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万两万三万
    去客运站的路上,怕冷风吹到那棵兰花,闰月特地买了几张报纸,连花带盆包了起来。
    坐在回青牛村的车上,闰月不经意间看见报纸上的内容,是关于君子兰的。
    报纸用了整面的篇幅,介绍的是长春的一个人把一盆君子兰以十四万的天价,卖给哈尔滨的一个花友。
    闰月惊得手上一哆嗦,差点把那盆兰花扣了。
    一盆花卖到十四万,这花比金子还贵么?
    直到闰月看到关于君子兰的介绍那段“君子兰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后来传入日本。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把此花赠送给溥仪,作为珍贵花卉种植在伪皇宫花苑中,民间少有栽培……”
    民间少有栽培几个字刺中了闰月的心。
    难怪这东西这么贵!
    既然民间少有栽培,那自己的机会可不就来了!
    她把怀里的兰花又往紧搂了搂,把报纸重新包好,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能把这花栽满自己那座山的北坡……
    闰月包花的时候,被旁边的人看到。
    就有人问“姑娘,你拿这棵是君子兰吧?”
    闰月点头认可。
    “君子兰?这花价钱可够高的,我听说普通人家都养不起。”旁边人满眼羡慕的说道。
    “不知道什么价钱,别人送的。”闰月又回道。
    “我在城里给人家做保姆,我干活那家养了一棵,好像是花了两万多块,一棵小苗还能卖到一万。
    据说还是普通的君子兰。
    姑娘你这棵是什么品种?”车上一个穿着入时的女人问闰月。
    “什么品种我也不懂,好像说是什么素冠荷鼎。”
    女人嘴巴张了张,把到嘴边的话压下去,却问了一句“你家是哪里的?”
    “卧虎镇,青牛村!”
    “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应该挺偏僻的吧?”女人一看就是个健谈的,问个不停。
    原本闰月最讨厌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谈话方式。
    又不认识,你问那么多干什么?
    不过今天闰月高兴,她想的是“别看青牛村以前偏僻,名声也不响,用不多久,最多两个月,它就会因为这棵君子兰名声大噪!”
    闰月点头默认,也不多做解释。
    旁边一个老农模样的老人家,砸吧了嘴“啧啧啧,这城里人真让人琢磨不透,你说就一棵花,有什么特别的?
    要几万块!是能当吃还是能当喝?
    它能开出金盘银盏来?
    这花也就是糊弄有钱人,把他们兜里的钱往出掏。
    放在咱们乡下,汗珠子摔八瓣挣来那几万块钱,那还不得纸包纸裹,藏到不被人知的地方,留着盖房置地娶媳妇儿?”
    一番话说的满车的人哄堂大笑,都说那个老人家没见识。
    “这可是外国进来的花?路途远着呢,以前只有皇上能看,咱们普通老百姓去哪里看去?”
    “再好它也是棵花,白给我都不要。”
    贫苦人民的钱挣得不容易,花的时候也理性。
    每一分都花到刀刃上,算计着不能浪费了。
    这个闰月理解,她上学的时候,一张发面饼能吃两天,就是这个感觉。
    所以这世上,越是有钱人的钱越好赚,他们的钱来的比较容易,花着也大方。
    越是穷人的钱越难赚,挣得难,攥得紧,花点钱抽筋拔骨,又是讲价,又是抱怨。
    问话的女子半路下了车,闰月昏昏沉沉的也不知那是哪里。
    卧虎镇是终点站,闰月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找了辆摩的,闰月直接去了大棚。
    那一大片大棚中间,有一栋是专门给闰月留出来的,她经常在那里培育各种菜苗。
    这栋棚子里的草都是闰月亲自除,不用那些工人干。
    平时很少有人来这里。
    给万山海的人参,闰月就是栽到这里边的。
    这栋大棚里的亮点,就是各种颜色的小喷壶有七八个,里面装着兑好的各种功能的药水儿。
    闰月进了大棚,找了个小锄,挑一片平整的地方挖了个坑。
    然后把那棵君子兰小心翼翼的放进去。
    拿起那个装着促进分蘖药水的喷壶,把水雾调到最小。
    对着那棵君子兰喷了下去。
    一小阵细碎的水雾,在君子兰肥大的叶片上凝结成亮闪闪的一层儿。
    闰月搬了个小凳子,就坐在那棵君子兰旁边,不错眼珠的盯着君子兰的动静儿。
    五分钟,十分钟,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外面天色越发暗下来的时候。
    闰月终于看到君子兰的根部长出一圈十多棵小的幼苗。
    有苗就好,说明药水起作用了。
    闰月把喷壶水雾调大,对着那君子兰喷了上去。
    这么贵的花,也就不吝惜药水了,大不了再去那个实验室兑。
    闰月把长大的小苗挖下来,再栽到旁边收拾出来的空地上。
    再喷药水。
    累到不行的时候,大棚里实在太暗,有些看不清了。
    闰月数了数自己繁殖出来的幼苗“一万,两万,三万,四万……”
    之所以不是按棵算,是因为闰月想卖一万块钱一棵,这可都是钱哪!
    正好二十万!
    这可比辛苦种黄瓜柿子强多了。
    闰月收拾了工具,这才朝家里走过去。
    路上遇到了吃过饭来大棚的三叔。
    影影绰绰,三叔看清闰月时,两人已经走成对头碰。
    “闰月?你这是才从城里回来?
    这么晚了怎么才到家?”三叔伸着脖子,觑着眼,才勉强看清闰月的脸。
    “三叔,我回来有一会儿了,从城里拿回来一些花。我直接栽到了大棚里,弄完才回来。”
    “哦,那你快回家,还没吃饭吧?”三叔说完,又犹豫着问闰月“你看见诗婷了没?”
    “看见了,诗婷生了个闺女,那孩子长的像诗婷,可好看呢!
    又不哭,听话得很,不过诗婷可能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孩子太小不敢动。
    怕咱农村屋子冷,孩子再感冒发烧的……”闰月兀自编着瞎话。
    谁知三叔连说了几个“好,好,好!”又话风一转“那刘家兴家就这么一个儿子,诗婷生个女儿,他们怕是不高兴吧?”刘家兴一家不高兴,诗婷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这点账都在三叔心里呢,闰月再说,他也不会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