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6章 采访
    大幕拉开,徐乾施施然的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走了出来。
    只见他面容俊逸,嘴角略微翘起。
    “徐乾!”
    “徐乾!”
    呼喊声又继续响起。
    徐乾走到舞台中间,然后礼貌的向主持人打招呼:“涵哥好,各位主持人好。”
    现场立即又响起一阵掌声,连绵不绝,让人惊叹!
    “哈哈,你总算出来了,相信观众已经等急了。”
    涵哥道。
    接下来涵哥开始提问:“徐乾你已经成功导演了两部电影,是什么让你走上导演这条路的?”
    徐乾笑着回答道:“是兴趣,我对导演很感兴趣,因为感觉导演很伟大,似乎就是在创造一个世界!”
    涵哥点点头。
    他接着问道:“你的第一部电影《那些年》就打破多项纪录,《我的少女时代》更是打破内地影史纪录,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能屡创佳绩?”
    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
    因为像徐乾这样能够第一部电影就能够成功的导演不少见!
    咯是像他这样第一部电影就能取得这么高票房的人可不多见,甚至是绝无仅有。
    因此许多人对他都羡慕嫉妒恨,同时也是非常的好奇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徐乾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认真拍摄,找准定位,做好调查。”
    涵哥感觉徐乾说的也太言简意赅了。
    “能具体说说吗?”
    涵哥问道。
    “所谓的认真拍摄,就是认真做好前期准备,拍摄的时候精益求精,首先演员的演技要过关,其次导演能够合理的控制局面等等。”
    “所谓的做好调查就是先调查影片的试用范围,我拍摄的两部电影都是青春片,这些电影基本上都适用于80后和90后,因此我也会尽量拍摄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
    涵哥点点头道:“别说是那些80后和90后,就连我这个60后都对《那些年》产生了共鸣!”
    徐乾继续道:“所谓的做好定位,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分,我知道自己拍摄的商业片,因此尽量迎合观众,尽量的通俗易懂,而不是“求险”,“求奇”。”
    其实徐乾觉得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故事方面。
    商业片几乎是爆米花,让人欢喜让人忧就行。
    而文艺片则不同,他们更注重人性,更注重史诗,希望以小见大,任何一件事都要引发出无数的大道理,然后给人以警醒。
    其次是人物的性格,商业片的人物性格并不突出。
    而文艺片的人物性格则非常的极端,非常的疯狂,因为性格越极端,越疯狂才能越凸显出人性!
    涵哥对徐乾的回答有些意外。
    因为即使现在许多导演都拍摄商业片,却也不会有这种“我拍商业片我很光荣”的想法。
    许多导演内心里都想拍出一部史诗巨著,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大师梦呀!
    。。。。。。。。。
    徐乾内心里对于文艺片倒没有什么偏见,毕竟他也喜欢看《霸王别姬》,《东邪西毒》!
    他觉得文艺片和商业片都有存在的必要。
    你不可能总看爆米花电影,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看一些文艺片震撼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文艺片也不是没有市场,这可是许多文青的最爱呀!
    同样的你也不可能总看文艺片,不可能每天都震撼自己的心灵,一个月震撼个一次也就够了,再多就不值钱了。
    徐乾觉得商业片和文艺片得有主次之分。
    很明显,商业片应为主,因为它符合大众审美,能够保护市场!
    文艺片应该依附商业片而存在。
    。。。。。。。。
    涵哥是那种想问就问的主持人,他对徐乾道:“徐乾你也应该算是学院派吧,我记得学院派的导演通常都喜欢拍摄文艺片,怎么你却与众不同。”
    徐乾的确算是学院派!
    因为他是燕京电影学院的学员!
    说实话,他都已经快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身份!
    这个身份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
    曾经的燕京电影学院以他为耻辱,现在却反过来。
    当然燕京电影学院也不会对他卑躬屈膝。
    毕竟燕京电影学院这些年来可是走出了无数的大导演,大咖!
    比如说陈玄礼!
    相比他们,徐乾现在取得的这点成就虽然辉煌,却也不至于让电影学院跪舔他。
    当然,虽然没有跪舔徐乾,却也保留了他的学籍,毕竟是电影学院走出去的。
    。。。。。。。。
    至于为什么说学院派喜欢拍文艺片?
    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个,第五代导演做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以陈玄礼为首的第五代导演可是开创了一个所谓的“大师年代”!
    那些大师的确拍出了一些令世人瞩目的作品,这些大师或揭露社会阴暗,或反应时代变迁,他们一个个都是十足的斗士。
    当然这些影片也有不好的一点,就是光揭露黑暗了,光说“中国丑陋了”,却没有希望,没有光明,这也导致在现在有许多网友对这些大师吐槽不已,认为他们是在损坏中国的形象!
    当然这些评论是有偏颇之处的,因为没有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上思考问题,若把自身放在那个年代,未必比那些大师做的更好!
    这些大师有功也有过,到底还是做出了一番成绩。
    相比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什么玩意?”
    他们也拍摄文艺片,却大多追求“极致的变态”,“追求个***”,过分表达自我。
    这也造成了他们险些就把中国市场给玩坏了。
    当有人批评他们的时候。
    他们还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姿态,用藐视的眼光看着其他人:“你们不懂我!”
    “你们是low逼,看不懂我的电影!”
    估计他们就连自己都看不懂自己的电影!
    显然他们有了一个很错误的认知!
    那就是看不懂的片子就是文艺片!
    其实不是这样的,文艺片不是这样的狭隘!
    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让许多人对文艺片产生了歧视,乃至于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