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章 集体智慧
    最让周渝生羡慕的,还是牧浩洋与陆雯的感情。
    别看两人都快五十岁了,平常生活中仍然跟刚结婚的时候一样,不但感情好,还有很多共同话题。
    只是,周渝生并不知道,牧浩洋与陆雯是聚少离多。
    见面机会少,在一起的时候自然非常亲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陆雯也已晋升为陆军中将(二炮解散之后,陆雯所在的导弹部队并入陆军)。这是技术类军官的最高军衔,陆雯是陆军中最有名、也是最忙碌的高级技术军官。
    只是,她的主业不再是研制弹道导弹。
    二零二九年,在钱仲泰的提议下,时任国务院总理的黎平寇批准成立了“理论与基础物理学研究中心”,并且由陆雯担任总负责人。该中心在名义上,负责管理所有由国家资助的高端科研项目,比如两座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实际上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与基础项目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成立该中心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国的理论物理学水平。
    必须承认,该中心的地位远在其他科研机构之上,而且很快就获得了成果。
    二零三零年,典誉清以《引力场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为获得该项提名的第一位中国籍物理学家。虽然在评审阶段,因为这篇论文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遭到了众多西方学者的质疑,最终没能获奖,但是典誉清在国际物理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声誉已经打响。
    两年后,另外一位中国物理学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的是苗少凤,获奖理由是验证了中微子的超光速特性,并且在实验室中证明了由他提出的理论。
    虽然是实验物理学家,但是苗少凤是由陆雯发现的。
    说得准确一点,是陆雯最先重视他提出的理论,并且调动科研资源,让他证明了自己提出的理论。
    为此,苗少凤不但拿到了一百五十万瑞典克朗,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幕后工作者,陆雯没有抛头露面,也没有获得奖金。只是在一年之后,她就晋升为了陆军中将。
    正是如此,陆雯比牧浩洋还要忙碌。
    虽然牧浩洋平常琐事缠身,但是只要在总参谋部,他就天天回家吃晚饭,有精力的话还会陪孩子看电视。陆雯十天中有九天不在北京,就算在,也很少回家,有的时候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牧浩洋没有问陆雯为什么这么忙,也没有这个必要。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牧浩洋根本不知道陆雯在做什么。就算有机会聊天,牧浩洋也很少主动询问工作上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陆雯的工作性质,早已超过了牧浩洋的认知范围。
    只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即陆雯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从偶尔聊天中提到的事情,牧浩洋知道,陆雯主管的部门,每年都能从国务院获得数百亿的特别拨款。即便二零三三年国务院全面缩减行政开支的时候,陆雯拿到的科研经费也没有减少。
    此外,牧浩洋只知道,陆雯从事的主要是理论研究。
    事实上,这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陆雯手下,至少有四千名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很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年轻人能做什么?”吃饭的时候,提起了陆雯的工作,周渝生很是惊讶。“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有工作经验,而且现在的大学教育,也不见得能有多大收获,让他们搞高端研究,恐怕……”
    “老周,你就这么看不起年轻人?”
    “不是看不起,只是……”
    “二十年前,你也是年轻人,如果当初黄总有你这样的想法,恐怕你到现在还在某艘潜艇上服役呢。”陆雯没有特别注意语气,跟周渝生聊天,也没有必要注意,因为周渝生是他们第三个孩子的干爹。
    “陆工,你要这么说,我可没办法辩驳了。”
    “也就是说,你仍然不服气?”
