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氏族 第303节
    宋治五官一阵抽动,脸上阵青阵白。
    末了,他还是坐回了皇座。
    恼怒归恼怒,现实却就是这么个现实。丢了京师,丢了河北地,丢了西域商道,就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朝廷的税收是一定会大减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乱世征伐,核心就是抢钱抢粮抢地盘,有了更多地盘更多百姓,就能有更多税收,君主才能有更多钱粮,去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强大自身,进而争夺更多地方。
    没有地盘没有百姓,不仅没有粮食,没有各类资源产出地,也没有那么大的商货市场,国库自然就没有充盈的税收钱财,就做不了更多事。
    好半响,宋治勉强冷静下来,他面容萧索,内心的苦闷怅然再也掩盖不住,喟叹着对韩昭道:“都督,你都看见了,皇朝只是丢了河北地,没了西域,时局就艰难至此......
    “若使郓州再被攻克,且不说中原之地如何,齐鲁必然被北胡顺势攻取——齐鲁大地虽然不如东南赋税多、物资丰富,但也是皇朝有数的富庶之地。
    “届时此消彼长之下,敌强我弱,形势就越发艰难了!
    “倘若局势再进一步恶化,朝廷连中原大地都失去,那......中原可是我大齐皇朝,人丁最多的地方!”
    他没有再说下去。
    无法再说下去。
    “陛下,赵宁一定......应该......或许......陛下!”韩昭几度张口,想要宽慰宋治,说赵宁必定、也许能守住郓州,能击退北胡先锋兵马,然而话到嘴边,他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以四万杂兵,怎么可能战胜北胡先锋精骑?
    抬头间,察觉到宋治凄苦的眼神,韩昭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宋治惨然一笑:“如果赵宁这一战能赢,郓州守得住,西河城守得住,就算国库亏空,朕总有时间想想办法,向淮南大户借调——哪怕是强行征调一些钱粮。
    “可要是郓州守不住,北胡大军顺势而来,朕,又哪里来的时间筹措粮秣?天下人失去抵挡外敌的信心,又怎会甘愿把家财拿出来?
    “届时朝廷威严大损,朕若是强行征粮,激起地方大户豪强反抗,后院失火,只怕大齐覆灭在即吧?”
    闻听此言,陈询等人莫不是神色大变。
    “陛下切莫有此念,我大齐的江山是铁打的,区区胡虏绝不可能夺了去.....”
    “陛下万勿忧心,皇朝一定会有办法......”
    陈询与户部尚书话虽说得漂亮,但在这般局势面前,若是郓州守不住、齐鲁守不住、中原守不住,他们除了以头抢地,又还能做什么?
    宋治再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在臣子面前保持了十几年的帝王威仪,在今日可谓是折损了不少。
    然而局势到了这个份上,在皇朝危亡的事实面前,于人前勉强维持的帝王威仪,又还有什么用?
    就在君臣痛苦难挡、绝望不已的时候,一声响亮急切的呼喊,从行宫大门方向急速靠近,越来越大。
    “报!大捷!”
    声音须臾便到了殿门前。
    非常之时,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能够无视宫禁,直呈君前。
    宋治骤然睁开双目,一下子站了起来。
    韩昭愕然抬头。
    陈询与户部尚书,皆是情不自禁回头看向殿门。
    “陛下,郓州军报!”
    “进来!”
    “禀报陛下,郓州大捷!昨夜,北面行营大总管赵宁,率精骑四万出战西河城,激战至天明时分,大破敌军,斩首近四万,夺回西河城!”
    听罢这话,宋治站直的身子晃了晃。
    韩昭瞪大双目,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陈询与户部尚书惊喜得无以复加。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赵宁竟然会赢了北胡先锋大军,而且是这样的大胜!这一瞬间,所有人都像是看见了晴空霹雳,震惊得忘了言语。
    “陛下!”韩昭最先反应过来,正要恭贺宋治,却见对方已经仰头哈哈大笑出声,声音之洪亮,震得房梁都似在颤抖。
    “赵宁,赵宁!好,好,好!不愧是赵氏家主继承人,不愧是朕的肱骨重臣,不愧是大齐的天才俊彦!没有辜负大齐军民的厚望,没有辜负朕的信任!”
    宋治笑罢,面色一正,大袖一甩,“立即将捷报布告天下,让世人都知道我王师的英勇!”
    “是!”
