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走进不科学 第1053节
    按照原本的计划。
    今天吴几康有个关键会议要参加,关系到目前109机的部分研制规划以及短期成果。
    但在得知老郭他们要开展雷达测试后。
    他便主动推掉了这个会议,选择留在了所里。
    一来气象多普勒雷达的零部件比较特殊,涉及到了109甲机的存储设备。
    虽然那台109甲机只完成了一半、并且组织上已经决定重新组装一台新设备。
    但作为109机研发的负责人,吴几康还是挺想知道那个存储模组能否正常运行的——毕竟这种实战以前可没机会遇上。
    二则是……
    如果气象多普勒雷达真的能取得预期中的数据,那么今后计算机所估计少不了协助模拟的情况了。
    因此无论于情于理,吴几康今天都必须要关注这个项目的进展。
    怎么还不来呢……
    就在吴几康略微出神之际,他身边的电报员突然拔高了声音:
    “主任,电报来了!”
    吴几康连忙回过神,朝设备看去。
    果不其然。
    此时的电报机上已经开始打出了全新的电报。
    并且不同于此前那封有关多普勒雷达的电报。
    这次221厂传来的是纯粹的气象数据,没什么保密必要。
    这些数据内容上并未过多进行加密,可以直接解读。
    因此很快。
    大量数据便被汇总到了吴几康手里。
    吴几康迅速带着这些数据来到了同楼层的机房,也就是一间面积100多平米,安置有104号计算机的库房。
    104机的主体足足有六十多平米大,显像屏大概五十多块,大小和后世的平板差不多。
    此时此刻。
    五十多块屏幕前都坐着一位表情正式的计算机操作员,有男有女,年纪都在二十多岁上下。
    他们是国内最早一批……也就是58级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院校正是中科大。
    如果徐云能够飞到这里和其中某位短发的女同志摆个把子,他还能成为后世科大数学系某位教授的义父……
    “小林,小王,小陈,来帮忙发一下数据!”
    带着首批数据进入机房后。
    吴几康快步走到左前方的几位组长面前,分发起了各自的数据,并且对众人嘱咐道:
    “大家拿到文稿后就可以开始导入数据了,你们的任务事关重大,切记要务必谨慎,千万不能犯错!都明白了吗?”
    台下很快响起了一致的回答:
    “明白了!”
    吴几康则依旧沉着脸,看起来很严肃。
    其实吧。
    考虑到这次录入的数据很多,个别数据要是出了错误其实不会太过影响最终结果,因此上头还给了一个3%的容错率。
    不过吴几康并没有把这事儿告诉几位操作员,怕他们会因为放松而出现意外。
    几分钟后。
    每位操作员的手上都拿到了相应的数据,并且开始进行了导入。
    早先提及过。
    老郭他们原先仪器采集到的数据有五百多组,但后来经过叶笃正的计算发现这些数据完全不够用。
    想要完成气象模拟,必须要多出十万倍才可以。
    也就是需要的数据足足有五千多万组。
    不过这只是计算需要的数据,导入的工作量并没有这么多。
    因为在经过静电分析和x双波段这两个关卡后,这些数据会被归类到一个更规范的区间:
    这个区间大概一小时刷新一次,其中雷同的数值会被叠加,通过光电转换元件的电信号直接进行录入。
    因此传到吴几康他们手中、需要纯手工导入的数据远远没有五千万组那么多。
    以兔子们第一台气象多普勒雷达为例。
    国内第一台气象多普勒雷达型号叫做714sd,它单次采集的数据多达1400万组,周期十五分钟一次。
    不过在真正计算的时候,电转换元件过滤了98%的雷同数值。
    所以真正需要人工导入的数据也就小几十万组罢了——注意,导入和计算是两码事,实际计算的数据依旧是1400万组。
    眼下5000万组数据虽然看起来多,但真正需要手工录入的大概也就百万组上下。
    如今机房内有五十多个人,每位操作员实际上要录入的数据差不多是三万组左右吧。
    真·日更三万。
    接着很快。
    众多操作员便开始输入起了数据。
    “气温26.7c……”
    “湿度27%……”
    “经向风18.5m/s……”
    “散射辐射220w/m^2……”
    很早以前提及过。
    不同于后世计算天气时的wrf、wrf/chem、wrf-cmaq等一众模型。
    此时的气象学依旧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
    因此即便有茫茫多的数据,也仍然只能通过解大气方程的方法进行预测。
    也就是此前说过的将地球表面格点化,然后将各气象要素的值进行插值运算,得到未来某一个时刻的值。
    因此实际的模型推导还需要叶笃正他们那边进行,中科院的这台104机主要是把各种数据拟合成更精确的参数而已。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
    加工成半成品?
    当然了。
    这个年代虽然科技比较落后,但终究脱离了近代史早期。
    加之计算机所也好歹是兔子们最前端的一处技术中枢,因此此时104机倒也没原始到特别凄惨的地步。
    目前104机虽然还是脱离不了解方程的局限,但它使用的算法……或者说思路其实还挺特别的:
    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覆盖了6层垂直高度,decoder只有两级。
    更关键的是……
    它的数学本底机理,出自华罗庚老爷子带领的数学研究所。
    没错。
    华罗庚。
    因此虽然依旧是暴力破解计算。
    但在数据充分的情况下,104机模拟的还算很顺利。
    就这样。
    每间隔一段时间,便有一批数据从221厂传送至计算机所。
    计算机所的操作员则对数据导入,104机用老爷车般的算力缓缓产出着结果。
    ……
    八个小时后。
    一份厚达五厘米的数据结果正式出炉。
    原本零散的大气粒子数据被归类成了各个时域的参数、风场、气压场、密度场等众多更详细的模型。
    紧接着。
    这些数据被通过加密方式传回了221厂,最终来到了叶笃正和陶诗言的手里。
    至此。
    整个气象推演也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那就是气象中心的……
    人力修正与推导。
    “诸位同志。”
    一处临时搭建的大型帐篷内。
    叶笃正与陶诗言看了眼面前的众多同事,彼此对视一眼,只听叶笃正说道:
    “一个星期之前,我们的计算结果很遗憾的失败了,原因是数据的量级不够,我们低估了大自然的神秘。”
    “但在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量级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汇总成了我面前的这份参数文件。”
    “原本首都的竺可桢老先生提出过将这份文件交给首都气象局处理的想法,但被我拒绝了——这一次是我们221厂气象中心雪耻的机会,谁都不能和咱们抢!”
    “为此我还在厂领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是这次再计算失误,包括我在内,所有参与数据推导的人全都立马去畜牧副业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