    周渝生笑了笑,他很少跟女人争吵。
    “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公式的时候才多少岁,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又是多少岁?而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又有什么创新呢?”陆雯却很认真,这也是她的性格。“不可否认,年轻人确实缺乏经验,但是也更加灵活多变。理论物理学不是实验物理学,严谨很重要,可是突发其想更加重要。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能够理解,当时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认为他是疯子。搞理论的,首先就要有想像力,只有想像出来,才有可能通过实验与观察进行证实。”
    “老周,我就说过,不要跟她辩论。”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
    周渝生也笑了起来,现在不是他要辩论,而是陆雯停不下来。
    “你们这些当兵的,就是不把科技当回事。”陆雯看了牧浩洋一眼,说道,“老周也就算了,你还拿了两个硕士学位。”
    “这……”牧浩洋顿时哑口无言。
    “陆工,看来这个家里,老牧说了不算啊。”
    “我们是民主家庭,谁说得对,谁就说了算。”陆雯仍然有点不依不饶。“不怕你们现在看不起,我敢跟你们打赌,只要我们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不会亚于相对论。”
    “这么说,你得首先找到一个不亚于爱因斯坦的天才。”
    “一定要有天才才能取得突破吗?”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跟老婆计较。
    “最初的时候,我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当初我还跟你提到过,理论突破的难度超过了所有人想像,我们只有祈祷遇到一个爱因斯坦级别的天才,但是这几年下来,我觉得这很不靠谱。”
    “什么意思?”牧浩洋不得不追问一句。
    “从根本上讲,如果没有进化上的突破,人类的智慧已经到了极限。如果是自然进化的话,至少需要一百万年,才有可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即便是人为干预,比如通过基因提高智商,也需要好几百年。”
    “这么说,基本上没门了?”
    “仅靠个人努力的话,恐怕很难取得成果。”
    周渝生皱起眉头,说道:“这么说,智慧还是一加一等于二?”
    “不是等于二,而是大于二。”
    这下,两个职业军人都哑口无言了。
    “我们做了一个测试,让一万个人来估计某件物体,比如这只盘子的重量。”陆雯敲了敲面前的菜盘,“然后对得到的一万个答案进行平均,结果与实际非常接近。当然,我们用的不是盘子,而是一只不规则的金属球。”
    “这能说明什么?”
    “人类不但有个人智慧,还有集体智慧,而且集体智慧超过了个人智慧。”
    “在你主导的理论研究中也用得上?”
    “没有这么简单,不过肯定用得上。”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建立一套完整的物理学理论,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经过了数十年,在数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完善了这套理论。要想超越广义相对论,或者说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需要非常多的科学家为之付出毕生心血,也许还需要好几代人。”
    “这么说,我们得祈祷活得更久一点了。”
    陆雯笑了笑,说道:“当然,不能排除运气成分。”
    “什么意思?”
    “理论研究,不是从头做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前一套理论的全面否决。这就好比拆除一道挡在我们前方的高墙,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是如果找对了方法,也许抽掉某一块墙砖,就能使这面高墙轰然倒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能够取代牛顿的经典力学,也是找对了方法。”
    “这么说,仍然需要一位天才级的理论物理学家。”
    “当然,有天才,肯定比没有好,只是在集体智慧的共同努力下,诞生天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对天才的要求也低得多。如果有足够多的科学家从事同一项工作,如同让很多工人同时拆除高墙一样,肯定有一个能够撞上大运,找到那块能让高墙分崩离析的砖头,而我的角色,就是工头。”
    “工头?”
    “组织其他人搞理论研究。”
    两个大男人愣了一下,随即都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必须得敬工头一杯。”周渝生举起酒杯,对陆雯说道,“陆工,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你这种大学者。”
    “老周……”
    “我说的是心里话,别看我拿了几个文凭,但是跟你相比,我绝对是个文盲。”
    陆雯笑着摇了摇头,也结束了与技术有关的话题。
    “我觉得,我们应该为友谊干杯。”牧浩洋趁机举起杯子,说道,“一辈子,能有几个知心朋友就知足了。”
    “干杯!”
    这顿饭,三个人都很轻松。
    对牧浩洋与陆雯来说,至少能够暂时放下工作上的烦心事,享受一下家庭生活中的轻松氛围。
    对周渝生来说,则可以跟好友聊些平常事。
    只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他们又得投身到重要、繁忙与劳心的工作中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