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章
    坦白说他不具备研究一手史料的能力,曾经在微博上晒出证件,宣布自己正式在哈佛大学入职成为研究员。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很快遭到群嘲。有人指出高晓松老师的职位既不发薪水也不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属于哈佛大学的编外人员。
    李诞曾在《十三邀》对马、晓、康的能量频率排序,这种能量主要体现在言语的压迫感和侵略性,高晓松性格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反叛。
    按马东的说法,蔡康永如水,高晓松则是斧子。观点激进,经常从局部的事实得出尖锐的结论。侵略性强也门户大开,让他的言论迅速引起注意。
    但偏见,也容易招来相反的偏见。
    高晓松还是那个高晓松,他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看《晓说》的时候,还叫人家有趣的灵魂,现在叫人家滚粗的公蛆?
    喜欢和不喜欢他的人,会划分得特别明显,宁远比较喜欢的是讲个人经历的几期。比如在《朝花夕拾》那期讲到他二叔的传奇人生,《恋恋风尘》那期讲他跟老狼的校园民谣往事。
    有生动的细节,有生活的温度。
    招人厌的地方,也是他太过个人和自我。
    有一次《奇葩大会》微博大v,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上节目。说自己那时候没去过美国,为了能消化脱口秀里的各种梗,只能下笨功夫。
    高晓松接茬:那你为什么不去?
    谷大回答:没钱那个时候。
    高晓松:……
    对高晓松来说不会预设有人会因为没钱出不了国。抛开对人的好恶,就事论事谈,高晓松说的话对吗?
    所谓偏见就是,它有它的道理,但它很难做到公允和全面。
    吐槽国人节奏感差,对音乐感知能力差。去西方体育场里看球,人家打call可以打很复杂的节奏。
    维族兄弟玩乐器,信手拈来;汉人学乐器,就跟学数学似的。汉族在能歌善舞这一单项上排名倒数第一,整个边疆地区全部能歌善舞,越往中间越不行。
    果然节目播出后招来不少反对意见。比如歌手龚琳娜的老公老锣就非常气愤:谁说汉人没有乐器?谁说古代不重视音乐?
    曾侯乙的墓一个王,在坟墓里没有带别的,就带了两个乐队。不光有编钟,还有笙。
    你说那个时候音乐重要不?肯定有它的意义,天哪,2500年之前那个编钟已经有十二音阶。
    老锣是什么人,从事音乐创作20多年来的一个德国人!
    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音乐家,无意于评判孰对孰错。但一个不变的准则是兼听则明。不必把高晓松说的一切都当成真知,也不必对他的偏颇口诛笔伐,毕竟对不对不是由他说了算,我们每个人心中还有一杆秤。
    比起高晓松说错了什么,更需要警惕的是滚。
    一句每个人都能说出的常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这也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常识。
    说错了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高晓松因为说错就必须“闭嘴”“滚”,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失去说话的权利。因为归根结底,你总有说错话的时候吧?
    有人说高晓松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凭什么半瓶水叮当响。且不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历史,理解历史。就试问你以为一个人具备了专业身份,就会免于攻击了吗?
    前几天易中天被自称乾隆后人的男子投诉,只因为他说乾隆是王八蛋。
    他们全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专家和大拿,但在反对派眼里专业可以随时打翻在地,然后审判和揪斗他们的原罪。
    说白了背后的争论,无关事实与专业,只有党同伐异。
    真正的知识从来不害怕反对和交锋,相反只有在不断的批评和指正中,知识才会革新和进步。
    但你看无论是骂北岛的人,还是高晓松直播间下的评论,可有半点基于问题和逻辑的探讨?可曾就事论事指出过究竟错在哪,正确的又该是什么?
    只有复读机的谩骂,以及谩骂背后的目的消灭异端。
    当一种观点需要消灭其他竞争性观点时,事实上就宣告自身的贫穷和虚弱。
    错误的观点不会消灭正确的观点,不允许错误的存在,才会让正确因为缺乏讨论而被荒废。
    今天总爱说平庸的恶究竟是什么意思?
    由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汉娜提出,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今天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观点,被当时德高望重的阿伦特提出会获得一片赞赏,相反大众几乎要将她赶尽杀绝,学校要她停课。
    政府派特工威胁,还说她是辱犹分子。读者的来信一封接一封,全都不堪入目。
    按照当时来看,所有人都觉得汉娜错了,错了就该被抹杀?
    那么正确永远无法存活到成为正确的那一天。
    我们总是容易根据自己的感情、立场去评判是非。说实话,这太正常几乎就是人之本能。
    但平庸之恶,不就是每一个普通人所犯下的吗?
    与恶魔无关,甚至与作恶的动机无关,人只是沿着自己的惯性,就可能滑落恶的深渊。
    如何制止平庸的恶?
    只有独立思考!
    现在都太容易被带节奏,太容易就陷入他人的煽动中。一旦出事情,大多数人不是先追查真相,而是先宣泄情绪。
    我们总是急着站队、急着人云亦云地发表意见,而不是独立思考、冷静辨别。感情变得越来越廉价,离真相却越来越远。
    身边有各种角色的人,每天都在说服我们自己,让我们支持他的观点,以至于可以帮助他完成一些事情。
    这并无对错,可是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生命价值观这件事,要做反煽动,反被洗脑。”
    低水平的认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总是被煽动性的言论洗脑,这些只会让一个人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这个时代在喧嚣的舆论中,拒绝标签效应,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用情绪代替思考,被感情轻易冲昏头脑。让子弹飞一会,别急着下结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