到不对,忙改口道:“你是不是在旁边的茶楼喝过酸梅汤,我对你有印象,姑娘,都说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也算是熟人了。”
    这时的王梵并不想太早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换了个说辞,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眼前的人上一世和他妹妹有莫大的渊源,早就认出了他。
    “公子想必也是大家出身,这么为难一个蝼蚁般的我您觉得合适吗?”曾荣看着他背后的大门说道。
    “这怎么是为难,我们只是想帮你,喏,你的书。”顾砭拿着那本琴谱过来了。
    “几位公子若真有这善心,我想南市那边会有很多需要你们帮助的人,至于小女子我,就不劳各位费心了。”
    南市是京城的贫民区,那边住了很多最底层的手艺人和穷苦百姓。
    “小姑娘,能不能问问你是哪家的千金?”李漫开口了。
    冷眼观察了曾荣近一刻来钟,他发现这个女孩子尽管衣着比较寒酸,但身上的气度和气韵却一点不差,言谈举止也颇为得体,因此他判断曾荣不是大户人家小姐的贴身丫鬟就是乡绅之家的小姐,所以才有机会进学也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什么的。
    “这位公子,恕我无可奉告,家父只是籍籍无名之辈,说出来你们也不认识。”
    曾荣说完,见王梵仍没有让道的意思,正要转身去喊小二来帮忙时,可巧外面有人推门进来,曾荣趁王梵挪开之际先一步出去了。
    还好,这三个人并没有跟上来。
    不过为防万一,曾荣没有回绣坊,她怕对方会打发身边的小厮跟着她,因此,思索再三,她进了徐府。
    昨晚回家曾华告诉她,徐家的课业是申时结束,她想去接曾华一起回家,顺带看看她和徐家的这些小姐妹们相处得如何。
    原本曾荣是不想去见老夫人的,为此进了大门后她特地没进二门,而是拐到西边跨院那,家塾就在这边。
    谁知好巧不巧的,路过外书房时,迎面和徐鸿撞上了,曾荣先屈膝行了一礼。
    得知曾荣是来接曾华的,徐鸿倒也没说什么,他几天前就从妻子那得知母亲让那个六岁的小姑娘来附学了,对此,他们夫妻原本均无异议。
    不管怎么说,对方毕竟是儿子的救命恩人,且才刚六岁,曾荣又忙着去绣坊做工,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委实有些不妥。
    只是前两天,白氏突然拿着几个荷包找到妻子,说妻子是真正的书香世家出身,请她帮忙评价一下那几个荷包。
    杨氏虽不解白氏的用意,但看白氏如此郑重,也接过这些荷包细细审视了一遍,给出的评价是绣荷包之人应该是位饱读诗书的女子,且家中应该是遭遇过重大变故,否则不会有那些带有禅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