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9 章
    张禄他原以为会被穰侯送给他家的后辈,可能他就被迫站了楚国阵营,这样不管他做没做什么,将来在秦国为官都是一个污点。
    在他看来,秦国内现在势大的楚系势力迟早会崩散的。不可否认穰侯是真的有能力,不然也不会让秦王忍让他这么多年,可穰侯骄奢太过,已经拿自己的利益凌驾于秦国之上了,不是长久之道。
    现任秦王能忍,可他毕竟年龄大了,他的继承人可不一定会忍下去。他早就听说秦国太子与丞相不和,一旦太子继位,穰侯识相点就交出权利,尽早离开秦国,不然当年的商君就会是将来的穰侯。
    只可惜就他来的路上所见,穰侯似乎虽然察觉到了危险,但是却没能舍得下权利,反倒是愈加抓住权利不放了。这样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啊。
    而他一旦被视作穰侯这边的,不论是劝说自信多疑的穰侯的难度;还是改投秦王这边,被视作反复小人,想要爬到报复曾经侮辱他的魏国丞相魏齐的地位都非常困难。
    但是好在情况不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穰侯喜欢的是一个秦国公子,但是让他免于两难之境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他对于这位小公子起始好感度相当不错。
    虽然糊里糊涂的到了秦国,远比他预计的要早不少,但是有许多秦国消息也的确是在秦国内部比较好打听到,比如这新种植的东西和农具。
    他在回来的路上虽然不能到处走,但还是看到了不少的新东西的。难道这些就是秦国有底气年年出征的原因吗?还得再去看看才好。
    幸好那位异人公子没有说让他不能出去的意思,这么算来,只要应付应付小孩子的话,好像还不错。
    但是一段日子之后,张禄发现这个孩子要比他原以为的力量大多了。暂且不提这庄子在外面人数不少的侍卫将士牢固的保护着这个这个孩子,就是他平常见的人,地位也大多不一般。
    从治粟内史到丞相穰侯,从少府令到秦王嬴稷,这段时间都陆续来过,都对这个孩子亲切有加。如果是因为安国君?可是据他所知,安国君并没有如此受宠啊。
    一有时间就在外面晃荡的张禄,终于将注意力投向了一直就在眼前,但他从来没放在心上过的孩子身上。
    异人对于自己这位先生在想些什么并没有放在心上,虽然叫着他先生,他似乎也懂得很多的样子,但是对他来说这位就是家长送给他的工具人而已,和后院中被送来打下手的工匠之流并无不同。
    听了一段时间的魏国风俗,又将最近新弄出来的打谷农具交给治粟内史,让他们自己去调整之后,异人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可以去找张禄来解答自己的疑问。
    “先生说过,魏国地处中原,交通要道,有许多学者游学都会经过魏国。这是我秦国地处较为偏远的西地难以比拟的。”,虽然我好像也没听说魏国有留下过什么靠谱的政策人才,任由他们经过然后就走了吗?简直浪费。
    “但是齐国呢?齐国和我秦国,一西一东,为什么他们能有这么多学者。明明论起来,在我秦国为官的六国之人,比起齐国要多多了。为什么我就没见过几个学者呢?甚至连游学的学子也很少呢?
    我们秦国明明那么好!百姓淳朴,官吏负责,吏治清明。哪有他们说的那样是蛮夷之国啊!”异人越说越生气。在他心里他的祖国千好万好,他们既不了解,凭什么指责他们啊。他想起之前在咸阳城里遇见那个对着秦人一副看不清样子的学子就超级生气的。
    不过他和那种搞不清楚状况的人才不一样呢,他是讲证据的。既然不了解,那就去问了解的人。如果有不如就加强自己,如果有优点,就要把优点砸到他们头上,让他们知道是我们比较强,要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张禄看着眼前这气鼓鼓的孩子,有些触动。这么小的孩子都会知道维护自己的国家,那些大人物怎么就看不清呢?还不如这么一个孩子。只可惜他的国家现在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了啊。
    不过,张禄为异人讲了东方六国视秦国为蛮夷之国的原因,和齐国学风浓厚的稷下学宫,算是给他之前讲的那些内容打个补丁,以及做个测试。
    “东方多是周朝时姬姓诸侯或是上卿,自认出身高贵。秦国立国之初不过是因养马有功而得封西垂之地,又长时间与西戎交错相居,多受戎人影响,少与东方交流,时日渐长,虽然秦人与西戎都视对方为敌,但多少带上了对方的风俗。再加上秦国以实务为要,所以六国都有些看不起秦国,认为秦国缺少礼仪教化。”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张禄自己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到秦国来的。总览秦国历史,那些在秦国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里面,也大多是六国遗珠,因为在六国得不到重用才来秦国试一试的。
    “齐国有最大的学宫,稷下学宫,学风浓厚,氛围自由,有大家讲学,求学者甚众。甚至可以说稷下学宫是所有学者心中的圣地,诸子百家都能在此发声,求真辩礼。而且齐国上行黄老之学,民间相当自由。与之相对应的,秦国奉行法家,治国严厉,六国学者在此难以发声,自然不喜秦国。”
    看着眼前若有所思的异人,张禄不知道心里到底在期望些什么?不过是个小孩子,能想到什么呢。张禄想要换个轻松一点的话题,比如说要不要一起出去秋个猎什么的时候,异人忽然开口了。
    异人仍旧是皱着眉头,好像有几分不解和委屈的样子,言辞到是犀利的很,超出了张禄的意料之外。
    “六国的学者多,所以他们说我秦国如何坏,信的人多了,我秦国在天下中的名声就坏了,对不对。他们的声音大,传的广,把我们秦国塑造成坏人,他们就理所应当的成了好人,有了秦国作为靶子,他们就可以以对付秦国为理由做任何事情,以此为遮羞布吗?”