    在韩昭、陈询等人的恭贺声中,宋治深吸一口气,又一次闭上了双眼。
    视野中依然是浓稠的黑暗,无边无垠,但这一刻,他分明看到了一道夺目闪电轰然下落,劈开了重重黑幕,为天地万民为大齐皇朝,斩开了一线光明!
    第三六三章 一线光明(5)
    井陉关。
    北胡大军对关城的攻势连日不绝,至今已经持续了数月,关城早已面目全非,到处都是破损的女墙、坍圮的缺口。
    战死在关城内外的双方将士,加在一起达到了数万之众。一座在大齐境内并不如雁门关那样,为朝野所熟知的关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这两日,赵宁离开后,有好几回关城都差些让北胡大军夺去,察拉罕甚至几度亲自杀进了关城内,幸赖赵氏、杨氏修行者血战不退,这才能稳住阵脚。
    战至此时,守关的河东军伤亡不小,每日都有伤员被送到后方去,老卒折损日益增多,而新卒还未完全成长起来,河东军面对的局势正处于最险恶的时候。
    撑过了这一轮,新卒就能成为精锐,担起守城重担,撑不过这一轮,不仅关城会沦落敌手,河东军新卒不能完成蜕变,整个河东军的战力都会大减。
    好消息是,北胡大军久战不胜,眼下兵锋已钝,攻势不再如起初那般迅猛有力,仗着地利与源源不断的补给,河东军只要能将察拉罕挡住,井陉关就不会被快速攻占。
    “开战之前,我是不曾想到,井陉关、承天关能挡住北胡大军这么久,这都半年过去了,察拉罕连晋地门户都迈不进来,他一定是难受至极吧?”
    黄昏将尽未尽,日暮将至未至,天边的几层火烧云暗红如火,远近的山峦巍峨无声、不见飞鸟,关城前的北胡将士在丢下一地尸体后,于金锣声中潮水般退去。
    激战了一整日的井陉关,靠着将士们的戮力同心的奋战,在处处血火的城头战场,河东军像往常一样保住了关城,迎来了激战间隙的短暂平和。
    王极境们落回城墙,大片大片气喘吁吁的将士,放下手中沉重的盾牌刀斧,或者扶着城墙大口喘气,或者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哎哟的叫唤起来。
    将校们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发出的救治伤员的喝令声中,夹杂着各种地方口音的骂娘声,听起来千奇百怪。
    协助守关的杨氏王极境修行者——杨审知,在落回城楼屋顶后,望着退回军营的北胡将士,松了口气,三分感慨三分骄傲四分戏谑的说出了上面那番话。
    他的交谈对象,是肩扛一柄丈二陌刀,坐在屋脊上望着战场出神的杨佳妮。
    看对方安静闲适的样子,根本不像是经历了一场恶战,到好似刚刚从酣睡中醒来,神智还没有完全清醒。
    从杨审知的方位望过去,杨佳妮身侧不远处的山峦上,那一轮挂在山头的红彤彤的落日,仿佛近在眼前。
    山风拂起杨佳妮稍显凌乱的长发,像是水墨一样泼洒在太阳上,随风舞动的发梢轻轻跃动间,仿佛有了自己的灵魂。
    这场景若是放在旁人身上,必然会生出几分妖异与诗意,但因为坐在眼前的是雕像一样丝毫不动弹,一惯也没什么表情可言的杨佳妮,这幅画面就只是衬托得她更加木呆。
    “早在国战之前,晋地就做好了战争准备,赵宁辛苦数年在这里的布局,关系着赵氏根基与大业,若是事到临头连一年半载都撑不住,那他也就不是赵宁了。”
    看起来,杨佳妮像是在望着血流漂橹的战场出神,实则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只不过他接杨审知的话茬时,神态动作也没半分改变,这让杨审知恍惚间有种错觉,这声音似乎不是杨佳妮发出来的。
    好在作为杨佳妮的叔父,杨审知是看着杨佳妮长大的,早就习惯了她这副总是近乎物我两忘的状态,眼下也没觉得有太多不适应。
    杨审知捻着胡须呵呵笑了两声,“自乾符七年开始,除了中途回过一次扬州,你一直跟在赵宁身边,对他的了解自然深刻,非是我等旁人能够相比。”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但杨佳妮却没有任何反应,依然一板一眼又不甚在意道:
    “这些年我们游历四方,是为了观天下山水风情,纵览红尘百态,精养道心砥砺修为,赵宁能够这么早成就王极境中期,就是得益于此。”
    杨佳妮的话如此正经,杨审知再是有意暗示、催促后辈的人生大事,眼下也不好多作言语,只得收敛神色颔首道:
    “赵宁这小子,的确不是凡人之姿,你也一样。我真想看看,你们这一生的修为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是不是能双双抵达天人境。”
    察拉罕之前几度亲自上阵,攻进关城之内,前几回都是赵玄极释放气机逼退了对方,但在今日这一次,却是杨佳妮提着丈二陌刀,单独迎战对方,虽然没有占到便宜,但也成功限制住了对方不少时间。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不消两日,早年间就在江左富有盛名,被誉为江左第一奇才的杨佳妮,也将成就王极境中期!
