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章
    一到上课时间,他就会从好说话的大哥哥变成严厉的数学老师。
    教室里迅速安静得鸦雀无声,三人都拿出教辅书听课。
    俞洲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陈乐瑶。
    陈乐瑶正专注看着前方,从他角度看过去,无法确定她看的是黑板还是徐晓风。
    一股不太愉快的情绪在蔓延,他收回目光,把视线重新落在徐晓风身上。
    上次只是讲解试卷,这次才是正式上课。
    “从这节课开始算,我们一共有十次补习机会,我会跟你们讲十种常见的题型。”徐晓风站在黑板边,徒手就能用粉笔画出近乎完美的圆和坐标轴。
    他的讲题思路和他们经历过的所有数学老师都不一样,比起追求正确的答案,更注重于让他们探索解题的过程,一节课只讲三到五个题,每道题会讲多种解法,很多甚至是标准答案解析里没有的。
    俞洲能看得出来,徐晓风讲课的时候很快乐。
    讲到兴起时他甚至会自己在黑板上自顾自做起题目,有一道证明题目他只用了半小时便做了十种解法,写满了整整一黑板。
    俞洲看得入迷。
    不仅仅是他,教室里的其他两人也听得很认真。陈乐瑶并不是专注力很好的学生,上课总是弄着弄那,只有在徐晓风的课上,俞洲才会看到她完全投入的一面。
    连她都会用“性感”两个字形容台上的人。
    俞洲的眸色越来越深。现在天气仍然热,讲台上没有风扇,徐晓风整张脸都蒙着微微的汗意,喉结也湿漉漉的,被上午的阳光斜照到,侧脸像是在发光。
    他写完最后一种解法,转过身来,被阳光照得微微眯起眼睛,笑着跟他们说:“数学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就像我现在给你们讲的这道题,我在十二岁时,在一次奥数竞赛上曾碰到了它。当时我觉得它简单到无趣,因为一眼就能看出标准答案。”
    “但是现在,时隔十几年,我学完了很多更高深的理论,再回头来做当初一眼能看出答案的题目,才发现里面也会隐藏许多数学的奥秘。”
    陈乐瑶支起下巴,吐槽了一句:“不,老师,对于我们来说这道题一点也不简单,我和我哥昨晚研究了一小时,才做出两种解法。”
    徐晓风笑了。
    他一笑,俞洲终于从那种奇异的迷恋状态中脱离出来。他缓慢又安静地吸了口气,把目光挪开,开始记笔记。
    “这种几何代数类的题目,可以在生活中培养一下数学直觉,比如……”
    徐晓风的目光从他们三个人的脸上挨个滑过,在俞洲脸上停留的时间尤其久。
    然后他拿起粉笔,把十种解法擦掉一角,空出来的位置写了一个方程式:(x?
    +y?
    -1)?-x?
    y?
    =0
    三人下意识地开始记笔记。
    徐晓风道:“不用记笔记。你们看到这个方程式,是不是觉得它复杂且抽象?”
    陈乐瑶点头。
    徐晓风于是在方程式旁边又画了一个坐标轴,紧接着画出两条极为流畅对称的曲线,以坐标原点为中心,凑成一个完美的爱心。
    陈乐佳轻轻“啊”了一声:“爱心方程式!”
    徐晓风笑道:“是的。现在是不是好懂了?看似复杂的数学语言,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简单的爱心。”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在数学世界找到对应的表达。我这些年一直试图证明的一个猜想,猜想的内容和几何代数紧密相关,讲的就是怎么用多项式去表达一个可以变换的高维流形,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三维、四维甚至任一高维的心形曲线方程式。”
    陈乐瑶已经听晕了,但她仍然支着下巴,听得两眼发痴,似乎踏入了另一个完全神秘的领域。
    “那老师证明出来了吗?”
    徐晓风轻轻叹了口气。
    他现在已经可以非常平静地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暂时没有,”徐晓风道,“或许有一天可以。”
    关于更专业的话题到此为止,他换了一截新的粉笔,道:“好了,题外话不多说,我们继续来看题目……”
    上完课出来,已经是十二点半。
    这次是周六补课,下午几人都没事,徐晓风又请他们三个吃饭。
    他去点菜,陈乐瑶坐在圆桌边还晕晕乎乎的,满脑子都是数学题目,感觉额头都在发烫,像是cpu烧掉了。
    “哥,你有没有觉得,徐老师真的跟我们都不一样?”她有点语无伦次,“就是……像那种天上下来的仙人,心里装的是突破人类科学瓶颈,对凡尘俗世毫不在意,完成使命后就要重新回天上。”
    俞洲听到她的描述,想起徐晓风弱不经风的身体,心脏沉闷地跳了一下。
    陈乐佳上了一年多徐老师的课,已经过了当初的震撼时期,道:“徐老师跟我们凡夫俗子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了,你知道菲利斯奖吗?”
    陈乐瑶摇头。
    “差不多等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只评四十岁以下的杰出数学家,听说……”他看了一眼隔壁点菜的徐晓风,压低声音,“徐老师是第一个被提名的中国籍学者,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仍然可以被写进我们的数学史里了。”
    陈乐瑶:“……卧槽。”
    “不会吧,这么恐怖,那他……”她抓抓头发,“他怎么来我们这种地方教高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