    咳,虽然异人看秦国滤镜深厚,但是某种程度上好像也没错啊。张禄看着越说越生气的异人,觉得有点有趣。想到了又如何呢?六国封锁之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是结果确实如此,这许多年下来,秦国虎狼之国,不通教化之事早已深入人心,游学者都会下意识避开这里,甚至秦国自己基本上都是这么看自己的,又能如何改变呢。
    张禄眼角忽然扫到一片衣角,抬眼就看见秦王站在不远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听到了多少。张禄正要起身行礼,秦王摆手阻止了,示意不必打扰异人。秦王眼神仍旧看着若有所思的异人,似乎有所期待。
    异人没注意周围的事情,他只是在努力理清心里的思绪,把想到的事情小声说出来。他对这样丧失发声权的现状感觉非常不安,如果能改变就好了。
    “学者,学宫,知识,礼仪。大家信任学者,知道的多,明白对错,教化。交流,竹简,文字,礼仪,周礼,‘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吸纳。”
    学者多声音就大,学宫能吸引学者来,民众信任学者是认为他们知道的多,有知识。如果百姓也明白对错就不容易被迷惑,教导百姓?儒家教化?不,儒家和法家现在对立的挺严重的,一个国家可以有讨论,但是不能有分裂的两种声音。没有那么多老师,自己看呢?各家典籍,吸纳有用的,竹简能记载的信息量太少了,文字太复杂,要有更好的载体才行。秦国要有自己的礼仪,脱胎于周礼也不要紧,不能被六国牵着鼻子走。
    秦王看着自言自语着短句的异人,有点无奈。他不准张禄打扰异人,是希望再听一听异人的见解,但是异人说的这样的短句根本没法理解啊。
    看着异人好像开始逐渐混乱,秦王咳了两声提醒异人自己在这里。这还是个孩子呢,虽然的确偶有透彻之语,但还不至于要一个孩子来考虑这些事情。虽然希望他有所启发,但是钻牛角尖就不是他所希望的了。
    哎,可惜了。异人的年纪太小了,他年纪大了,可能看不见他入仕之后的情况了。不过好在他和太子关系不错,等太子继位,他应该能很好的辅佐太子吧。
    至于将异人立为太子这事情秦王想都没想过,一是他和异人年龄相差太大,等到他死异人继位,又是一个主少臣壮的情况,和他当初一样,到时候异人想做什么都难,没有这个必要。
    二是就他和异人相处,及下面报上来的情况来看。异人虽然颇有才华,对外人还能够较为赏罚分明,但是对亲近之人太过心软,对于亲人完全没有戒心,要是他继位,国内都不知道是他掌权还是太后掌权。
    三是和楚国势力太过亲近,他这一朝,楚系势力已经可以说是巅峰了,再继续下去,楚系就是下一个田氏。但是他还没找到能代替穰侯的人,穰侯暂时还不好动。等到他一死,太子大可杀穰侯一系立威,正好可以坐稳王位。
    ※※※※※※※※※※※※※※※※※※※※
    张禄对于秦国、齐国、稷下学宫的评价信息来自于它们对应百度百科,有修改总结
    我真的觉得悼太子不死的话,秦昭襄王不一定会对大功臣穰侯动手,毕竟穰侯对他,对秦国的功绩真的很大,就像商鞅之于秦孝公。虽然结果可能也和商鞅差不多,等太子继位,联合被穰侯压制了很久的秦国宗室,给他一个造反的理由,然后大威胁没了,太子王位也坐稳了。
    都是悼太子死太早,而安国君立为太子太晚了,位置不稳的锅。
    题外话:最近剑三新赛季,四个图三把大刀,我哭了两天了。西山居杀人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