    等到那一日,杨佳妮本身就会是晋地战场的顶尖战力,是大局的中流砥柱,在赵玄极需要遥遥制衡天元可汗,不能真的现身与察拉罕厮杀,只能释放气机震慑对方的情况下,她对河东军的贡献与意义不言而喻。
    这也将让杨氏在赵氏眼中的份量,变得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这世上有相当的地位,才有平等的交情,富人就算跟穷人称兄道弟,强者哪怕与弱者号称亲密,官员纵使跟平民不摆架子,彼此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兄弟。
    杨氏能跟赵氏有亲近关系,杨氏先祖自然也是非凡人物。
    大齐开朝立国时,杨氏那一代先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本身修为高绝,以王极境后期的修为,俯瞰着天下绝大部分英豪。
    只是子孙不肖,杨氏一代不如一代,在赵氏仍然是大齐第一将门的时候,杨氏连传世侯爵之位都没能保住,上一辈中赵玄极是王极境后期,杨氏却连王极境的修行者也没有。
    乾符六年,因为降爵的事,杨氏差些跟赵氏闹翻,这既是因为杨氏恼怒赵玄极在那件事上不作为,也是因为长久以来,杨氏跟赵氏地位已经不平等,自己就有了自惭形愧的心思。
    人一旦自卑,心思就会变得极为敏感,于寻常之事日常相处中,杨氏总觉得赵氏处处一副高高在上,轻薄看不起他们的样子,所以在赵氏没察觉的时候,杨氏自己就累积了许多对赵玄极的怨忿。
    在赵宁这个赵氏未来,表现得极端纨绔、言行不堪时,杨氏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跟赵氏疏远的正当理由,这便跟孙氏频繁接触。
    后来杨佳妮展现出绝佳的修行者天赋,前途光明,这才让杨氏的尊严回归不少,看待赵氏言行的偏见少了很多。而后,赵宁在秋猎上展现出非凡天赋,则进一步让杨氏意识到抛弃赵氏跟孙氏结盟,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再后就是赵玄极主动跟杨氏先祖交心,王柔花邀请杨佳妮去雁门关。
    赵宁跟杨佳妮相处得还算不错,而且在凤鸣山的表现着实惊艳了赵氏,杨氏态度有了不小改变,跟赵氏的关系随之彻底缓和下来,回到了正轨上。
    到了国战时期,杨氏虽然不可能举族来襄助赵氏,但也将族中顶尖战力都派了过来,随着国战进行,赵氏在黄河以北独挑大梁,杨氏就不仅是支持赵氏,更是为国家存亡而战。
    与赵氏站在一起,站在关键位置上,杨氏自己必须拿出顶尖强者,建立非凡军功,如此才能一直跟功勋卓著,地位愈发重要赵氏的保持平等地位。
    杨佳妮作为杨氏中兴的希望,寄托的杨氏希望可想而知。
    听了杨审知的话,杨佳妮目不斜视,哪怕谈论的是自己光明的修为大道,是杨氏的身家前程,声音也是没有丝毫波澜,但她说出来的话,却让杨审知再清晰不过的感受到了,一股极为强大的自信:
    “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成就天人境,而是何时迈过那道门槛。
    “国战到了眼下这种局面,等闲修为已经无法力挽狂澜。
    “三叔可能不知道,在赵宁的判断中,天元可汗已然是天人境!”
    杨审知怔了怔:“天元可汗是天人境?”
    杨佳妮道:“赵宁的判断不会出错。”
    杨审知欲言又止。
    他觉得杨佳妮什么都好,就是对赵宁的信任太过盲目,就算赵宁已经是王极境中期,那也不可能全知全能。