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专业化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宁市本地已经无形中把李海峰的新锐服饰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甚至可以说是城市的名片。
    被搅局的少儿模特比赛重新开始了,这次虽然报名人数不多,但还是江宁市本地最为盛大的事情,现在不少城镇也在举办自己的少儿模特比赛。
    “峰哥,童装这边我已经很难再接单了,除非可以马上把厂房扩大四倍,人手增加五倍,可能保持一天五万件的产量。”
    东旺表示很为难,因为他无法再承担那么多的订单,四条生产线就算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作,最高产量也只有八千件童装。
    而此刻新锐童装的需求量已经到了每天要为全国各地提供将近五万件童装,仅仅是童装而已,李海峰的野心可不局限于童装。
    “这样吧,你们这边先处理江宁市周边的订单,我试着联系其他服装厂加入,不会分薄你们的利益。”
    李海峰向东旺服装厂的高层们都许诺了,要是在这个赚钱的节骨眼里出卖这群人,估计会引起不小的争端。
    但江宁市目前也只有这么一家专门生产童装的服装厂,而且产量在段时间里也很难再提升,必须在扩大生产之前,把一部分订单交给其他服装厂处理。
    好在之前就让阿狗跟江宁市周围的小服装厂联系,让他们完成这些过于庞大的订单,1988年的时候,异地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原料市场有绝对优势。
    所以李海峰的计划也只能让周围的服装厂加入其中,可以分享其中的利润,几乎在国内服装品牌中,没有如此庞大的需求量。
    其他国产品牌有自己的服装厂,或者值得合作的代工工厂,而且市民对这些国产品牌的需求比较小,要等到千禧年后才有如此的热衷。
    但李海峰通过一系列事件,把新锐服饰的品牌影响力给提高了,现在可是全国知名的服装品牌,市民们对新锐服饰的需求也十分巨大。
    揭发黑幕其实也是李海峰的营销行为,虽然其中目的性是很强的,但是真的要对那三个混蛋做出一些警告,以及净化整个媒体环境。
    李海峰除了在江宁市本地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声之外,其他地方的报刊都纷纷争先抢后地报道他揭发黑幕的事情,其中全国最知名的几家服装杂志,主动对接了新锐服饰。
    也就是李海峰不用花多少钱和精力,就直接获得了知名杂志的广告页面和展示位置,为接下来的全国布局做好准备了。
    江宁市和湘北市两个地方加起来,也不够满足李海峰的野心,必须确保自己的新锐服饰可以在全国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来扩张。
    不过目前还是需要先处理产量的问题,新锐服饰已经扩大了经营范围了,除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童装之外,运动和休闲这两大服饰分类,也已经在计划之中了。
    李海峰亲自约见了阿狗邀请的服装厂厂家,必须让这些人一起动员起来,帮助自己把新锐服饰的产量提高到可以应对全国市场。
    但谈判现场不是很融洽,因为不少厂家之间有利益纠纷,所以他们坐在同一屋檐下就等于点燃了一把火一样剧烈,第一时间就是在掰头。
    “哟,你们也来了,上次抢了我们的订单还不够吗”
    “什么叫做抢了你们的订单?人家知道我们生产的衣服价廉物美,加工又快速,哪像你们这样矫情!”
    “要不是你们抢了我们的订单,我们至于把价格抬高吗?都怪你们!”
    ......
    一场茶话会瞬间成为了一场骂战,没有人愿意把订单分享出去,都想凭一己之力拿下新锐服饰的所有订单。
    但是他们都还不知道订单的庞大,足够让一家工厂在短时间陷入一种绝望的生产中,他们的规模都不如东旺服装厂,却狮子大开口。
    “好了,这个事情我说两句吧,大家是来求财的,不是来受气的。”
    李海峰不得不把自己刚买的周刊卷成一卷,做成一个原始的扩音器来让这些小服装老板停止争吵,他们都不知道目前的蛋糕有多大。
    阿狗不得不在茶话会上大吼大叫,重复着李海峰的话,但场面也是要等十几分钟后才彻底安静下来了。
    “现在我需要的是一群朋友来帮我处理手中过多的订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很感谢朋友们赏光到此。”
    李海峰继续发挥自己的口才,目前很多情况都是靠自己的口才才有反转的可能,现在还是需要安抚人心。
    一群相互仇视的服装厂老板,要不是现场还有李华峰和阿狗,估计早就打起来了,不过他们各自都清楚新锐服饰的订单可是一个大头,所以只是停留在嘴上的战斗。
    “但是我知道的是,目前在座的各位情况,你们都是小鱼小虾,不可能包揽我的全部订单,实话告诉你们吧,我现在还有大概两万件的缺口。”
    “但是我说的是日产量的缺口,全江宁市我都找不到一家可以接受如此庞大订单的服装厂,就算分给他一半也做不到。”
    李海峰故意把产量给说少了,因为还需要时间把分类做好,不是把所有的订单平均分给这些小型服装厂,而是需要知道他们擅长的类型再进行订单分配。
    在场的服装厂老板听到两万件的日产量都震惊了,因为一个国产服装品牌的订单很少能够做到这样的需求,要是仅由一家来做的话,肯定受不了。
    大家都知道李海峰这次召集众人到来,是打算份一点肉给他们吃,否则他们彼此之间只能继续争抢有限的订单,两万件的日产量无疑是可以满足他们的生存。
    “而且我明白未来市民经济对服饰的要求很高,竞争更加激烈,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我们先在新锐服饰的订单下,学会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可以吃饱。”
    李海峰把利害关系摆在众人面前,必须让他们选择彼此合作,而不是再给彼此添加麻烦,之前的申请必须要有个了结。
    茶话会上,之前相互仇视的服装厂老板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